论资本管理:卫玠教授访谈录_股权分配论文

论资本管理:卫玠教授访谈录_股权分配论文

谈资本经营——访魏杰教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谈资论文,教授论文,魏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中国过去长期搞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加之受极左思想的禁锢,对资本经营、资本市场等在理论上大加鞭挞,在实践中不敢染指,以致大大影响了资产效益、企业效益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和困难的日益突出,迫使人们不得不把思路投向资本经营上来。其实沿海开放地区早就搞资本经营了,内地的一些省市如湖北省和武汉市也通过搞资本经营使国有企业活力大增、效益大增。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搞资本经营所取得的经验,国家体改委今年拿出了资本运营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全国全面展开资本运营的试点。然而,对大多数企业家或领导者来说,什么是资本经营?如何搞资本经营,在理论上尚不清楚。理论上不清楚,实践中必然出现差错。鉴于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科研所所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

记 者: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和企业家们都在谈资本经营。您作为研究市场经济的专家,对此曾发表过许多高论,能先谈谈什么是资本经营吗?

魏 杰:其实,资本经营很简单,资本经营就是经营股权。经营有两种方式,一种叫生产经营;一种叫资本经营。生产经营就是经营产品;资本经营就是经营股权。股权既包括企业的部分股权,也包括企业的全部股权。一个企业的经营必然包含这两种方式。我们过去的企业只搞生产经营不搞资本经营,这是不行的。只搞生产经营不搞资本经营,当产品有销路时,企业就有效益,就能生存;反之,当产品没有销路时,企业就没有效益,就会陷入绝境。所以,真正的企业,要想生存发展,既要搞生产经营,也要搞资本经营。因为搞资本经营有利于防范企业风险,搞活资产,提高资产效益。如果预测这个企业未来情况不太妙,就可以把企业卖了,(卖一部分也行,全部卖了也行)。这既可防止企业风险,又能盘活资本,以利他图。

企业经营是讲回报率的,也就是讲效益的。企业在经营中究竟选择哪种方式,就看回报率的高低。如果生产经营回报率高,就搞生产经营;如果资本经营回报率高,就搞资本经营。资本经营往往是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的,一般来说已经破产了的企业的出卖不叫资本经营。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卖企业就叫资本经营。在企业最好的时候经营股权,才能搞好资本经营。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上海。上海黄浦江要修桥,先修好两座全部卖掉,买了54亿,然后拿这些钱再修第三、第四座。这就是资本经营。其目的是用有限的钱办更多的事,就是通过出卖股权,加速资本周转,以求办更多的事情。

记 者:从您的观点看,资本经营同生产经营一样,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事情。那么,当前国家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也就是说,国家强调搞资本经营在当前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魏 杰:这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只搞生产经营不搞资本经营,生产要素难以流动,无法实现最佳配置,因而无法获取最大效益。所以,这次提出要搞资本经营,其目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想打破条例分割。条块分割是国有经济整体效益欠佳的主要原因,你办个企业是你的,他办个企业是他的;你的企业有市场有产品没有规模,他的企业有规模无产品无市场,优势分散,集中不起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如何解决这种条块分割所造成的弊端,就得搞资本经营。资本经营可以打破条块分割,通过股权流动,使现有的资产充分地流动起来,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创造最佳的规模效益。

二是要解决企业太小的问题。 现在的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居多, 占99%。中小企业目前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不行。现在西方评价企业首先看你有没有专利,而不是看你能赚多少钱。这一点我们中小企业都不可能做到,因为没有这种能力。没有技术专利,没有技术创新,企业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力,因而就没有前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创新是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美国为什么这几年出现“高增长、低通膨、低失业率”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技术专利多,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以“一箭双雕”,既可以创造市场,创造需求;也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处理好劳资关系。所以美国现在评价企业,主要看有无技术创新能力。二是中小企业普遍市场占有率低,你占一点,我占一点,最终的结果是,整个企业对市场没有影响力,而且市场秩序也稳定不下来。因为为了争夺市场必然互相“打架”,形成恶性竞争,造成市场秩序混乱。

