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论文_怀旭东

浅谈城乡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论文_怀旭东

黑龙江省富裕县国土资源局

城乡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追求的不单单只是经济总量的提高,更是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社会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最高境界。其实,很多城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并不矛盾,如果规划合理,经济、环保便可兼得。城乡发展的进程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不能说就是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还应包括人类自身的发展。

一、目前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用地的规划管理不到位

就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和流向管理而言,使用权流转是不可阻挡的社会现实,然而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作为农民用地物权而受到法律保护,并且允许继承、转让、抵押等依法流转。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流向还没有可操作的具体规定,社会监管体系还不完善,管理仍然还不到位。

2.用地的规划管理严重滞后

有些乡(镇)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修编,原有规划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过时的规划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发展,更谈不上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城乡建设的步伐。

3.城乡土地征用规划混乱,农用地、工业用地、建筑用地等分配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园林、城市规划部门等协调不够,对新建住宅存在仓促上马的问题。另外,由于部分农村宅基地分布散乱,山区或半山区单家独户现象普遍存在,而平原地区则是建筑密度过高,交通问题一直是老大难。除此以外,城乡工业企业由于规模有限,数量有限,其规模效益以及产业集聚效果达不到,反而盲目扩建厂房,与地方政府协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却长期不出效益,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

4.城市建设规划人性化不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原则。但是在实际的城乡规划中往往对于人性化的要求不够重视,不少地方将城郊农用地变相地转化为建筑用地,激化了人地矛盾。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没有建设停车场,一些住宅小区缺乏公共绿地和地下停车场,这些都是不注重人性化要求的体现。有的城市只注重经济效益,在城市规划中到处都是高楼与道路,这样的结果造成城市变成水泥与混泥土的天地,没有生活的气息,交通拥挤,最终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还有的在规划中不注意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使得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失衡,抹杀了人的亲和感与安全感。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城乡规划的不合理与城市的快速发展给社会环境与交通带来的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城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得道路建设、停车场建设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等都没有及时的跟进,而且很多新建的住宅里城市的中心区域都比较远,再加上配套设施的缺乏,就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些都是在项目规划时缺乏全面系统的考虑造成的,而且为了减少空闲用地,小区的停车位显示出严重的不足,这些都是城市在建设用地中面临的问题。

二、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措施

1.强化区域土地利用调控。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全省经济社会整体结构为目标,以发挥地区优势、推进产业梯次为重点,制定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加强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合作,将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优势与较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吸引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向区内的转移,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双赢。

2.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

2.1加强对城乡规划中土地使用情况的监督,对于土地的监督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土地的性质、位置、范围、面积等。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等控制范围要严格监督,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对于用地实际情况与规划许可证不相符合的要责令改正,各地方规划部门要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土地使用情况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2强化城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城乡规划中,要推行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明确每一级的责任,细化任务,从而加强对于城乡规划管理的监督。

2.3建立完善的规划评估制度,现代的规划评估制度一定要借助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去实现,规范评估管理系统,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规划评估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

3.健全用地规划的管理体制

严格土地管理,完善土地制度,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也是维护当前城市化稳步推进的前提条件。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7],从根本上消除城乡隐性土地市场和价格双轨,顺应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在严格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土地流转,从而统一城乡土地市场。

4.进行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和自然的统一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注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指的是从整座城市的发展建设着手,实现居民生活富足、社会文明礼让、生态环境良好的发展目标。城市的发展建设要以城市的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为前提,满足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另外,为了缩小城市向外蔓延的范围,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致力于把废物的处理、土地的使用情况,以及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最合理的使用能源和材料的规划。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内容。整座城市的规划以城市基础自然生态环境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用城市中拥有的自然生态资源,通过合理地规划利用这些自然生态资源来为城市创造经济效益。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把人类城市的发展建设和生态学中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相结合,把一些生态学中的理论运用到城市建设发展的实践中,着力打造人类与自然生态平衡协调发展,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居住地。为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还应该将自然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工作进行详细的分工,并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

论文作者:怀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4

标签:;  ;  ;  ;  ;  ;  ;  ;  

浅谈城乡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论文_怀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