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特征#183;功能定位#183;路径选择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特征#183;功能定位#183;路径选择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特征#183;功能定位#183;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本质特征论文,功能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涉及根本、影响全局的任务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这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总结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成果,2013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确定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确定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定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明确指出“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规范,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觉醒的又一重大成果,是政治自信的又一重要体现。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有其特定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人们对蕴藏在社会机体中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的自觉提炼和认识,就构成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所谓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统治阶级和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统治阶级和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的长期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层面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恩格斯强调:“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建构,决然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对社会意识形态及思想道德层面的基本要求。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够维系两千多年,创造和延续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东方文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形成了具有自己特定内涵的核心价值观。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关于调理社会关系、规范个体行为、劝人向上向善的价值文化,从而构成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以“仁”来塑造社会、以“仁”来教化人生,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内核,也是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的核心价值取向。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赋予“仁”以十分丰富的价值内涵:“仁”是政治纲领,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仁”是调理社会关系的价值准则、完善人格的价值体现,所谓“仁者爱人”;“仁”是理想追求和道德境界,所谓“不成功便成仁”、“杀身成仁”,如此等等。正是这样一种以“仁”为核心内涵的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与发展,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以“仁”为核心内涵的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形式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以皇权政治为主要形式的封建社会政治关系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和狭隘性,对于今天我们社会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仍然会产生深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对于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所深刻影响的封建文化,只能批判地吸收而绝不能简单地复制。

       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民主、自由、平等”为核心内涵的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承认与尊重,因而具有强大的动员力量和凝聚力量,成为否定、取代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大精神武器。把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在对个人地位充分尊重、对个人权利充分保护、对个人价值充分张扬的基础上,这是现代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合理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以“个人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观,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保护隐私、尊重人权、倡导平等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内生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倾向,从而导致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种种不可克服的“社会病”。因此,既要大胆借鉴现代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又要划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限,防止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取向对我们的侵蚀。

       我们党凝练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积极传承和学习的基础上,对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超越,是具有丰富内涵和远大目标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主要依托以下要素:顺应时代要求、传承优秀传统、紧跟实践步伐、整合人民智慧;由此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性、传承性、实践性、人民性的本质特征。

       ——顺应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突出成果和重要象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遵循着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般规律。现代文明发展规律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精辟概括,这就是“多彩、平等、包容”:“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总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重要论述,是指导我们站在时代高度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顺应时代潮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的根本指针。当今时代,正处在深刻变革与调整之中。时代变化的突出特征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深入发展,多元价值文化相互之间沟通、交流乃至交融的趋势不可阻挡。这样一种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迫切要求我们遵循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注重不同文化乃至不同价值观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交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顺应世界文明多样性、遵循文化价值差异性、理性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关系的结晶。无论是国家价值目标层面的“民主”、“文明”,还是社会价值取向层面的“自由”、“平等”、“法治”,抑或是公民个人价值准则层面的“敬业”、“诚信”,都无疑融入了某些西方价值文化元素。我们之所以要将这些具有西方色彩的“他山之石”融入我们的价值视野,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要素,是因为这些价值元素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也从一个重要层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创造着集中外文明元素于一体的新的现代文明,从而使社会主义这棵参天大树在中国这块古老的东方大地上深深扎根并绽放出新的更加鲜艳多姿的生命之花。

       ——传承优秀传统,具有鲜明的传承性基因。

       作为一种先进的价值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根植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深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深入融汇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积淀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如数家珍地列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的价值文化,包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诚信修睦的思想,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文化价值,不啻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元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的构成内容,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中找到其科学性合理性依据。比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深蕴着炎黄子孙对国强民富、民为邦本的国家目标的向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深蕴着炎黄子孙对风清气顺、法度天下的社会风气的期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深蕴着炎黄子孙对厚德尚德、向善从善的个人行为的倡扬。总之可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独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这一精辟论述,是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传承性的重要依据。

