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培养初探论文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培养初探论文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培养初探

刘秋竹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摘 要】 为研究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的培养途径与方式,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对五年来特殊儿童戏剧治疗实践和戏剧治疗教师培养的经验进行总结。建议从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尤其是在掌握规范的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先以培训伙伴为对象,后以特殊儿童为对象,结合督导和自我反思进行戏剧治疗实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戏剧治疗;特殊儿童;师资培养

戏剧治疗是将戏剧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我国戏剧治疗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能够独立开展特殊儿童戏剧治疗的教师非常有限。本研究主要对五年来特殊儿童戏剧治疗实践经验和戏剧治疗教师培养的经验进行总结,为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的培养提供一家之言。

1 戏剧治疗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戏剧治疗

关于戏剧治疗的定义,由于取向不同,因而有很多从不同角度进行界定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

英国戏剧治疗协会(1989)对戏剧治疗是这样定义的,戏剧治疗是一种方法,用来协助个人了解并减缓社会及心理问题、精神疾病与身心障碍;以及促进在个人或团体中以口语与身体沟通的创造性架构来接触自己本身,并做象征性表达。

国内学者金野(2015)认为戏剧治疗是运用戏剧和电影过程来达到减轻症状、整合情感以及个人成长的治疗目的。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戏剧游戏、模拟笑剧、木偶剧和其他即兴表演技巧。

“戏剧治疗”由“戏剧”和“治疗”两个独立的名词构成,既容纳了“戏剧”与“治疗”的基本内涵,又有所不同。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戏剧治疗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式和咨询形式。在表达方式上,戏剧治疗借助戏剧表演的形式,让来访者将潜意识里被压抑的内容展现出来。由于戏剧角色与真实自我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来访者更容易接受此种方式。在咨询形式上,戏剧表演的形式既可以个别咨询,又可以团体辅导,克服不同来访者在语言、职业、智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操作灵活,易于实施,提高了治疗的效率。与一般戏剧相比,戏剧治疗没有现成的剧本,表演者本身就是剧本创作者,来访者和咨询师在治疗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剧本,因而完全是一种即兴表演。

直观想象是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借助空间形式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数学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5].在2018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有多道题目考查了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下面以理科第7题为例进行分析.

通俗地来讲,戏剧治疗就是在专业的戏剧治疗师的带领下,让来访者在假的情境和假的角色中安全而自由的探讨真的心理问题,以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发展。戏剧营造的假的情境和假的角色有这样两方面的好处:首先它很自由,不必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戏剧治疗室内用有限的材料创造出想要的情境;来访者也可以突破限制去扮演过去、现在、未来、真实和虚拟等各种条件下的各种角色。其次,它很安全。这里的安全既包括身体的安全,不必去经历刀山火海、车流穿梭,更指心理的安全。因为来访者扮演的角色虽然和自己有一定联系,但是毕竟不是自己,这段心理距离可以帮助他们降低防御和受到的冲击,更好的看待和解决问题。

1.2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

我国目前尚无戏剧治疗师资格认证制度,因此本文着重研究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的培养。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是指掌握特殊儿童戏剧治疗的专业理论,具备在特殊教育环境中以特殊儿童为对象独立开展戏剧治疗相关课程和教育活动的教师。

2.1.2 心理学基础和特殊教育学基础

2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的理论学习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的理论学习包括相关基础理论学科的学习和特殊儿童戏剧治疗专业知识的学习。

2.1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基础理论学科学习

李婴宁(2013)认为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手段于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把戏剧元素和方法作为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在教学科目和教育目标中”,包括“情景设置、角色扮演、即兴表演、主题深化、意义探讨等环节”。黄爱华将中小学戏剧教育应用框架分为“学科性戏剧”也就是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渗透性戏剧教育”就是剧本进入课文并且在学科教学中运用教育戏剧,“活动性戏剧教育”指教学活动以外开展的以戏剧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活动。这里的“渗透性戏剧教育”与教育戏剧是一个意思。

