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家庭经营支出调查数据分析报告论文_王硕

黑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农业发展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基石,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稳固了农业基础的地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粮食增收,是我省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近三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遍布全省6个市(县)的14个村,被调查户共950户,总人口数2973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消费的商品和服务、自产自用产品。所消费的未计算为住户收入的自产自用产品,不计算为费用支出;库存的化肥、农药也不计算为本期费用支出。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营支出;调查

一、农户家庭经营支出的基本情况

2018年受调查950个农户全年总之出59417775元,其中家庭经营支出费用26145023元,承包租赁村组集体资产支出134760元,承包村组内机动地支出104760元,租入农地支出6035072元,农业保险支出16772元。

(一)农户家庭经营支出的特点

农户家庭经营支出每年呈减少趋势,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比例有所下降,从近年来农户经营畜产品生产经营和粮食生产的支出来看,饲料费用、仔畜种苗费用和疫病防治费用占生产成本的较大比例。如2018年种子种苗总费1704020元,其中稻谷410561元,玉米1124368元,大豆163303元,薯类3898元,其他1890元;2017年种子种苗总费1566883元,其中稻谷334950元,玉米960382元,大豆261267元,薯类2284元,其他8000元;2016年种子种苗总费1495537元。由此可见,生产资料的价格有所增长,对农户家庭经营的生产影响较大。

(二)农户家庭经营支出一大部分来源于信贷

农户家庭经营的支出一大部分来源于信贷,一是以信用社贷款为主,信用社贷款占贷款总的63.81%,是农户贷款的主要来源。银行贷款占19.553%,私人贷款占16.66%。二是贷款用途以生产性贷款为主,生产性借款占82.45%,是农户借款的主要用途。在农户接待资金用途中,生产性借款987130元,占借款总额的66.3%,其中,农、林、牧、渔生产的借贷占整个生产借贷的76.2%。这也是黑龙江农户家庭经营信贷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因为黑龙江省农村主要进行农业生产,人均耕种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用于农机和良种、化肥的投入多。

(三)农地承包及农地规模也是农户家庭经营的一项重要支出

土地承包关系是否长期和稳定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户投资的积极性,即农户家庭经营的支出。随着土地承包期的延长,农民对土地的投入表现出了积极的反映,从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粮食作物生产经营情况来看,2018年各项作物的经营费用是:小麦0.0元,稻米6243087元、玉米8497667元、大豆1673475元、薯类7486元、其他12590元,与2017年、2016年变化如表1.

(四)家庭经营主要以耕地为主

农民的土地经营大部分仍为家庭经营为主。随着科技进步、农业化发展,家庭经营呈现规模小、不能实现现代化的弱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家一户小打小闹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之所以近年来连续增加,就是因为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我省农户家庭经营单一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和南方发达省份比较,我省在这方面处于劣势,一方面我省地处最北方,自然条件差,历史积淀不深厚。另一方面我省缺乏探索精神,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太小。

二、农户家庭经营支出状况分析

从近几年黑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来看,农户家庭经营费用和购置生产性资产支出,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表明农民家庭经营生产的意愿强烈,并呈良好的趋势发展。

(一)生产成本影响农户种植意愿

农户经营支出中生产资料投入多少影响着粮食产量,而农资价格的上涨又是影响农民收入的直接因素。通过2018年黑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分析的,粮食生产总支出10332570元,同比增长9.7%,粮食生产总收入21901751元,同比减少12.1%,通过生产总之出与总收入对比,可以明显看出生产成本的上涨影响了中粮农户的生产。

(二)农户家庭经营支出呈现先增后减趋势

三年间,农户家庭经营支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小型农机具如四轮车、插秧机等增加速度较快,个别农户由于生产需要,已先后购置了多辆四轮车及其他农机具配套设备,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租赁提地、购置大型农机具的欲望,土地流转市场呈活跃态势,大型农机具购买量增大。这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在不断提升。

(三)农民家庭向国家交纳税金支出,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2018 年为 4.66 万元,2017 年为 7.54 万元,增长 61.6%;2016 年为1.34 万元,比 2016 年降低 82.2%。上交村、组集体支出,呈现先减少后略增加趋势。2016年为 3.24 万元,2017 年为 1.45 万元,减少 55.3%;2018 年为 1.82 万元,比 2016 年增长 25.8%。早在2006年我国就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的征收,农民负担检测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尽管这样每年还是存在种类繁多的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这方面的支出值得注意。

(四)拥有生产性用房费用减少,侧面反映工业发展放缓

2018年农户拥有生产用房费用5395935元,2017年5513805元,2016年5617875元,生产用房费用逐年递减。生产性用房的费用逐年减少,而且下降幅度较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省农村工业发展出现了放缓的现象,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倒退。农村工业不像城市工业具有支柱产业的作用,但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发展要素之一,只有农村工业发展,特别是农村加工工业的发展才能从根源上促进农村种植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几点对策建议

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户家庭经营支出,实现的路径有很多,影响农户家庭经营的因素有很多,要调动农户家庭经营的积极性,高效的提高农户家庭经营的产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优化生产行为提出对策建议,得以改善农户家庭经营。

(一)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户家庭经营信心。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基金,消除农村与城镇差别。政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提供有效的财政支持。建立和加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基本医疗、养老等差距仍然存在,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尽快缩小成效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二)拓宽农户借贷渠道

搭建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村担保等相关制度、拓宽农村资金来源渠道。搭建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多种所有制组织,包括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三大支柱,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会等辅助性小型金融组织。

(三)完善粮食补贴政策

黑龙江省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任然是粮食作物种植,国家应考虑到保证黑龙江省粮食持续增产增收的目标,使粮食补贴的效应持续发展作用。通过完善对种粮农户与合作社的补贴制度。

(四)推进农民合作社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合作社是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在不影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与金融、农资、农机、科技等部门开展合作,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来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农户可以用资金、生产性固定资产等方面入股,这样既可以使资金、技术、农业机械装备等方面资源共享,更可以使农户本身生产性固定资产得以效益最大化,实现由单一作业向机械化、现代化转变。

论文作者:王硕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农户家庭经营支出调查数据分析报告论文_王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