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观察不同的泪液采集方法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的眼表影响论文_郝一艳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125005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泪液采集方法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眼表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80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均分四组,分别为A组、B组、C组和D组,与此同时采集方法分别为毛细血管采集、滤纸片吸附、硅胶管法和刺激采集泪液,最后对四组的采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不同方法泪液采集后,A组、B组和D组对眼表的刺激相对较大,而C组对眼表的的刺激较小。比对角膜染色评分和泪液体积,组间数据结果呈现出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应用硅胶管法效果较为理想,不仅可以减少眼表的刺激,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关键词】不同泪液采集方法;青少年屈光不正;眼表影响

青少年屈光不正在眼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发生率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青少年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对临床有着重要意义[1]。泪液采集近年来被临床广泛应用,虽然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青少年的舒适度和眼表健康状况严重被忽视。鉴于此,此研究分析不同泪液采集方法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眼表影响,抽取我院近一年收治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80例,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叙述。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患者基本信息

此研究抽取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80例,抽取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50:30,最大年龄为18岁,最小年龄为12岁,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16.1±0.8)岁。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四组,分别为A组、B组、C组和D组,对四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未产生统计学意义,可作为此研究的参考资料。所有患者均对该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实验调查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为确保本次实验更具真实性和有效性,将咽部感染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予以排除,将泪小点栓塞和泪小点灼烧患者予以排除,将使用人工泪液的患者予以排除。

1.2 方法

A组患者接受的采集方法为毛细血管采集,将生理盐水滴入内呲处,待患者眨眼数次利用毛细塑料对泪液进行收集,所用材料的直径为0.4mm;B组患者接受的采集方法为滤纸片吸附法,在患者下睑处置入剪裁好的吸附滤纸,对泪液进行吸附;C组患者接受的采集方法为硅胶管法,首先将断面进行裁剪,在显微镜条件下对圆钝进行修剪,另一端将注射器针头插入,确保硅胶面平行于针头斜面,待平面呈现出适宜的角度后予以定位操作,最后其泪液采集利用注射器进行。D组接受的采集方法为刺激采集泪液法,眼睑球结膜利用粗棉丝进行摩擦,并对泪液分泌进行刺激,收集时利用毛细管进行[2]。

1.3 指标观察

对四组患者采集后的角膜染色评分和泪液体积进行统计,0分即水平宽度染色低于2mm,1分即水平宽度染色在2mm-4mm之间,2分即水平宽度染色在5mm-9mm之间,3分即水平宽度染色超过10mm,最后将四组研究结果予以详细记录。

1.4 数据检验和处理

此研究中涉及的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SPSS17.0)进行检验,角膜染色评分和泪液体积为此研究的计量资料,呈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式为T值,组间数据结果呈现出统计学意义,则表示P〈0.05。

2 研究结果

2.1 A组、B组、C组和D组的角膜染色评分结果

四组患者采集前,角膜染色评分经对比后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方法采集后,角膜染色评分经对比后呈现出统计学意义,详情数据结果见表1.

2.2 A组、B组、C组和D组的泪液体积结果

A组接受毛细血管采集法,泪液采集体积为(6.42±0.22),B组接受滤纸片吸附法采集,泪液采集体积为(5.83±0.36),C组接受硅胶管法采集,泪液采集体积为(7.46±0.73),D组采集刺激法,泪液采集体积为(11.24±1.26),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眼视光学日新月异的发展,青少年屈光不正问题受到了临床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泪液采集方法也受到了眼科的重视,如何选择适宜的采集泪液法也是临床备受关注的问题[3]。毛细管法:由于结膜上皮会受到影响,该方法会严重影响眼表完整性,与此同时,会破坏眼表,增加其感染几率,与此同时会释放细菌毒素,形成瘢痕化。刺激采集泪液:该方法会严重影响下睑河的深度,待完成采集后会有大量的残留溶液,最终降低某些物质的浓度[4]。滤纸片吸附法在完成泪液采集后可需实施相关过程,如:称重和缓冲液稀释洗脱,操作具有复杂性。硅胶管法在采集期间,测量相对精准和稳定,也对眼表的损伤相对较小。结合本次实验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比对角膜染色评分和泪液体积,组间数据结果呈现出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毛细血管采集、滤纸片吸附、和刺激采集泪液会对眼表造成一定的刺激,而硅胶管法对眼表的刺激较小[5]。

由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通过对四种泪液采集方法的研究,硅胶管法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的眼表影响相对较小,且该方法操作便捷,价格相对较低,在基础医院开展较为适用,因此该采集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推广。由于此次研究具有局限性,收治的患者也相对受限,其远期效果还需临床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王东华,董志军,唐国芬等.不同泪液采集方法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眼表影响的对比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6,37(2):27-29.

[2] 陈志平.短期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泪液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

[3] 李健,董平,王承昕等.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形态及泪液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5(2):205-207.

[4] 蔡晓静,朱煌,冯彦青等.葛根素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眼的作用[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23(5):340-343.

[5] 唐国芬,张铁民,王东华等.顺规散光青少年患者的泪膜稳定性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42):39-40.

论文作者:郝一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  ;  ;  ;  ;  ;  ;  ;  

临床观察不同的泪液采集方法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的眼表影响论文_郝一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