寺庙园林不同于皇家园林专供君主享用和私家园林属于私人专用,宗教目的旨在“普渡众生”,对来庙敬香者、瞻仰者、游览者,不管其贵贱贫富、男女老少、雅逸粗俗,一概欢迎,不会拒之门外。这一宗教性质决定了其带有开放性和公共游览性质。自古以来,举行宗教活动或节日庆典时的寺庙都会对公众开放,任人们前来烧香敬佛、祈祷祭祀或是游园赏花。宋代汴京的相国寺是公布新进士的场所,更是百姓进行交易和娱乐活动的中心,《东京梦华录》称:“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由此可见,寺庙深受百姓们的欢迎,也成了最普遍的大众化园林,此时的寺庙园林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公园的性质。

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出现是现代性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现代性存在弊端不断反思,寻求解决方式的结果。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合理性告诉人们:不能以牺牲事物的丰富性为代价而获得所谓的唯一性。戏剧治疗应该是教师与儿童共同运用戏剧符号去表达、创作和表演,外化儿童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丰富的、多元的、富有生命力的理解和思考,而不是那种机械复制的、单一的和无生命力的东西。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的哲学基础包括以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为代表提出的身体哲学、西方后现代哲学以及东方“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哲学智慧等。

身体哲学思考着我们存在的方式和意义:我们就是“身体”,通过“身体”而存在,用身体感知整个世界;身体是现象的,世界是为身体所感知的世界。身体不再被外在化、物质化和工具化,不再成为意识、思维、心灵的依附品,而被赋予主体的至高地位。

2.1.1 哲学基础

东方“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哲学智慧主张儿童是具有自己独立价值的生命体;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戏剧知识和技能,他们把戏剧看作是自己生命的活动,把戏剧当做自己和自然、社会的对话和交流,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

总之,哲学基础为特殊儿童戏剧治疗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最高层次的理论引领,也为戏剧治疗的人性发展提供了指导。

要成为合格的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需要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两方面进行学习,具体要求分别论述如下。

要从事特殊儿童戏剧治疗必须要有坚实的心理学基础和特殊教育学基础,在了解各类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障碍与潜能、教育的原则与具体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特殊儿童戏剧治疗。

2.2 戏剧治疗专业知识学习

目前得到较多学者赞同的戏剧治疗分类是将戏剧治疗分为创造性戏剧、教育戏剧、治疗性戏剧和剧场教育四大类,其特点分别阐述如下:

2.2.1 创造性戏剧

1977年美国儿童戏剧协会(The Children's Theat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将创造性戏剧(Creative Drama)定义为“一种即兴、非正式展演,且以过程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在其中,参与者在领导者的引导下,去想象、实作并反映出人们的经验”。张晓华认为创作性教育戏剧是 “以戏剧形式来从事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活动,主要在培养儿童的成长,发掘自我资源。提供约制与合作的自由空间,发挥创作力,使参与者在身体、心理、情绪与口语上,均有表达机会,自发性的学习,为自己未来人生之所需奠定基础的学习。这里的创作性戏剧与创造性戏剧都指Creative Drama,只是翻译上的区别。林玫君将创造性戏剧定义为“一种即兴自发的教室活动。其发展的重点在参与者经验重建的过程和其动作及口语“自发性”之表达。

从搜集到的文献资料看,创造性戏剧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对其内涵的认识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均以美国儿童戏剧协会所做定义为准。

2.2.2 教育戏剧

教育戏剧发源于现代戏剧传统比较浓厚的欧美国家,常被称为 DIE(Drama in Education)。英国儿童戏剧学者多萝西·海滋考特,作为英国“教育戏剧”流派的创始人,她认为戏剧可以作为教学的媒介,教育戏剧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戏剧来丰富受教育者的觉察力,使他们能通过想象发现现实,发掘行为表面下所隐含的深刻意义的教育活动。多萝西·海兹考特认为教育戏剧是以提供反思和分析生活经验的舞台并通过扮演来验证这些经验,使儿童在戏剧活动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一种教育形式。

