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毛建军

工业园区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毛建军

湖北兴山经济开发区(筹)管理委员会 443711

摘要:就目前来说道路在进行施工时大都是采用沥青混凝土技术,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保证路面使用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随着沥青混凝土路面不断投入使用,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也逐渐展现,本文在进行研究时以工业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并从摊铺技术、压实技术和接缝技术三方面进行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关键词:工业园区;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1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要求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工业园区内的道路施工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以下就针对工业园区内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要求进行分析:

(1)确定道路路面的承受能力能够满足工业园区的对承载的需求,并且在高承载能力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耐温能力好,道路在自然环境下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要求在夏季高温时节能够具有耐高温能力,防止路面产生变形,同时在寒冷季节还能够具备耐低温能力,防止路面出现冻裂现象,从而保证路面的安全使用。

(3)沥青混凝土其主要的材料成分设计沥青混合料,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受到水分的浸湿从而出现沥青膜脱落,甚至是损坏等现象,从而降低道路的使用性能,因此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对应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材料的防水性能。

(4)道路路面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对于工业园区内的道路其经常会出现一些负荷量较大的车辆,因此要求其在路面施工过程中保证其耐久性,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5)具备防滑、抗衰老的性能。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比如说在雨天、雪天路面比较光滑,因此要保证路面的性能就要求其具有防滑性能,同时抗衰老性能还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

2工业园区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摊铺技术

在共轭园区内进行混合料的摊铺之前,为了保证在前面的100米的施工范围内不会出现“离析”等现象,在进行施工之后需要提前4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摊铺机进行加热,从而保证其熨平板达到目标温度。如果说温度达不到就进行摊铺,此时要缓慢起步,在20米左右的范围内将摊铺机的运行速度从0上升到1.5m/min的速度,然后以该速度进行匀速摊铺。

在进行摊铺工作伊始由于机器的熨平板温度达不到要求,这样在路面很容易产生“蜂窝离析”现象,针对此类的现象,在进行施工之后需要利用人工找补的方式进行撒料,这样才能够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当“蜂窝离析”现象找补完成之后,该现象就会消失,然后缓慢的提高机器运行的速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速度已经提升,该速度仍然在要求速度范围之下。摊铺工作需要摊铺机、压路机等各机械设备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工作,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边施工边调整,而且在调整工作完成之后,不能够随便的变化速度,且要求尽最大可能的保证中途出现停顿现象。一旦在进行摊铺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立即停止摊铺工作,然后找到对应的原因,这样经过调整之后才能够继续施工。在摊铺过程中如果出现混合料不合格的料车应当将该混合料作为废料处理,严禁采用该废料进行道路铺设。

(2)压实技术

在工业园区进行道路路面压实工作中压实技术可以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步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初压就是在进行摊铺之后首先对整个的混合料进行处理,采用压路机和雾状喷水法协同的方式进行碾压,这样可以保证在压实的过程中出现混合料不粘轮的现象,从而保证碾压质量。在初压时保证其紧随摊铺之后,其长度不宜过长,这样可以快速的将路面的表面压实平整,其还不会产生较多热量的损失。在一般的状况下初压采用静压的模式对混合料进行1-2遍的碾压工作,且要求其从外侧向中心进行碾压。

复压是在整个碾压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复压工作能够达到路面压实要求就是取决于复压的质量。在进行道路路面复压时要求其不能够出现中途停顿现象,而且碾压段的长度尽可能的缩短。在一般状况下碾压段的距离保持在60-80米的范围内。在进行复压时不能够“踩刹车”,也不能够在机械设备停止运行的状态下转动方向盘。在实际的复压时首先需要将压路机处于开启振动的状态下,该振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混合料在进行碾压过程中出现位移然后相互嵌入,保证压实质量。然后对路面进行搓揉碾压,同时在该碾压工作中还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对机械的轮胎进行打油,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轮胎而产生粘连作用,从而影响路面平整度。

终压又可以被称为“收面”,该步骤是在复压工作完成之后进行的,在该步骤中主要采用的是静压模式,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整个路面的平整性,消除路面上产生的明显性碾压痕迹。

(3)接缝技术

在工业园区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接缝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热接缝技术,一种是冷接缝技术。其中热接缝技术就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预留200-300mm左右的距离不进行碾压,该缝隙主要的作用是为以后的“滑靴”提高高程基准面。在进行热接缝时主要是利用跨缝碾压的技术消除该缝隙的痕迹。同时如果采用该接缝技术还需要在缝隙处上下两层之间的纵向缝隙保持150mm以上的距离,这样才能够保证接缝技术能够起到良好消除缝迹的效果。冷接缝技术主要是根据接缝部位的不同分为横缝和纵缝。

如果接缝部分是横缝,在选取冷接缝技术时需要缝隙处上下层之间存在1米以上的错位,然后在当日摊铺工作收工之前需要利用3米的直尺对该缝隙的位置进行确定,保证混合料在完全冷却之前能够保证该缝隙的规范性。次日在进行缝隙接缝时最后需要在缝隙处浇上乳化沥青,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缝隙的接口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对于横缝在选择压路机时可以选择钢轮压力机,然后以45°角的方向进行碾压工作,然后再以正常的角度进行碾压,以保证接缝处的质量。

纵缝在进行冷接缝技术进行接缝时需要保证其上下层之间存在300-400mm左右的错位距离。首先需要利用“钉木条”的方式对混合料进行控制,以保证摊铺工作的顺利进行,然后对该混合料进行碾压,在完成碾压工作之后再将木条进行拆除。随后在混合料冷却之前则需要利用人工的方式对混合料的边缘部分进行处理,去除边缘部分混合料的毛茬。然后在另半幅缝隙的施工过程中仍然采用该方式,并且要求重叠部分在5-10cm,最后在进行多余混合料的处理。在进行路面碾压过程中从两边向着中间进行碾压,留下10cm到15cm左右的缝隙,最后采用跨缝压实的方式进行缝隙处的碾压工作。

结语

在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充分的了解道路施工要求,然后才能够确定合理的施工技术。一旦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不合理就会影响到整个路面的施工质量,同时还可能影响工业园区道路的施工性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赵志刚,孙晓明,姜杰.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技术探讨[J].丝路视野,2018(2).

[2]于晓波.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 (3).

[3]刘志红.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 509(24):243.

[4]乐先会.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探讨[J].低碳世界,2016(20):192-193.

论文作者:毛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工业园区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毛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