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公路桥梁本身的稳定性,还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对于公路桥梁施工有着重要作用。从当前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此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在很多地方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分析,促使此技术能够得到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发挥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具体应用;注意事项
引言
公路桥梁是保证交通运行通畅的保障,关系着我国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应力技术是确保公路桥梁质量的关键技术,因此,提高预应力技术水平,有效地保证了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进一步推动中国公路桥梁工程的长远发展。
1分析预应力技术运用情况
1.1在混凝土受弯结构中的运用分析
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受弯结构件需要修复是施工单位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采取的处理方法上述增加受弯的结构件中抗压应力以及抗拉力的方式进行修复。例如对公路桥梁中的体外设施预应力加固、加固公路桥梁中粘贴钢板以及铺设钢筋网片等。网片中采用碳纤维的材料,这种材料有许多优点,即强度高、耐腐蚀、质量轻以及施工方法较为简单等,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得到十分广泛的运用,并且效果也十分显著,这主要得益于碳纤维网片能够在混凝土中获得良好的应变增量,而在施工中就可以更好地提升网片的预应力,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受弯构件的抗弯能力。
1.2在钢筋混凝土中的运用分析
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采用混凝土的材料所出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裂缝,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发生混凝土裂缝的情况,因此,在预应力技术运用过程中就可以更好地防止公路桥梁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发生此问题,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提升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这主要得益于预应力所具有的优势,即可以集中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结构运用过程,可以在受拉区中增加混凝土的施压力,随着混凝土钢筋进行张拉之后,并结合自身回缩的作用而使得受拉区可以预先感知钢筋所施加压力的情况,从而可以提升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1.3分析混凝土中箱梁的运用情况
将预应力技术运用在混凝土的箱梁中,此时需要施工人员按照箱梁实际的情况而采用不同应力,通常情况下,如果跨径为40至60m,此时箱梁需要选择较低、松弛以及高强钢绞线,此外,纵向预应力就采用的是中等张拉的吨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通过施工方式而连接锚纵向配置中预应力的钢束情况。然而当遇到箱梁悬臂板较长的情况,如超过4m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配置横向钢束,并且运用3至5根扁的锚钢绞线。在目前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基本采用的是滑模逐孔的浇筑方式或者是支架现浇的方式,而当跨径为70至200m情况下,此时的变截面中就可以运用连续箱梁的方式而安置对应的钢束,并且配置对应精轧钢筋,进而可以不断提升竖向预应力。
2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2.1锚具处理工艺
锚具的处理是保障预应力技术得以应用的重要工艺技术,在确定钢绞线的位置时是由锚固端部横梁、墩顶导向槽等施工所决定的,其中墩顶导向槽在施工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偏折,而等效均布则是以索形以及张拉应力为基础所确定的。因此,在锚固端部横梁上完成安装工作,同时还要参考具体的施工计划,确定横梁上锚垫板的位置与方向,将其固定在钢筋网上。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在注浆孔在施工时出现封堵的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促使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2预应力筋处理工艺及张拉工艺