中国学者对于教育戏剧的概念又有着各种解读,张生泉认为“教育戏剧是在教师或导演(组织者)有计划地指导下,它以人的活动天性为依据,大量采用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法进行,让参与者在彼此互动的接触中发挥想象、表达思想,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和心智能力,增进美感的教育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所有的事业都是在“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9],即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形成也毫不例外,它有着既定的历史背景。

戏剧治疗的理论基础包括了哲学基础、戏剧理论基础、教育理论基础以及儿童艺术心理学理论基础等几个方面。这是特殊儿童艺术治疗教师学习的开端,也是帮助他们向更深层次发展的精神引领。

由此可见,虽然对教育戏剧内涵的解释多种多样,但是在以下方面却是一致的:在戏剧的多种功能中,教育戏剧更重视戏剧的教育功能;在教育戏剧中,戏剧是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工具、手段、媒介;教育戏剧采用即兴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以正式演出为目的。

头。点击编辑栏中的“运动追踪”选项,选择按点追踪,将跟踪器拖动到希望跟踪的硬币上,点击运动追踪按钮,完成之后用箭头图片,将覆叠轨上的原始匹配素材替换即可。如果路线复杂,追踪的时候轨迹有些偏差,还可以用匹配动作进行微调(见图4)。

2.2.3 治疗性戏剧

治疗性戏剧(Remedial Drama)也被称为狭义的戏剧治疗,是指参与者借由角色取替的模仿、认同、投射、移情与角色扮演经由表征化、距离化与自发性的表达,呈现美感距离并触及潜意识,来达到宣泄与平衡的治疗目的,也因此,让人再次整合了个人的角色系统。(Robert Landy,1994)治疗性戏剧定义中的关键词包括:角色系统、角色取替(包括模仿、认同投射、移情)、角色扮演、自发性、表征化、距离化、情绪宣泄、美感距离、潜意识、平衡。

2.2.4 剧场教育

剧场教育(Theatre in Education)是英国戏剧教育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是布瑞恩·维(Brain Way)。由于戏剧本身的艺术特性,戏剧作为一种剧场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戏剧开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进入西方儿童教育中。剧场教育不同于儿童剧场,儿童观众可以作为参与者参与到舞台表演中,戏剧情节随儿童的创造而变化,但并不脱离既有的戏剧情境及角色。剧场教育通常需要对剧本进行适当的修改以满足儿童参与的需要。剧场教育的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鼓励儿童在戏剧角色扮演过程中思考问题、体验各种情感。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的专业知识可以参考以上分类,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和拓展。

3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实践操作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实践操作比理论学习和治疗方案设计都更加困难,初学者上手比较难,要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也存在较多困难。现将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方法与策略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以培训伙伴为对象进行实操

以培训伙伴对授课对象进行实操,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组织方便。由于培训伙伴的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好,彼此熟悉,团体发展较为成熟,因此教学相对容易;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本身的同行身份的限制,可能整个教学气氛偏假,大家相互配合,而不是真正地参与活动、感受活动。此外,培训伙伴和特殊儿童的个体和团体差异都很大,因此进行技能迁移比较困难。

3.1.1 单堂戏剧治疗课体验

以教师为主教,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邀请其他懂戏剧治疗的老师当助教,以全体培训伙伴为上课对象,开展数课时的戏剧治疗活动。如果班级学生超过50人可以分为两个大组分别进行本次体验活动。

工科新教师培训固守陈旧方式不放。入职培训、岗前培训、职中培训等方式单一陈旧[1]。对教育心理学知识培训主要为满堂灌的讲、听、记模式;对教学技能训练主要为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不是认知学徒制);对教学能力提升主要为新教师个体自发而为。

