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论文_杨永杰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论文_杨永杰

杨永杰凤翔县中医医院 陕西凤翔 721400

【摘 要】目的: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临床观察病例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50 例,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50 例,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以2 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及发作次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冠心病;心绞痛【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33-01

2012 年2 月-2014 年11 月,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 例,并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50 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00 例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临床上均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分为血府逐瘀汤治疗组(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50 例,男28 例,女22 例;年龄45-70 岁,平均58.8 岁;病程1 月-23 年,平均6.1 年。对照组50 例,男26 例,女24 例;年龄44-72 岁,平均59.1 岁;病程1 月-24 年,平均5.8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1980 年第1 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专业组依据WHO 所通过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1],中医辩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标准制订。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加减: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5g,枳壳5g,甘草5g。加减:瘀痛甚者,加乳香10g,没药10g;气滞较重者,加青皮10g,香附10g。

2.2 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 粒,每日3 次。

两组治疗期间均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并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晚1 次,必要时给予硝酸甘油片剂。均以2 周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疗效判定参照《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3]。疗效分为3 级,显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善甚至加重。

3.2 治疗结果3.2.1 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 治疗组显效26 例,有效19 例,无效5 例,显效率52%,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7 例,有效22 例,无效11 例,显效率34%,总有效率78%。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р<0.05)。

3.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4 例,有效19 例,无效17 例,显效率28%,总有效率66%。对照组显效7 例,有效15 例,无效28 例,显效率14%,总有效率44%。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р>0.05)。

3.2.3 两组在治疗两周后原有胸痛、胸痛、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序的好转,但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因心的气、血、阴、阳不足而致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等痹阻胸阳,阻滞心脉,心脉失养,不通则痛。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应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法。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的经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等均为活血祛瘀之品;牛膝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开宣肺气,又合枳壳则一升一降,开胸行气,调整气机,取气行则血行之意;生地凉血清热,合当归又能养阴润燥,使瘀去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具有活血化瘀而不伤血,舒肝解郁而不耗气的优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可以提高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而降低血浆内皮素(ET-1)的含量,且优于硝酸异山梨酯,具有明显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4]。当归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和改善外周循环的作用;川芎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桃仁、红花、赤芍等均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流量,促进阻塞处侧枝循环的建立,抑制血小板聚集,激活纤溶酶,使血栓溶解,减轻病变程度[5]。本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有积极治疗作用,疗效可靠,临证时随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等不同而加减则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 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9(1):75-76.[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3]王宪波.中西医治疗冠心病[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67,248-257[4]牛占忠.血府逐瘀汤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NO、ET-1 含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6,27(1),865-866[5]槐桂兰.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 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7,22(3):17-18

论文作者:杨永杰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3

标签:;  ;  ;  ;  ;  ;  ;  ;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论文_杨永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