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胃炎75例临床观察论文_钟克明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75例临床观察论文_钟克明

钟克明

(南江县坪河乡卫生院 四川 巴中 636620)

【摘要】 目的:对中医在慢性胃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7%,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慢性胃炎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应用中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中医;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339-02

慢性胃炎是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一种胃粘膜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西医治疗方案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将中医治疗方案应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就主要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5例应用中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包含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处于28岁到65岁之间;观察组中包含有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处于30岁到63岁之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三九胃泰胶囊进行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为:将三九胃泰胶囊进行口服治疗,1天进行2次口服,均在饭后进行服用,1次口服的药量为3粒,对患者连续治疗3周作为患者的1个治疗疗程,对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开展相应的检查。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健脾平胃汤进行治疗,其药物基础处方为:10g大枣、10g延胡索、6g黄连、6g生姜、12g枳实、6g甘草、10g白术、10g柴胡、10g黄岑、10g姜半夏、15g神曲、10g茯苓、15g党参;加减方为:对于存在有脾湿重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10g厚朴、10g苍术;对于存在有胃阴不足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15g冬麦、20g生地黄;对于存在有偏重肝气郁结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10g青皮、12g香附;对于存在有夹食积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15g莱菔子、15g山楂;对于存在有便溏不畅或者大便秘结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6g到12g生大黄;对于胃阳虚型患者,应用附子理中汤开展治疗,将上述中药水煎2次,分别在早晚饭后服用,1天水煎的药量为1剂,对患者连续治疗3周作为患者的1个治疗疗程,对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开展相应的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本次研究中的疗效评定标准表现为:无效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是有加重趋势;有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并且为患者开展治疗的三个月内患者的病情没有加重趋势;治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并且为患者开展相应的检查显示正常,经过治疗没有复发。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7.0实施处理,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7%,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n 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75 21 24 30 72.00

观察组75 7 26 42 90.67

P / // / <0.05

3.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胃粘膜上皮的反复损害所导致的,其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胀满、腹部疼痛等,及时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将中医治疗方案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对患者所应用的中医方药组成为:甘草、茯苓、白术、党参等,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的作用,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加强胃载膜的防御功能;白术生用意在增强健脾化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可以调整胃肠道运动,促进小肠排空;厚朴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用于胃痛、腹痛及胖肠肌挛急疼痛等,还可以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将这些药物联用,应用于患者的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7%,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为慢性胃炎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应用中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邱洪奎.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优先出版[J].亚太传统医药,2014,17(10):878-879.

[2]张晓艳.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养生,2015,20(4):89-90.

[3]孔德立.中医治疗慢性胃炎71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11):67-68.

[4]邓宝平.中医治疗慢性胃炎70例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20(3):456-457.

[5]刘文莉.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5(3):125-126.

论文作者:钟克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75例临床观察论文_钟克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