这样的实操活动具有如下作用:一是将戏剧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经验和感受;二是为后续实操活动讲解提供鲜活的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三是为后续学生带领戏剧治疗活动提供一个示范。

排种器是大蒜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大蒜播种的效率,因此有必要重点研究一下大蒜播种机的排种装置。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蒜瓣外形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研究设计了一种倾斜圆盘转勺式大蒜播种试验装置,并通过试验确定它的参数和结构形式,确定工作效果达到最优时,转速和取种盘倾斜角度的最佳组合。

3.1.2 单堂创戏剧治疗课设计与实施指导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计划和方案,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之一。撰写教案是教师的必备基本功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课题建议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这样便于特殊儿童理解;教学目标须清楚准确;一般说来,戏剧治疗活动包含六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即开始仪式、热身活动、导入活动、主活动、导出活动和结束仪式。其中主活动部分可以包含几个活动。尤其要注意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切忌将多个戏剧治疗活动胡乱堆砌在一起。

虽然近年来我国也意识到将旅游和会展进行有机结合的优势,但是发展的速度却比较缓慢。还没有完全实现个两者的全面融合,还需要进一步发展[1]。并且在相应的管理方面,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及明确的管理分工,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也不完善;在经营方面,这一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旅游行业和会展行业的相辅相成、相互合作,如此,就给管理带来难度;在活动举办方面,旅游会展的参展人群其主要目的在于参加会议,以旅游、购物为目的的人员太少。同时,在会展中参加的旅游项目不多,而酒店和餐饮行业的参与者却不少,这就导致这两个行业的经济发展比较好,而旅游娱乐的经济效益却不理想。

3)拟定戏剧治疗计划,确定戏剧治疗课程架构

3.2 以特殊儿童为对象进行实操

以特殊儿童为对象进行创造性戏剧的实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一是创造性戏剧实操相较于学科课程教学来说灵活性和创新性比较强,二是因为学生对戏剧实操缺经验。实操练习按照从选定戏剧治疗的对象,评估,学期计划拟定,教案撰写,教学,观察与评价几个环节来开展实训,也这是特殊儿童开展戏剧治疗的工作流程。现将其中重要步骤的操作注意事项阐述如下:

1)课程开始之前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开始戏剧治疗之前,必须了解各种背景信息,做好规划和准备才能开始课程。考虑的因素包括:

(1)戏剧治疗的对象

在开设戏剧治疗之前必须要先考虑对象的因素,包括人数、年龄、性别比例、障碍类型和程度、团体动力等,因为对象决定了戏剧治疗的目的、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及如何实施。

依据评估结果结合特殊儿童现阶段身心发展的迫切需求,综合考虑教师、家长、学生本人的要求,确定戏剧治疗计划。其中的重点是确定戏剧治疗课程的架构。戏剧课程的计划有较为严格的架构,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2)戏剧治疗的目标

如前文所述,戏剧治疗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针对具体的某个戏剧治疗团体在某个阶段的长短期目标的制定主要依据如下:一是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目前急需解决的身心发展困扰;二是教师的专业认识和能力擅长的领域。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制定具体的戏剧治疗目标。

在进行系统设计前,要充分考虑建设周期,网络资源管理涉及部门较多,建设周期较长,对信息量要求较大,在进行系统开发时要进行全面的调研,论证系统建设的可行性。系统建设在规模、数量和复杂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分期来完成,从而实现资源管理的最大化利用,促进系统建设速度的加快,发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方法,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确保系统满足使用要求。

教学内容的结构优化 对于车辆专业的本科教学,汽车拆装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已不局限于让学生了解汽车整车及其各大总成的结构和装配工艺,而是通过拆装实训培养学生综合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即通过拆装实训使学生巩固拆装对象的主要功能、工作原理,并进一步掌握拆装对象的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和加工制造方法,最终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拆装对象是什么”“怎样设计、制造”“为什么这样设计、制造”三个问题。针对这三个问题,本改革对变速箱拆装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变速箱传动路线示意图的绘制、关键零部件的测绘与检测等内容。

