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大师赛费德勒VS纳达尔的技战术统计分析论文_袁小棠

2017年上海大师赛费德勒VS纳达尔的技战术统计分析论文_袁小棠

袁小棠(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00)

摘要:在网球运动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网球运动员对网球技术全面性的掌握与了解,已经成为世界网球球坛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网球比赛过程中一般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球训练过程中要多进行素质训练以及网球技术的练习,能够很好的压制住对手的弱点,善于在比赛中发现机会,找到制胜的规律,从而战胜对手。该论文运用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比较研究法对2017年上海大师赛费德勒VS纳达尔的技战术数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Aces球和破发点是费德勒赢得上海大师赛比赛的原因之一,而场地的材质、一发成功率、网前得分率也是在这场比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世界其他网球运动员提供了战术引导,对我国网球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费德勒 纳达尔 技战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01-01

网球作为现阶段一项贵族运动深受体育锻炼者的喜欢,提到网球便有很多人会喊出“费德勒、纳达尔”等网球运动员的名字。在中国,也有网球的顶级赛事。如在2017年上海大师赛,费德勒对阵纳达尔的比赛中,费德勒以较大的比分优势获得了冠军,打破了他很久的冠军荒,作为35岁的网球运动员费德勒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胜利,创造了网坛的历史。

1.比赛数据分析

通过比赛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盘比赛的比赛成绩分别为6:4和6:3。费德勒在比赛场中Aces球10个,纳达尔4个,从Aces球的个数来看,费德勒是纳达尔的2倍之多。Aces球是可以在比赛过程中让自己得分的快速方法,所以Aces球也是赢得比赛的因素之一。在一发成功率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纳达尔的一发成功率为73%,费德勒也紧追其后,其一发成功率为74%,一发成功率可以在比赛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给自己增加信心。从非受迫性失误的数据可以看出,纳达尔的非受迫性失误为20个,而费德勒在整场比赛中的非受迫性失误只有11个,在制胜分方面费德勒也要比纳达尔高出了16个,特别是在破发点上费德勒取得了43%的成绩,而纳达尔却为0%。在总得分上可以看出费德勒获得61分,纳达尔最终的比分为44分。所以在比赛过程中费德勒曾多次抓住破发机会,并成功破发,积极创造上网的机会,增加自己的制胜分,减少非受迫性失误,打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所以我们能够发现,破发点对网球比赛的成败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同时发球质量的好坏也是赢得一场网球比赛的关键。

在接发球方面上费德勒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在第一盘比赛中,费德勒抓住了1次破发机会,险些赢得了此盘的胜利,比分为6:4。在第二盘比赛过程中,费德勒继续保持了自己的状态,成功拿下2次破发机会,稳定的锁定了胜局,比分为6:3。所以,在网球比赛过程中接发球技术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两盘比赛中,费德勒凭借着比纳达尔高出16个制胜分的优势,最终获得了比赛的胜利。在第一盘制胜分和非受迫性失误的数据可以看出,费德勒的制胜分为12个,非受迫性失误为5个,在第二盘比赛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费德勒的制胜分为16个,比第一盘还要提高,更加的主动发起进攻,而非受迫性失误为6个。在此看来,费德勒的打球风格更偏向于主动地发起进攻,而纳达尔却是在底线的稳定性要强一些。综上所述,网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提高获得制胜分,减少非受迫性失误,这将会是获得比赛胜利的一个关键点,同时也阐述了防守其实也是最好的进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论

2.1上海大师赛属于硬地场,在硬上还是费德勒稍微占据有利地位,他拥有着比较全面的打法,擅长积极主动地进行上网战术,打破对方的击球节奏,给自己在比赛过程中节省了很多的体力。而纳达尔最擅长打红土场地,他具有其强大的上旋技术,在硬地场地上比较限制其技术的发挥。

2.2费德勒在整场比赛过程中Aces球的个数相当惊人,在一发方面两名运动员也都表现得非常精彩。在网球中一发的质量好坏对获得比赛最终的胜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3通过对整场比赛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整场比赛中费德勒能够积极的抓住破发点,争取获得更多的制胜分,减少非受迫性失误,尽可能多的去获得自己的总得分,从而赢得了此次比赛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张德军.对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双打技术运用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254-256.

[2]张忠宇. 2011-2013年国内外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单打技战术分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3]徐世帅. 亚洲职业网球运动员锦织圭2015-2016年度比赛中技战术统计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7.

[4]高磊. 2017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四强技战术分析[D].山西大学,2017.

[5]李坤. 2014年锦织圭与ATP前四球员硬地比赛技战术对比分析[D].西南大学,2016.

[6]贾男. 世界优秀女子职业网球选手莎拉波娃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016.

[7]梁婷. 2013WTA年终总决赛单打技战术特征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5.

[8]孙润娟. 201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四强技战术分析[D].山西大学,2015..

[9]刘静婷. 世界优秀网球男子双打技战术运用能力的分析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

[10]潘远. 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追踪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1]牛佳. 2011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四强技战术分析[D].山西大学,2013.

[12]杨宁. 2011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四强技战术分析[D].山西大学,2013.

[13]杨剑. 数字编码软件在网球比赛技战术统计中应用效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14]曹亚萍. 中外优秀男子网球单打选手主要技战术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2.

[15]梁成军. 网球技战术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1.

论文作者:袁小棠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2017年上海大师赛费德勒VS纳达尔的技战术统计分析论文_袁小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