       ——紧跟实践步伐,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管被人们用何种词汇加以修饰,从而赋予其“神秘”的色彩,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都可以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获得“合理的”解释。社会实践是产生价值形态的根本源泉,也是检验某种价值形态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值得推行的根本标准。以“仁”为核心内涵的中国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历史延续性,归根到底就是由于“仁政”思想顺应了中国封建社会缓慢发展的社会实践需要,对推动封建制度下的社会变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维系、引领与推动作用。以“民主、自由、平等”为核心内涵的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行为准则,归根到底就是由于“民主、自由、平等”思想来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实践,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维系、引领与推动作用。

       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提炼与表述,直接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共同参与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科学发展实践的产物。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实践,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鲜明的实践性品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目标,归根到底是由于改革开放实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富民强国梦逐步变成了现实,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是中华民族在当今的最伟大最重要的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致力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实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取向,归根到底是由于这一核心价值取向中的每一个价值范畴,都来自我们正在进行着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是实践的明确昭示和强烈呼唤。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实践中,人们希冀有更多的自由权利和自由氛围,有更多的平等权利和平等机会,有更加公正的竞争规则和生存环境,有更加完善的法治秩序和法治保障。正是由于顺应了社会实践的新趋势、新要求,形成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准则,不仅是由于这一价值准则的基本范畴直接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人修身养性的价值元素,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赋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新的丰富的时代内涵。实践要求,只有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每一个公民的价值追求和自觉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顺利实现。

       ——整合人民智慧,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质。

       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列宁深刻指出:“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直接来自广大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经验与智慧的共同结晶。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超越于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本质之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特质,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形成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后,要建构一种什么样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群众愈益迫切的精神文化需要。积极适应人民群众这一新的需求,我们党在十六大之后就开始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提炼工作。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处场合旗帜鲜明地强调和倡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个步骤无不都是在顺应人民的需求、总结广大群众的智慧中进行的,其中包括学术理论界在多次研讨中形成的见解与建议。正是在不断总结广大人民群众经验与智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包括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二是其表达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24个字,都是在改革开放和日常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为人民群众十分熟悉、大家喜闻乐见的词汇,且简明扼要、指向鲜明,是迄今为止可以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掌握、所遵循。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倡导和践行过程,深刻印证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基本规律: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彻底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定位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作用,为我们更科学地把握和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功能指出了明确方向。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中具有这样一些重要价值功能:1.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导向;2.它是维系社会成员的价值纽带;3.它是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价值准则;4.它是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尺度;5.它是惩恶扬善净化社会风气的价值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内在地具备这五个方面的价值功能。这五个方面的价值功能,集中体现在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定位上。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建设现代国家的价值功能,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过来又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乃至决定性作用。国家的价值目标,直接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公民个人的价值行为。因此,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确立什么样的国家价值目标,历来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首要问题。价值目标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撑。国家有目标,社会才有遵循,人民才有希望,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国家价值目标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强烈的国家意识、浓郁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贯穿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条精神主线。国泰民安、国富民丰,寄托着中华儿女对国家状态的企望;精忠报国、以身许国,表达着中华儿女对国家利益的奉献;国尔忘家、位卑未敢忘忧国,渗透着中华儿女对国家安危的忧思,如此等等具有深邃内涵和广袤张力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伴随着历史的步伐连绵不断,深深地融化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纽带、砥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历经改革开放洗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传承优秀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正展示着前所未有的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神州崛起,沧海横流。今天的中国,如果说有什么价值共识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的话,那就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正是全党全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好价值共识,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价值力量,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内涵。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先是富强的国家。历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贫穷必然愚昧、落后就要挨打,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必须首先摆脱贫穷、实现富强;贫穷更是与社会主义冰火不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摆脱贫穷、实现富强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富强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警醒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时刻不忘历史教训,始终把注意力凝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上来。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是民主的国家。人民民主是我们党高扬的光辉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既是国家形态,又是国家形式,只有坚定不移发展国家民主,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主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国家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家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不断启发人民的民主意识、培育人民的民主素质,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目标而自觉奋斗。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自然是文明的国家。国家的文明程度,直接体现着国家的性质与方向,直接决定着国家能否给国民带来安全与幸福。国家文明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明,包括文明的国家制度、文明的国家形态、文明的国家行为;狭义文明,则是指文明的意识形态和文明的思想道德。无疑,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建设现代文明国家所必须达到的价值目标。文明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以制度文明推进国家治理文明,通过国家的文明力量引导和涵养全社会的文明行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是和谐的国家。家和万事兴,国和万事旺。政通人和,历来是国家发展的最佳状态。社会和谐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直接目标。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以国家的力量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裂痕、倡导和谐共处、促进社会和谐,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国家力量。

