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任小娟

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任小娟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儿科) 内蒙 017010

摘要:目的: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将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有早产儿30例,对照组有早产儿30例。对两组早产儿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其中试验组在护理过程中采用袋鼠式护理,而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则采用常规护理。详细记录所有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全天奶摄入量以及体重等生理指标。经过护理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观察与对比。结果:通过本研究可知试验组早产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稳定,尤其是血氧饱和度有显著的改善;试验组早产儿全天奶摄入量均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早产儿出院时的体重比对照组有一定的增加,两组通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护理而言,采用袋鼠式护理能取得比常规护理更好的护理效果。袋鼠式护理属于一种有效、科学且人性化的早产儿护理模式,属于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的早产儿临床护理模式。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早产儿;临床护理;效果

引言

袋鼠式护理(kangaroomothercare,KMC)又名皮肤接触护理(skin-to-skincare,SSC),是指新生儿母(父)亲类似袋鼠等有袋动物照顾婴幼儿的方式,即由皮肤接触的方式,将新生儿直立式地贴在母(父)亲的胸口,提供他(她)所需的温度及安全感,是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南美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地区,作为暖箱护理的替补措施主要针对早产儿的一种护理方式。多项研究证明,KMC通过与父母亲身体接触,为早产儿营造与子宫相同的生活环境,对促进其身体器官的生长发育、体温控制、母亲情绪稳定等均有益处,已经超越了作为暖箱护理的替补措施。KMC更因其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效果可靠在如法国、瑞典、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但我国“袋鼠式护理”开展无论其规模和深度,与其它国家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研究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开展早产儿KMC临床效果,为医护人员实施KMC提供参考依据,旨在使KMC能得到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本科室60例住院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感染和并发症,在性别、胎龄、体重且两组父母文化程度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监测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健康宣教、哺乳指导及皮肤护理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早产儿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实施方法:①为了保证试验组家属能够坚持袋鼠护理,研究人员通过讲座、纸质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早产儿家属进行袋鼠护理实施方法、目的、益处、注意事项等健康宣教;②早产儿住院期间,家属在充分了解袋鼠护理的益处和风险后签署知情同意书。科室专人负责分别在上午10:00~12:00、下午16:00~18:00各进行一次皮肤接触,每次时间为1~2小时。袋鼠护理方法:在NICU旁设立独立隐密的房间,室内湿度55%左右、温度26~28℃;由专门受过袋鼠护理方法的责任护士进行指导;家长仰卧(60°)在靠椅上,患儿赤裸全身俯卧于家长裸露的胸口,新生儿背部及身体后面覆盖毯子,同时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安全,指导母亲用一只手托住新生儿的臀部,另一只手置于新生儿背部,以防止新生儿滑落。在此过程中密切监测并记录早产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摄入奶量和体重。③早产儿出院时,研究人员分别发给两组家属袋鼠护理记录卡/护理记录卡。袋鼠护理卡增加了每天实施袋鼠护理的时间,卡片背面印有袋鼠护理方法、注意事项以指导早产儿家属坚持每天至少2小时的袋鼠护理到日龄满40天。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身长:采用1.1m标准量床测量早产儿的卧位身长,测量精度0.1cm。②体重:采用标准婴儿电子秤(上海光正医疗仪器有限公司)测量早产儿体重,测量精度10g,1次/d。③头围:采用标准统一的软尺进行头围测量,误差控制在0.1cm以内。测量仪器校准由专人定期进行。④胃泌素检测:在早产儿入院当天、5d、10d后分别抽取股静脉血1次,均在清晨(8时)、喂奶后10min抽取股静脉血0.5mL,于KDC-40低速离心机(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生产)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离心5min,分离出血清,并低温(-20℃)保存送至检验中心进行检测。使用胃泌素放射免疫分析药盒检测早产儿的胃泌素浓度,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执行。将获取的胃泌素浓度与标准浓度比较,做B/B(%)标准曲线图。⑤比较两组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

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通过2周的护理后对比,试验组的早产儿在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方面较对照组稳定,尤其是血氧饱和度有显著的改善,同时全天奶摄入量、出院时的体重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KMC可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稳定其生命体征,减轻操作性疼痛,促进母乳喂养,稳定母亲情绪,提高母亲的满意度。此外,KMC可大幅减少早产儿(<2000g)在医院的死亡率,对减少严重的尤其是感染发病率非常有效。但KMC仍有几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病情危重,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KMC的可行性研究;KMC过程中怎样用简单和可靠方法对呼吸和喂养等方面进行监测;是否能保证产妇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另外,KMC的实施机构还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随访系统,当产妇需要时可迅速直接地与专业的医务人员联络,及时给产妇提供心理支持。EngLeAJ等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为了克服实践KMC的障碍,需要提供护士们强调知识和训练的教育课程,从而使KMC能有效的进行。在我国大部分医院,实际上实行KMC技术和条件上并不复杂,但可能更加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和人文关怀。总之,KMC从多方面来说是一种科学、有效、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用相对低廉的费用得到了高质量的新生儿护理,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袋鼠式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稳定,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缓解母亲不良情绪,提高母亲满意度。同时有研究证实,袋鼠式护理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有效降低了婴儿院内感染发生率。针对危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可通过促进婴儿体重增加,体温升高、改善呼吸以及循环系统等维持婴儿生命体征,改善生理健康。然而袋鼠式护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针对病情危重、极低体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的可行性还需进一步研究;②袋鼠式护理过程中,简单、可靠的呼吸与喂养措施还有待加强;③产妇的休息与睡眠时间是否能够得到保证等。总而言之,在适当时机合理实施袋鼠式护理,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对其给予关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包蓓蕾,陈云.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8(23):39-40.

[2]田莉,丁晓华,武玉荣.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0(8):1126-1128

[3]杜放辉,杨舒广,王素梅.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摄入量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26(6):112-113.

论文作者:任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任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