(3)频率与总课时

戏剧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类型,因此在治疗频率和时间间隔方面应该参考心理咨询的规律。建议一周1-2次课,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对戏剧课程的投入程度,每次课约40-90分钟。一般一学期上课周数为16周。

人员素质是保障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和提升工程质量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对一线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升方式为让其了解安全事故引发的后果,并讲解如何对这些事故进行规避,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自然会获得提升。对于现场监管人员,培训内容为让其了解各类安保设施的佩戴方式和方法,同时也要让其了解各类机械设备的故障表现形式,通过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方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而对于技术人员,施工单位可以建设全面追责制度,并要求这类人员主动研究专业知识以规避工程安全事故,防止在公路的运行中发生问题。

(4)场地

由于戏剧治疗需要个人有较大的空间以供肢体伸展,所以戏剧教室以没有摆放家具的地板教室为宜。其面积大小、安全性、物件与道具、脱鞋与否、隐私性、如何设置祕密角落等都与戏剧治疗的实施方式和效果有较为直接的关系。

2)评估

戏剧治疗评估一般借助相关心理学量表、评量性课程和自编观察记录评分表等工具来完成。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和戏剧治疗的需求合理选择评估工具、规范操作来完成评估工作。

教案经指导老师修改后,一般两人一组,分别任主教和助教,以培训伙伴为上课对象,开展戏剧治疗活动。指导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和课后督导。

当拿到数学卷子时,我两耳轰鸣,有一种要睡觉的感觉。我拿着试卷反复地看,就像看宣布我被砍头的圣旨一样,接着,我便想到了妈妈打我的镜头,我甚至想到了她会把我卖到谁家去。

(1)由简单到复杂

由简单到复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一次戏剧活动中,从热身活动、导入活动、主活动的设计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在主活动部分的每一个阶段也应该是又简单到复杂,这符合学生参与活动的身心唤醒过程,也能够更好更安全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作。二是一学期乃至整个戏剧治疗的计划,也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开展戏剧治疗活动,这样才能安全地、逐步地实现戏剧治疗的目标。

(2)由规则到自发

一般在设计戏剧活动时,建议从规则的活动渐渐发展到自发活动,这是因为规则游戏对学生的压力比较小,焦虑感比较低,因此学生比较能够投入活动。等到他们的玩耍性被激发出来以后,渐渐过渡到自发活动,即教师更多地赋权给学生,让他们来决定课程的内容和走形,让他们自主的进行创作。值得注意的是,由规则到自发并不是确定不变的,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小孩,不同的性格特点的儿童也可以尝试从自发到规则再到自发的活动架构。

(3)由外在到内在

由外在到内在是指在开展戏剧治疗活动时,一般建议先以身体活动为主,通过身体活动的开展,儿童注意力、空间觉察能力、观察力和反应力也都随之提高以后,再开展需要较多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活动,在开展需要更多投射性和表达性的活动。这样不仅活动的效果比较好,更加重要的是这样的操作比较安全,不会引发学生的防御,也不会贸然触碰到儿童内心的隐秘。

深松作业结束之后机具一般都要存放一段时间,此时要注意做好保养工作,对犁上的污物和杂草进行清除,并且对一些容易生锈的部位进行防锈处理,对于磨损的零件进行及时更换,把弹簧恢复到自由长度,避免长时间张紧。最好将机具放在室内,防止日晒雨淋导致其生锈。

式中,ΔS为地面距离归算到UTM墨卡托投影面的长度总变形;S为测边平均高程面上的边长;Hm为测边平均高程面的高程;H0为任意高程面的高程值;Rm为参考椭球面上测边中点或测区中心处的平均曲率半径,ym为测边两端点横坐标中数,需要注意的是,ym值应该去掉500 km加常数。