       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实践进程中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外化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发展战略,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魅力和广阔前景。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体现了构架现代社会的价值功能,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由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链接起国家与国民个人,既是国家治理的行为基础,又是社会成员的行为依托。因此社会的价值取向,既深刻影响着国家的价值目标,又深刻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行为。社会充满活力、健康有序,人民才能幸福、国家才有希望,这是无数事实所昭示的真谛。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一个风清气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自然会给个人带来愉悦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激励人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营造和谐社会关系、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一个是非不清、良莠不辨的社会环境,带来的一定是贪腐成风、盗贼猖獗、世风日下,给人们心头蒙上一层阴影。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如果说有什么价值共识能够始终凝聚万众、催人奋进的话,那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8个字,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遵循。

       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一定是自由的社会。自由,历来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美好价值形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自由具有多么大的魅力;“不自由,毋宁死”,可见自由具有多么珍贵的价值!人类精神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赋予自由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明确把未来新社会定位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自由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确保公民自由权利,鼓励公民自由奋斗,营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社会环境,为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一定是平等的社会。平等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处理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准则,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状态。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平等在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取向作用。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平等主要是指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平等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保障公民个人既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也保障每个公民基于其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

       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一定是公正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最佳状态。路不平,有人踩;事不平,有人掰。古往今来,企求有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千百万人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古代底层人民面对不公平社会发出的朴素呐喊;“铲除特权”、“天下为公”,是近代仁人志士面向不公平社会发出的战斗纲领。只有以全体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成为一种可能。今天,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社会肌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强大推力。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加快建立以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在更加公平正义的基点上造福全体人民。

       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一定是法治的社会。法律是公众的意志,法治是社会的规则。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对公民个人行为起着巨大的保护作用,对一切违背公民利益和公众意志的行为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今天,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步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和迫切要求。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切实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遵法守法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自觉的行为习惯,让人民群众在法治社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实践进程中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外化为社会全面治理和全面进步,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依靠全体人民力量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全的共同家园。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培育现代公民的价值功能,是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

       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离不开无数个体人的活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轻视人的个体价值、剥夺人的个体自由、扼杀人的个体创造,是一切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国家与社会的共同特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公民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现代国家、发育现代社会,离不开公民个人的能动实践和自由创造,更离不开公民个人良好价值理念的养成和价值行为的校正。

       无数事实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不仅直接决定着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事行为以及社会效果,而且直接影响着一定范围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状态,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注重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确立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定位,而且要注重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养成。相对于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来说,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更具有广泛性、渗透性和大众性;在广泛的社会领域深入开展涵养公民个人优良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不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

       具有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公民,应当是爱国的公民。爱国主义是凝结民族力量的核心纽带,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一个公民起码的价值遵循。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英雄儿女为着祖国的安危奔走呼号、抛洒热血,为着祖国的强大辛勤劳作、无私奉献,这是我们的祖国历尽苦难走向辉煌的最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让爱国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基础力量。

       具有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公民,应当是敬业的公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人生的价值,只有在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地敬业奉献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只有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达到。敬业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引导和激励每一个公民把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融化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之中,辛勤劳动、扎实奉献,在辛勤劳动中创造幸福,在扎实奉献中实现梦想。