当预应力长大工作完成以后,则需要固定预应力筋,首先需要对锚垫板、钢管等进行灌浆处理,在下料时则要对钢绞线进行清洗,以此来保障钢绞线表面是干净的。在施工之前还需要充分考虑钢绞线所出现的下垂现象,重视张拉伸长因素,确保粘结段本身长度和位置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使粘结段两端的粘结力不存在任何的差异。在预应力筋张拉工艺上最为重要的两个步骤为预紧张拉和高应力张拉,为了能够有效降低钢绞线发生缠绕的概率,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对其进行编号的方法,以此来确定钢绞线具体的位置,并且在张拉处理过程中还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内部钢束尽量避免出现缠绕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绞线本身在张紧处理上是否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和预紧张拉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保障钢绞线具有良好的对称性,从而有效避免钢绞线过长或是下垂等方面因素所产生的干扰,促使钢绞线在粘结长度上能够保持相同。在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工艺处理时,不仅要保障钢绞线本身所存在的位置是非常正确的,还要规避钢绞线出现缠绕,进而使其一直保持紧绷状态。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应力筋自身的预紧力进行良好控制,并充分掌握力度大小,一般情况下张拉力应为设计时的15%。当预紧张拉工作完成相应的操作以后,则需要避免立刻开始进行高应力的处理,需要先根据相应的施工标准来对梁体构件进行检测,确保梁体构件的各方面条件都满足施工要求,然后对预埋铁位置进行查看,以确保位置的准确性,使混凝土浇筑施工能够得到顺利完成。
2.3压浆工艺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采取预应力技术,一般会选择局部粘接来对索锚进行固定,并且以设计要求为基础保障粘结力满足相关标准。通常情况下,基于压浆密实促使粘结力达到相应的锚固条件,此时需要使设计张力和粘结力两者的比例为1.08:1。从上述内容我们能够看出,压浆工作在整个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在开展压浆工作之前需要先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对压浆机本身所具有的性能进行检测。在24h之内,工作人员需要完成张拉封锚基压浆,利用手动压浆设备来进行相应的压浆操作,当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切勿触碰锚具,要根据其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2.4穿索工艺
这里所指的穿索工艺主要是对预应力筋所使用的施工工艺,其也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当钢绞线穿过道孔以后,其将会对波纹管产生较大影响,甚至还会造成破损等问题,因此需要使用胶带对钢束端头进行包缠,并根据实际情况放缓穿束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降低冲击力的产生,完成穿束工作以后则要对管道进行查看,以保证其本身的完整性。针对于钢绞线的施工存在非常大的施工难度,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废非常容易发生缠绞,此时需要在干净的地面上处理钢束,并使用相关设备将其焊接在一起,再对其表面进行修正整,如果在穿线时出现堵塞现象则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同时凿开混凝土层,将管道当中所存在的杂物清除出去,以此来保障管道的顺畅,使其能够顺利完成相应的施工工作。
3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注意事项分析
3.1精确计算混凝土孔道磨擦系数
在预应力张拉施工环节中,若钢绞线穿过管道发生相互摩擦,这会导致孔道表面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施工人员应在预应力张拉施工开展前,首先进行混凝土孔道摩擦系数的精确计算,提前制定出相应的损失预算,实现对钢绞线张拉力的有效控制。施工人员应当采用公式△L(预应力筋伸长值)=P(张拉力)pL÷Ap(预应力筋横截面积大小)Ep(弹性模量)。由此可见,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开展钢绞线穿束施工时,这个过程中管道所受到的钢绞线摩擦力趋近于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摩擦损失大小和管道弯曲型预应力大小存在着密切关联。因此,施工人员为降低摩擦损失,要可尽可能地选择光滑管道作为施工材料,同时也可采取在管道中涂抹聚四氯乙烯来提高润滑效果。
3.2预制梁架设施工中的施工注意事项
在预制梁安装开始前,施工人员应清理墩、台支座表面,同时核对支座垫石的实际标高,在既定的位置进行支座安置。另外,施工人员还应检查通气孔的状态,准确地进行预制梁安置,并利用高强度砂浆磨平预制梁表面,此后才能开展梁体架设。另外,施工人员在开展吊装施工时,通过稳定梁体的水平状态来保证梁体安装质量,为了保证预制梁安装的准确性,施工人员还应在预制梁位置确定后利用缆绳进行位置的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重视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技术流程进行施工,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公路桥梁工程中的隐患,全面提升公路桥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代明洪.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1):218-219.
[2]丁志茹.针对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6,(09):218+222.
[3]陆廷超.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1):132.
[4]董安乐.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问题及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5,(15):172+176.
论文作者:王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预应力论文; 公路论文; 桥梁论文; 钢绞线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