4)实施戏剧治疗

按照戏剧治疗计划和教案,主教和助教协作开展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注意师生关系的建立,团体动力的引导,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规则讲解与示范的准确与形象性,学生创作权利的赋予,意外情况的处理。其中最难的是教师既要 “一只脚踏进去”,全心投入到戏剧活动之中,又要“留一只脚在外面”,对整个戏剧治疗活动进行清醒的审视、调控和反思。这样才能保证戏剧治疗活动顺利进行并保证其专业性。

3.3 督导与反思

使用相关的戏剧治疗课的观察和记录表、录像设备等对教学重点的师生的言行、学生的选择和创作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行记录和评价,不仅可以搜集到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学生的发展积累丰富的过程材料,更为教师的后续相关研究积累案例、经验乃至提升成初步的理论。结合这些一手资料,指导教师的督导和培训学员的自我反思具有重要的作用。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督导一般包括对各项文本资料的修改指导以及对戏剧治疗实操的督导,后者具体包括对戏剧治疗中师生关系、团体气氛、师生互动、教师带领戏剧活动的语言、表情和行为等的观察、讨论和建议。

反思一般是指特殊儿童戏剧治疗的主教和助教在课后进行的反思,尤其重要的是在指导教师的督导下进行的反思和改进。戏剧治疗活动张力大、情况复杂、信息多,在活动过程中难以有客观清晰的认识和调整,因此课后反思尤为重要。

最后,特殊儿童戏剧治疗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急需大量的戏剧治疗教师,以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运用特殊儿童戏剧治疗这一新兴的艺术治疗方式,为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途径。

【参考文献】

[1]林玫君.创造性戏剧理论与实务——教室中的行动研究[M].台北:心理出版社,2013:5-6.

[2]张金梅.学前儿童戏剧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90.

[3]张金梅.戏剧能给儿童教育带来什么——透视西方儿童戏剧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4(Z1).

[4]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5]李晓辉,张大均.戏剧治疗的回顾与展望[J].医学与哲学,2012(6A):49.

[6]舒志义.论戏剧的教育与教学功能[J].戏剧艺术,1999(03).

[7]刘胜利.身体经验与身体表象——梅洛·庞蒂对传统心理学的身体模型的方法论批判.科学技术哲学研究[J].2011(2):51.

[8]费多益.从“无身之心”到“寓心于身”——身体哲学的发展脉络和当代进路[J].哲学研究.2011(2):81.

[9]谢妮,王赪.身体的教育学意义[J].教学学术月刊,2009(2):22.

[10]赵小段.后现代教育思潮的超越与挑战——我国学者关于后现代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14.

[11]张生泉.论“教育戏剧”的理念[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9(3):26-34.

[12]李婴宁.“教育戏剧”在中国[J].艺术评论.2013(9):49-52.

[13]黄爱华.学校戏剧教育基本理念及实践构想:课程与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09(12):59-69.

[14]唐婧琦.儿童戏剧教育与幼儿发展——一种国际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5]杨静.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儿童戏剧教育的教师角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raining of Drama Therapy Teachers for Special Children

LIU Qiu-zhu
(School of special education,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 Sichuan 6140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ways and means of training drama therapy teachers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this study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action research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raining drama therapy teachers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in the past five years.It is suggested that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learning and practical operation,especially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standardized operation process of drama therapy for special children,the training partner should be taken as the object,and then the special children should be taken as the object,and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of drama therapy should be cultivated by combining supervision and selfreflection.

【Key words】 Drama therapy;Special child;Special school;Teacher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 B849;J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6-0134-004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6.057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青春期情绪障碍儿童绘画艺术干预研究”(SCTJ-2015-B04)成果。

作者简介: 刘秋竹(1978—),女,汉族,四川金堂人,硕士,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

标签:;  ;  ;  ;  

特殊儿童戏剧治疗教师培养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