       具有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公民,应当是诚信的公民。“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最优秀品德,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精神财富。一个人只有诚实,他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只有守信,他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需要每一个公民用诚实守信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需要每一个公民用诚实守信共同维护。诚信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道德元素,通过每一个人对诚实守信的自觉坚守,共同建构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德支撑。

       具有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公民,应当是友善的公民。“忠厚传家久”、“积善有余庆”,友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遗传基因。一个人,只有心怀坦荡、友好善良,善待他人、善待社会,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社会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心情愉悦地生活和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在全社会褒扬友善之举、吹动友善之风,让友善成为净化社会风气、密切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道德力量。

       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外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和共同习惯,从而使每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集聚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思想道德领域的一项基本建设,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关键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塑造、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公民个人行为的校正,因此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召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充分展现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更好地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3.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4.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这四项基本原则,来自实践,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基本原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遵循。

       贯彻以上基本原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牢牢坚持“三个有机统一”。

       第一,坚持传承本来与创新未来的有机统一。

       我们党总结、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科学内涵,不是主观臆造的结果,也不是抽象词汇的罗列,而是有着厚重的基础和依据,这就是它首先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是内涵厚重、指向鲜明、从没中断、延续至今的古老而又年轻的文明。长达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知识渊博、洞察精髓的思想家,孕育了涵盖各方、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在这些思想家的学说和思想理论中,蕴含着中国人如何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的价值观,构成了内涵独特、影响深远的价值体系。正是这种独特而悠久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一系列包括爱国、诚信、友善、奉献、牺牲等范畴在内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中具有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的价值元素中凝练而成的。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和坚持:传承本来绝不是照搬传统,更不是回到历史,而必须正确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第二,坚持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

       历史表明,一种核心价值观,要实现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发挥凝聚人心、规范行为、引领思潮、陶冶性情的社会作用,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内化于心”的过程。通过家风传承、国民教育、精英示范、大众效仿等一系列环节,使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深入人心,逐步成为人们的价值认同,甚至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以“仁”为核心内涵的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正是这样通过一代又一代入的坚守和传承,深深融入中国人的心灵而延续至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和高远的目标性,因此,更需要夯实培育和践行的思想基础,切实做好“内化于心”的工作。“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不可分割,知行统一是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为此,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同时要拓展青少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日常养成作用;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道德实践活动,以24个字的基本内涵为主线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爱国敬业、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重视、大家共同参与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国家治理实践,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中,大力倡导社会责任、社会效益、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在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大力倡导权利本位、尊重自由、厉行法治、维护公正,形成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鲜明主流价值。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只有通过广泛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才能真正做到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第三,坚持普遍要求与地域特色的有机统一。

       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是促进矛盾向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方向转化、推进事物顺利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最基本原则。在革命与建设的时代,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寻求普遍真理与特殊国情的有机统一,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航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这一历史经验值得永远记取,是我们今天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建设和做好一切领域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保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应当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即紧密联系各领域、各地方、各单位的具体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要求与地域性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所谓“落细”,就是要根据各领域、各地方、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24个字的普遍要求细化为人们喜闻乐见、乐于接受、乐于参与的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过细地做好培育和践行工作,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所谓“落小”,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细微处抓起、在点滴中涵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通过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具体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来理解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核和价值精髓;所谓“落实”,就是要注重实效,养成习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效果,让人们在实际生活变化中体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魅力,在现实的典型事迹和榜样力量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正义力量。

       除了上述三个“有机统一”外,还可以结合各个方面的实际需求引申出一系列的“有机统一”,比如坚持思想教育与实际涵养的有机统一、坚持典型示范与大众实践的有机统一、坚持眼前努力与长远目标的有机统一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又在不断培育和践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生机与活力。只要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长期坚持、永不懈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辉旗帜就一定会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成为增进价值共识、共筑价值高地、引领社会思潮、塑造社会风尚的强大精神力量。

标签:;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特征#183;功能定位#183;路径选择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