三是解决规模不经济问题。规模不经济,就不能降低成本,因而也就无竞争力。由于规模小、成本高,竞争力弱,所以,我们的中小企业普遍抗风险能力差。外国人到中国考察企业,不是看你能赚多少钱,而首先看你能赔得起几年,赔的时期越长,说明这个企业越有实力。因为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常胜将军”。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既要能赢得起,也要能赔得起。而这点,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不行。怎么办呢?只能靠资本经营。靠资本经营,通过产权流动和组合形成大集团,从而形成规模经济,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是要解决企业内部产权单一结构不合理问题。从目前所有的亏损企业来看,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是国有还是非国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内部产权单一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产权单一,是国有企业,就难以摆脱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政企难以分开;是私营企业,就会受到家族血缘关系困扰,无法实现现代化经营。一句话,产权单一,必然会扼杀企业的活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只能靠资本经营,通过股权买卖、互相持股,实现产权多元化、结构合理化,以增加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因为,一方面,产权的多元设置必然克服单一产权所带来的产权非人格化弊端及其引致的对财产的不关切现象,使产权人格化,从而增加各所有者对财产的关切度;另一方面,产权多元化必然带来企业制度、经营方式、分配方式上的大变革,从而使现有企业既充满活力,又有更大效益。

五是要解决产权不能流动的问题。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国有资产效益不佳、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产权不能流动。一个企业一旦没有市场前景而陷入困境,只有被国家养着,或等死;然后国家再另花钱投资办新企业,周而复始,既造成浪费,又形成结构失调。如何使现有的资产实现最科学、最有效的配置和组合,产权必须流动,产权要流动,就要搞资本经营。因为资本经营是一种增殖行为,股权交易能够给大家带来可观的回报,大家都愿意干,这样产权就流动起来了。产权一经流动,就可以实现资产重组。这既可以解决老企业的困难,使之死而复生,又可以解决市场空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既可以节省资本,解决资金短缺之困,又能调整产业、企业、产品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六是要解决宏观经济上的问题。从现在来看,如果不搞资本经营,我们国家的投资就永远是扩张增量,而增量扩经始终受现有财力的限制。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大量的存量资产闲置浪费,发挥不了作用;另一方面,增量又不足,最后使整个宏观经济不协调,通货膨胀等各种问题都解决不了。如果搞资本经营,就可以把存量充分利用起来,以弥补增量不足。这方面,陕西做得不错。他们想发展,资金短缺怎么办?后来他们琢磨出来了,增量没有钱,但有存量,把存量搞活,照样可以办事。想修高速公路,没有钱,把已经修好的一条卖掉,用这个钱再修;想建电厂,没有钱,把原有电厂的股权卖掉70%,再建新电厂。前面讲过,资本经营讲回报率。作为买的一方,买了别人的股权是要赚钱的,没钱可赚他不干;作为卖的一方,出卖股权是想用这些钱再搞建设。双方都有利,都有回报,资本经营才能搞成。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增量资本有限,但却有大量的存量资本闲置着。如何使这些死物变活,产生新价值,关键是要借助资本经营这种形式。

记 者:如您所言,搞资本经营主要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国有资本不活、效益不佳、运行不良等困扰我们的难题。那么,实际操作中通过什么途径或什么方式实施资本经营呢?

魏 杰:实施资本经营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股权交易。什么叫股权交易呢?就是买卖双方各自的目的不一样,而形成的交易。一般来说,在股权买卖中,卖的一方都是想干事情;买的一方主要是看准回报。卖的一方是为了干事,把这东西卖掉够我办事就行,所以他的股权价格不是真正的股权价格,是他办事所需要的最低保底资金;买的一方就是看准所买价格与实际价格有差距,有利可图。这样,买卖才能成交。买卖能否成行,要看谈判结果,到底对谁有利,要看双方的判断力。

第二种情况,就是对企业未来进行预期不同而形成的交易。作为卖方来讲,他认为这个企业未来情况不妙,想卖掉它;作为买方来讲,他可能认为这个企业未来形势可观。对未来宏观形势判断不一样,对这个企业的评价就不一样,所以才有交易。当然最终的结果,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赚钱的,也有赔钱的。

