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效果研究论文_骆晓曦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效果研究论文_骆晓曦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800)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效果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有55例,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有55例,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性的护理工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性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又为患者增加了康复性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在护理措施干预10个月之后患者自身的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知识和行为、糖尿病患者足部情况以及糖尿病足的发生情况等等方面。结果:在经过护理干预10个月之后,根据相关人员回访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经过康复性护理之后,对自身的糖尿病足基本情况、筛查结果、日常足部护理情况以及合适鞋袜选择、修整脚趾甲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了解,且这些内容的知识程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日常足部护理工作得到了明显改善,足部皮肤病理性损伤得到了明显降低,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日常性的足部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患者糖尿病足的病发几率,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日常足部护理工作,其临床方面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应当得到及时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 护理教育干预;糖尿病足;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651-02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糖尿病患者因其周围神经病变与外部周围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性压力,所以很容易促使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软组织及其骨关节系统遭到损害,甚至出现畸形,进而产生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足部疾病。如果不对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进行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那么就会导致出现下肢并发症和疾病症状,进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疾病后果。为此,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有效预防是十分关键的。本文旨在研究2015年8月—2016年7月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经过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结果,说明护理教育干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结果,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8月—2016年7月之间,在本院就诊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此次研究所选择的110例患者均经过WHO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对照组55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糖尿病患者有32例,女性糖尿病患者有23例,年龄均处于31~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6±10.03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1~27年,平均病程时间为8.43±9.09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55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糖尿病患者有31例,女性糖尿病患者有24例,年龄均处于34~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2±10.12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1~26年,平均病程时间为8.44±9.07年。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时间等方面的资料比较,其差异性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55例糖尿病患者主要采用了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以及基础性的知识教育活动,观察组首先也采用了对照组所使用的相同护理措施,在护理方面,观察组在给予患者一定的基础知识教育的前提条件下,又为糖尿病患者增加了较为系统且全面的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知识内容,并对其进行了适当地讲解以及行为教育的干预活动,观察组的护理措施旨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的针对性指导,并详细向糖尿病患者讲解了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和日常性护理的必要性,并积极采取行动,引导糖尿病患者进行日常性的足部护理工作,其足部护理涉及坚持每天洗足、适当选择洗足时间、及时修剪脚趾以及选择合适鞋袜等等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同时进行时间为10个月的教育干预,10个月之后,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间率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时,则说明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教育干预之后所呈现的日常足部护理干预行为变化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55例糖尿病患者每天坚持洗足的患者有1例,对照组55例糖尿病患者每天坚持洗足患者有10例,统计值为9.81,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适当选择洗足时间的患者有1例,对照组中适当选择洗足时间的患者有14例,统计值为14.75,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在每天洗足之后适当涂抹润肤霜患者有11例,对照组中每天洗足之后适当涂抹润肤霜的患者有44例,统计值为20.03,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每天洗足之后进行足部按摩的患者有6例,对照组中每天洗足之后进行足部按摩的患者有40例,统计值为31.04,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每天进行下肢活动的患者有9例,对照组每天进行下肢活动的患者有52例,统计值为51.73,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选择适当鞋子患者有3例,对照组中选择适当鞋子患者有29例,统计值为30.99,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存在选择合适袜子的患者,对照组中选择合适袜子的患者有18例,统计值为22.96,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存在修剪脚趾的患者,对照组中修剪脚趾患者有20例,统计值为22.71,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经过当今社会的长期研究已经得到了较为良好的治疗趋势,不过,糖尿病极为可能引起并发症,继而产生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其中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疾病。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对足部进行日常性的护理工作,很容易引起糖尿病足,导致患者足部出现溃烂的情况,甚至造成患者截肢,影响着正常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教育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糖尿病足疾病的滋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及时治愈自身,减少疾病所带来的痛苦。糖尿病患者足部神经保护机制的损坏和运动神经的病变现象是糖尿病足出现的潜在影响因素。另外,踌趾关节的过伸也会促使踌骨头下压力的进一步增加,最终造成该部位出现溃烂的问题,给糖尿病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阻碍和影响。

经过此次研究所得,护理教育干预在糖尿病足的预防过程中,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对糖尿病足进行护理教育干预,可进一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几率,改进糖尿病患者日常性的足部护理行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教育干预能够糖尿病患者产生有效且良好的长期性护理效果,应当在现今社会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进行积极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刘乐乐,李晓峰.浅谈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9:178-179.

[2]李静.三种健康教育方法对2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护理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

[3]晋溶辰.对T2DM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D].中南大学,2010.

[4]杨青.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

[5]李华.全程护理干预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专科知识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0.

[6]彭小英.护理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J].当代医学,2016,07:114-115.

论文作者:骆晓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效果研究论文_骆晓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