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教学的情、趣、意论文_曾虹

小古文教学的情、趣、意论文_曾虹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研室 830000

小古文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简约、富有情趣的特点。经常100字左右的文言作品或者名作片段就展现一个场景或讲述一则故事,浅显易懂。且趣味性强,诵读朗朗上口,有利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有情有趣有意是学习小古文的基础。有人将文言学习比作青橄榄,虽口留余香但咀嚼之苦却不能忘。因此,小古文教学,绝对不能带着功利色彩进行单调乏味的注释理解、背诵默写,必须遵循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内容浅显,不求甚解,消除畏惧感;贴近学生生活,引起情感共鸣,缩小距离感;方法简单,过程好玩,增加趣味感。由此可见,小古文教学中强调情、趣、意就尤为重要。

一、读背让小古文更有情

诵读古文,满口留香。“读”是小古文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反复练习朗读与背诵,力求“读得充分再充分些”。一是准确、大声地朗读,做到读准字词,用悠扬悦耳的声音,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受文言的音韵美;二是入情入境、绘声绘色地朗读,读出小古文精练简洁的语言背后蕴藏的芸芸众生可爱的情态以及丰富的情感与哲理。例如,《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教学中感悟人物对话,想象人物神情语气,指导朗读。“子何恃而往?”富者问。启发学生想象路途的艰辛,指导学生读出十分惊讶、怀疑的语气。“吾一瓶一钵足矣。”贫者说。启发思考:贫者凭什么强调“足”矣?指导学生读出贫者的自信、从容。“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富者说。启发学生想象富者当时的表情,指导学生读出他的不屑。

教学中通过提供线索、创设图像情境、角色表演等方法,循序渐进地逐层加大背诵的难度,激起孩子不断挑战与超越的欲望,带领孩子们在丰富的想象、背诵与表演中快快乐乐地读懂了古文,背熟了古文,还不知不觉习得了背诵文言的基本方法:线索法、图像想象法、情景法。例如,《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教学中先逐句设疑导读、学生练读,接着学生背诵升级,教师表扬激励。省略个别字,填空式背诵。一个字都没了,看图背诵(一缸一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屏幕上一片空白,边做动作边背诵。

二、感悟让小古文更有趣

小古文教学有别于阅读教学的感悟,不是通过理解来感悟,而是通过对比、表演来感悟小古文中的趣味。对于篇幅较长,较难理解的寓言故事,在小古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白对照阅读,有利于学生明明白白地读懂意思,不会再认为古文晦涩难懂;通过文白对照阅读,学生品出了文言文语言凝练、押韵悦耳、富有音律美的独特韵味。例如,《狐狸与葡萄》——……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教学中先出示白话文《狐狸与葡萄》,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然后引出文言文,老师以精彩的范读引导学生听懂停顿、节奏,学习准确朗读。最后紧扣一个“之”字,着重引导学生使其明白读音的长短、轻重缓急不一样,随之对照白话文比较理解8个“之”的意思。通过文白对照,比较理解8个“之”丰富多彩的解读,初步接触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品出了古文的趣味横生与无穷睿智。

小古文教学可以通过演一演来感悟小古文的趣味。例如,《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教学中可以设计模拟性场景,引导学生体验表演——黄白二猫斗。“呼呼而鸣”。平时猫咪怎么叫?现在呢?请你“呼”出凶的样子。“四目对射”,老师和学生对射,同桌相互对射。“稍退缩,奋起逐之”。什么叫“逐”?就是追。“奋起”就是突然跳起。两位学生分别表演,体验理解胜负二者不同的心理与动作。师生说故事,挑选四只白猫与四只黄猫上台表演,指导体验二猫不同的眼神和动作;全体学生把猫斗的场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斗”的过程并体验“斗”的乐趣,此处先安排了四个层次的模拟表演。孩子们在童趣十足的课堂中尽情体会着猫斗之趣,古文之趣。

三、拓展让小古文更有意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善于模仿是他们的天性。随着长期的诵读积累,文言的炼字炼句之神韵在潜移默化中已然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学生说话越来越简洁,写作拓展也越来越有文言的味道了。例如,《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教学中仔细让学生读读,文章运用哪些写作方法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某一处景物留给你的印象。接下来学习古文观察细致、动静结合、联想丰富、感受细腻的写作特色,用白话文或文言写一则小游记。小古文教学中不仅进行写作拓展,还有阅读拓展。例如,学习了《王戎识李》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关于王戎的故事。在《雅量》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在教学中引入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让学生对王戎有更深的了解:他不仅聪慧过人,而且胆识过人。在了解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王戎的认识,也习得了古文的表达方式。

论文作者:曾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小古文教学的情、趣、意论文_曾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