第三种情况,就是有人手中有专利或管理机制的优势,他就专门找经营不善的企业,买来之后把他的专利和管理机制输入进去,使企业面貌大变。这就是资本经营。好多经营不好的企业没有专利技术,一当通过资本经营被输入了新的专利技术,马上产品质量就上去,成本下降,企业就活了,就值钱了;还有好多经营不好的企业没有先进的管理机制,当它被优势企业买去被输入先进的管理机制后,情况就大变样。像三九集团就是搞机制输出的。通过机制输出救活了不少企业,也壮大了三九集团的实力。

从目前来看资本经营就这三种途径,一种是股权交易双方的目的不同所造成股权价格的差异而形成的交易;第二个是交易双方对企业未来的判断不同而形成的交易;第三个是有一方有专利技术或管理机制,输入给企业,使这个企业能发展而形成的交易。

记 者:资本经营,对我们来讲是一项新工作,尤其是在市场体制、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搞资本经营更有许多困难。从目前的情况看,搞资本经营需要什么条件呢?

魏 杰:。从现在来看,搞资本经营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必须有完善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资本经营的载体,只有有了完善的市场,股权才能流通、才能买卖。没有资本市场,资本经营就无从谈起,这就像没有商品市场就无所谓商品一样。所以,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是个大问题。完善资本市场就地方来讲,关键是要有地方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包括有价证券、基金、投资银行三大块。证券包括债券和股票,债券包括国库券和企业债券。债券这一块,对地方来说,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企业债券能不能适当地放宽一些。现在是国库券太多。国库券是“吃饭财政”,它不是资本市场,所以不宜过多;企业债券是资本市场,但现在太少。

基金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太少。正因为我们没有基金,没有资本市场,所以好多项目都让外国人做了。比如高速公路,是回报率最高、最稳定的项目,但由于我们没有项目基金,外国人有钱,只好让他们做了。这很可惜。

投资银行不是银行。投资银行在西方就是“皮包”公司,能找到钱,能找到项目就行。在西方,投资公司都设在一些大集团底下。因为大集团第一有信用,第二有人。所以西方解释什么叫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就是“一张机票,一部电话,一个秘书”就行了。投资银行不是商业银行,它是一种中介,能找到钱找到项目就行。

目前我们的资本市场还运作不起来,因为投资银行少得可怜,基金也没有多少,有价证券也不够,股市还有不少问题。所以,要搞资本经营,发展资本市场很重要。对地方来说,股票市场无法搞,但债券、基金和投资银行可以搞。这一块搞起来了,才可以活起来。这是第一个条件。

搞资本经营的第二条件,就是要求产权有价证券化。只有产权有价证券化,才能进行交易,才有资本经营。现在的问题是,产权都没有被有价证券化,交易不了。交易不了,就成立了若干“产权交易中心”。西方人对此很不理解,因为他们没有“产权交易中心”。为什么没有“产权交易中心”?因为西方企业的产权都有价证券化了,交易的都是证券,不需要“产权交易中心”。我们的产权没有有价证券化,不能分割,即使有了产权交易市场,也难以进行交易。假如我只能买企业的10%或者20%,但由于企业产权没有有价证券化,不能分割,要买就得买整个企业,不能买一部分,谁能买得起?这就使得产权交易进入误区,这是个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有人认为,根据现在上市公司的速度,现有的企业50年才能都上市。这样一来,资本经营怎么搞?上市公司速度这样慢,非上市公司股权怎么交易?怎么进入资本市场?等上市等不上,已经完成股份制的、证券化了的公司可先考虑场外交易。这个,地方资本市场可以搞。因为那么多企业都等着上市,上不了市不能交易,就无法搞资本经营。所以地方要加快产权证券化工作。证券化了场内交易不行,可以场外交易,能交易,才能搞活资本。

记 者:从目前现实看,搞资本经营有哪些障碍呢?

