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王飞

超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王飞

山东聊建现代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现代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应用更加广泛,通常在建筑结构中起基础作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要提高重视,掌握其施工要点,不断完善其设计构造,合理设置材料配比,加强浇筑及养护过程控制,还要合理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更好地预防混凝土质量问题,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稳步提升。本主要对 超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裂缝控制

引言

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到高层建筑的基础建设,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超高层建筑安全稳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保证超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必须要注重超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施工质量。积极改进和创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严格监管施工全过程,认真把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超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质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进而真正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持续稳定发展。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在超高层建筑中,基础底板结构主要为大体积的钢筋混凝土,作为超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承受上层建筑载荷,对质量的要求较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表现为:(1)浇筑量大,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大厚度,常采用分层浇筑方式;(2)整体性要求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浇筑作业,并且不应预留施工缝;(3)大体积混凝土在水化反应作用下,内部温度快速升高且散热效率低,导致内外温差加大,从而造成温度裂缝产生,施工时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此外,还应提高混凝土防渗效果,以免发生基础渗水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2.1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做好材料的合理控制,并且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从材料质量角度,在施工前,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做好混凝土的搅拌工作,确保其和施工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相符合。比如,在柱形混凝土实际的调整当中,尽量将水泥用量减少,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砂石的应用,和现场实际施工状况结合对外加剂配比进行有效调整,从而为混凝土强度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于混凝土温度控制中,需要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定期进行浇水处理,保证混凝土温度能够保持在相应合理的范围当中,同时还可以对完成配置的混凝土,使其处于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这样才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将混凝土裂缝问题降低。

2.2混凝土配合比例设计与优化

大体积混凝土相对于配比要求,不但需要其能够有效满足设计方面的要求,还需要对原材料合理应用,降低水泥的用量,尽可能的采用混凝土绝热升温的原则。采用配合比来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遵循相关的计算方法,来对原材料用量进行计算,同时和传统的经验结合起来进行试拌,将基准配合比进行明确,在这当中将粉煤灰和外加剂等进行掺入,以此来对混凝土的使用性能提升。

2.3混凝土拌制及泵送

按照现场实际的施工要求,对搅拌机的规格以及数量进行确定,同时派专业人员做好设备参数的调整,加水试运行,使得其内部能够湿润,继而根据配合比要求进行原材料的施加,对搅拌时间合理确定,在确保其搅拌均匀后才可以运输,并且在实际的运输当中尽可能的将温度和水分合理控制,还需要做好覆盖工作。混凝土在实际的泵送前需要对其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检验,确保其不会产生离析的情况,如果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在施工当中禁止使用。应用混凝土泵将其输送到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来对管道路线进行规划,保证运输管道不能有破损的情况出现,在完成后期浇筑当中,需要组织人员对管道的实际情况进行检验,避免后期出现爆管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前,需要将模板当中的所有杂物及时的清理,防止对后期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混凝土温度不能小于五度。在浇筑中需要按照实际要求,应用推移的方式或者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对浇筑过程合理控制,降低施工缝的出现,以此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稳定性。浇筑厚度也需要合理的控制,一般确保其在400mm左右,层间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尽可能在上部混凝土完成初凝的时候,将层间的牢固程度加大。如果因为外界因素对其影响,使得混凝土层间的间隔时间太长,大于初凝时间,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进行应对。为了将混凝土自身的密实程度增加,在完成浇筑之后需要及时的振捣处理,在卸料位置和坡脚位置需要进行振捣棒的布置,同时按照混凝土浇筑面积的增大来对振捣棒位置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此来对整体的浇筑面进行振捣处理。振捣棒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深入到下层的混凝土当中,保证层之间的结合较为牢固。除此之外,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当中,需要将模板两侧的混凝土进行泌水处理,并且采用相关设备对水及时排出。

2.5混凝土养护

若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中采用的是分层浇筑方法,需要加强混凝土温度合理的管控,这样就可以将裂缝形成的几率降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温度及时的测量和记录,以此来为后期的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采用相关数据分析,应用针对性的养护处理,以此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提升。在施工温度测量当中,需要将混凝土每一层温度的差异统计出来。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养护工作很重要,一般需要保持在十五天以上,相对于养护需要确保其湿润度符合要求,这样就能够将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进行降低。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策略

3.1温度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中,必须要采取的措施是温度控制,工作人员利用减少水化热,降低因为水化热导致的温度裂缝。主要策略是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用量,采用水化热不高的水泥种类,比如:矿渣水泥等等。并且需要对混凝土搅拌技术进行改进,将外加剂加入到混凝土中。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讲,对冷却水管进行埋设时,插进冷水水管,运用冷水进行流动,将混凝土内部结构剩下的热量都释放掉,降低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减少混凝土内应力。并且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也能够采用减少水灰比以及重视混凝土养护等多种方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科学预防混凝土裂缝。

3.2施工技术控制

为了可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出现几率,必须要以实际施工为切入点,加强控制,例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比例进行科学的控制,在混凝土正式使用前,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混凝土开展相应的塌落度实验,进而保证其在使用中可以达到有关的规定参数。并且需要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中,需要材料振捣是非常密实的,科学控制振捣的间隔距离以及时间,确保振捣范围可以彼此交叉,进而提高振捣质量。同时,还需要注重混凝土养护工作,在浇筑结束后,工作人员必须要定期到施工现场加强混凝土结构养护,如果强度符合设计强度的要求,就可以大大的降低混凝结构内部和外部的温差。

3.3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配筋率

通过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配筋率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以免混凝土裂缝迅速严重,让内部结构可以更好的满足有关规定,进而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决定了超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温度裂缝的预防和防渗性能提升,重视原材料的选取,严格控制钢筋、模板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重点加强温差控制,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段文文,王华磊.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3):17-18.

[2]马旭.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82-183.

[3]袁鹏,李跃光.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3):121.

论文作者:王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超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王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