魏 杰:障碍有两个:一个是利益障碍。因为资本经营要跨地区、跨部门,所以必然触及到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消除不了利益障碍,必然影响资本经营。近年来企业兼并过程中的诸多阻力,大都是因为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政府怕损害本部门、本地区利益而造成的。所以必须先消除利益障碍。第二个障碍是交易费用大。费用大不是交易要花多少钱,而是我们的国有企业的资产不是真正的资产,里面包括的东西太多,如退休金、富裕人员、债务。你要交易,不能把这些东西拿来。资本交易,交易的是资产,所以,这些非资产的东西要剥离。要剥离,就要费用,而且这部分费用相当大。但这个费用不花,非资产的东西剥离不出去,资本经营就没办法搞。要剥离,就要钱。这个钱就要地方政府来解决。如何解决?要有特殊政策。一般来说,只能动存量,让企业能够处置存量,用处置来的钱解决这些负担问题,然后再进行资本经营。鉴于此,大家认为,资本经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债务问题,解决富裕人员问题,解决退休金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资本经营就无法搞。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前资产交易中出现了“零资产”交易。也就是说,这个企业一分钱不要卖给你,但全部的债务由买方承担。因为买方要承担所有债务,所以这也不能说是国有资产流失。作为买者来说,是否要这个企业,他要看债务多少,更要预测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如果未来银行利率和汇率下降,他就有利可图。另外,作为买者来说,他还要考虑资产的评估,特别是要预测资产的收益和回报率。因为资产就是资本,资本的价格不是资本本身值多少钱,而是资本的回报率有多高。

记 者:十五大提出要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企业集团,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呢?

魏 杰:组建大企业集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大集团有两种组建方式:一种是以政府关系为纽带组建,如何组建,完全依据政府部门的意愿而定。这种组建往往以部门、所有制、地区为界限,即使打破了这些界限,企业原有的婆婆也没有变,所以,关系更复杂,资产难运行。另一种是以资本为纽带来组建,如何组建,完全依据资本运作的要求来定,即追求回报率。在这里,没有地区、所有制和部门限制,没有隶属关系,也没有行政级别,一切以资本回报率来评判。即只要集团组建起来,作为集团中的一员,都一律平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至于利益分配,则完全按资本大小进行,没有任何的特权可讲。如果以行政关系为纽带,乡政企业再好也无法兼并国有企业,它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不能实现资产重组。如果以资本为纽带,不管属于什么性质,归哪一级管理,是什么级别,只要有资本优势,就可以兼并别的企业,组建大企业集团。所以说,只有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企业集团,才能真正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搞活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否则,将原有的专业厅局改建为公司,以此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必然把国有企业搞得更死。因为它原来是行政部门,企业有企业法保护,对上级主管部门的错误领导还可以反抗;而改成公司后,顶头上司成了合法的法人,如果不懂经济,又不会管企业,企业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所以,行政体制改革,要特别注意,切不可把那些主管部门改成公司来管企业。如果那样的话,就有悖于改革的目标,是与十五大精神相违背的。因此,我主张,与其把现有的专业管理部门改为挂牌公司,还不如留着它们,保留原有的职能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要改就改成中介组织为好。

记 者:现在有些地方很重视上市,花很大精力包装上市,您对此有何评价?

魏 杰:组建大企业集团并不仅仅为了上市,不能把资本经营等同于上市,上市仅仅是资本经营的一种方式,不是全部。上市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一个股份公司能否上市,起码应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企业的体制如何?因为上市是融资,体制不行,上市后就是融资了,把钱拿来继续给那些没效益的亏损企业,救不了企业,反而浪费了钱。过去那种亏损体制,吃财政,把财政吃完;吃银行,把银行吃完;现在开始吃老百姓,这不行。所以,体制不改,即使搞了股份制,即使上了市,也解决不了企业的根本问题。因为股份制只是资产的组织形式,体制有问题,股份制就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现在有些股份制企业上市,因为条件不够,就进行包装(其实是伪装)上市,特别是把困难企业包装上市,等于把危机转嫁给股民,这应当杜绝。

所以,我想,资本经营,像山西、像西部地区,主要应把存量搞好。搞活存量有多种形式,像前面讲的基金、投资银行、债券等。资本经营主要是盘活存量,东部的资本经营主要是借助西部存量发展。现在的问题是,西部地区不大关注如何盘活存量,而是老想怎么取得增量。这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资本经营意识,不知道怎么能把现有的资产变成资本,以带来更大的价值,而老在扩大再生产上打注意。要知道,只有通过搞活存量资本,才能吸纳东部资本,以增加西部的增量资本。只有资本的东西部流动,才能带动人才的东西部流动和商品的东西部流动,最后才能逐步消除东西部的贫富差距。

标签:;  ;  ;  ;  ;  ;  ;  ;  ;  ;  ;  ;  ;  ;  

论资本管理:卫玠教授访谈录_股权分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