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ranet的县调自动化主站系统软件的开发

基于Intranet的县调自动化主站系统软件的开发

高银[1]2000年在《基于Intranet的县调自动化主站系统软件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Intranet环境下的县调自动化主站系统的结构、形式及功能。 基于Intranet的县调自动化主站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可靠的网络结构,实现了信息的高度共享与交流,使电力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用户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电力生产和电网运行的动态情况。系统接收RTU采集来的实时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以网络共享形式实时显示,同时将历史数据存储到大型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中。 系统可以采用浏览器的用户界面,能够动态查询历史数据,使用更加简单、方便,软件升级更加容易。Server端的应用程序代码集中处理,使得系统有更好的开放性、更易于维护和扩展,也更易于与其它应用协同工作;同时注重信息的安全性,确保网络化县调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可靠运行。 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和服务器/浏览器(Server/Browser)模式相结合的体系结构,使用最近发展成熟的网络技术——活动服务器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及Visual InterDev6.0开发平台,实施开发了一套县调自动化主站软件系统,并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优势。

徐民[2]2007年在《基于Web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电网调度自动化经历了从电话通讯调度到目前以计算机为主的综合自动化设备监控的电力调度系统,但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开放性不足、电力通信信道差、变电站RTU设备新旧并存等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现有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的Intranet/Internet技术提出了基于Web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构建方案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系统分主站子系统、电力通信子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子系统这3个主要子系统,以基于Web的主站系统为重点,通过与调度系统传统的C/S模式相比较,确定以典型的B/S模式的三层结构来构建主站软件系统的结构,完成了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子站及通讯系统的设计。在主站系统软件设计方面,运用Microsoft Visual C#.NET、ASP.NET结合HTML等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按主站系统的软件功能需求,把主站系统软件分为若干个功能实现模块,并对其中的主要软件功能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图形编辑及数据实时发布模块的实现原理、方法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电力通信中的光纤、载波、微波、音频等几种电力常用的通信方式做了详细的比较,针对县级电网的构成及其实际特点,结合县级电网通信网络组网实例,解释并说明了电力通信网络组建中各种通信方式的实用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子系统整体结构做了详细介绍,重点对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对遥视功能的实现原理,功能和方法做了全面设计与研究。实验系统模拟运行表明了该系统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尹健[3]2007年在《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配电网的建设发展,网络结构趋于合理,线路负荷能力加强,但自动化程度的不足,对配电网供电能力、安全运行和管理都造成一定限制。本文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建设简单的系统主站,采用变电调度和配电调度合一模式,成功实现了利用配电载波通信网络对柱上开关的三遥(遥测,遥控,遥信)和短路故障的快速处理,节约了人力资源、简化并强化了管理,成为有益借鉴的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

李涛[4]2011年在《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实现对电力系统二次装置的设备管理、运行状态监视、动作定值整定以及对二次装置所记录的电网异常或故障信息的综合有效运用分析等,提高调度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总体水平,使二次装置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可控、能控、在控”,实现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现代化,从整体上提升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目前,500kV电网已成为山东主网架,担负起山东主要用电负荷的输送。当山东500kV电网发生故障后,快速准确的故障数据分析和故障定位可大大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即可节省人力物力,又可减少因故障造成的损失。本文根据山东500kV电网现状对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新型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实现分布式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并支持各种应用扩展,支持系统免维护,兼容自动化系统技术发展,能够达到调度信息“纵向共享、横向交换”的要求。首先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对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要求及山东500kV电网的实际状况,对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设计目标、设计依据和关键设计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给出了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从硬件和软件设计体系结构上做了深入阐述,在该系统的各种功能、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等多个方面对设计方案做了详尽分析。本文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案在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500kV变电站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该系统完全实现了设计目标,满足现场要求,取得了显著效益。

李伟[5]2014年在《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电力产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它的发展与否关乎着国民基础产业的发展,关乎着民生。电力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各个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只有电力行业发展了,其它的行业才会得到基础发展的保障,同时,电力产业也与国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县级电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给县级电网的调度运行管理和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将极大的推动县级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对整个电网的运行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电网调度的中枢神经。为了配合城乡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县级电网需要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新的开发,现有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县级电网的需求。课题在深入对县级电网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了主站的功能模块,本人在系统中重点参与了SCADA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详细的内容包括对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的设计、人机界面模块的设计、SCADA/GIS/DAS一体化的实现和WEB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WEB子系统中所有WEB页面采用AJAX技术提供的异步刷新机制,每次数据请求只传输需要刷新的数据而不是整个页面,大大减轻了WEB服务器负担、降低网络数据流量,并可实现WEB页面无闪烁刷新,这也是新系统中的一个特色点。课题在设计的过程中选用了ASP.NET作为系统的开发平台和语言,系统的数据库选择SQL SERVER 2005,本课题所设计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未来将为整个县级电网的电网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于海珠[6]2003年在《智能型电力管理系统》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有效管理电力部门的日常工作,更好地保证调度安全运行,提高运行人员的业务素质,为运行生产服务,设计开发一套调度微机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也符合目前国内调度运行管理安全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文根据我国电力部门管理系统的最新进展,对调度运行管理的策略进行研究。从现场实际运行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电力系统具体运行情况,自行设计开发了基于WINDOS平台的调度运行微机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符合现场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推动计算机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应用发展、提高部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安全运行管理系统的策略,提出了以运行日志为主线管理调度日常的运行生产。扩展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处理范围,在运行管理系统中实现了与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接口,可以访问实时数据库中的信息。本文分析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数据流程,说明了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之后分别就若干关键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本文开发了培训系统,包括培训试题库以及技术培训管理,具有多种形式出题方式,显示多种类型的信息数据(文本、图象),可以对试卷文档及包含的图形进行显示、打印、编辑等操作。同时也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恢复等维护操作。 本文对涉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协议、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也做了介绍。

訾旭阳[7]2009年在《分布开放式安达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文中提出安达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节点城市。随着安达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增加,配电网日趋复杂.同时广大用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线路管理与维护人员迫切需要有效的工具,提高配网设备管理水平,实现电网管理信息化,以科技的手段巩固安达电业局“户户通电”成果。为此,开展了安达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电网调度自动化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安达电网建设和发展需要,从安全、稳定、经济的角度出发,开展了一体化设计:基于客户/服务器分布式计算模式与分布式网络结构相结合的体系结构;选用遵循国际或事实工业标准的PC机或工作站、Windows NT操作系统、MSSQL Server以及TCP/IP、OSI、IEEE802等网络协议,构建系统的开放式硬件、操作系统和支撑平台;按系统功能需求将其划分为数据库服务、前置机信息处理、调度界面、图形编辑以及浏览器服务等程序模块;并对用户界面和数据库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提出了各个系统的主界面模型,构建了数据库中报表的结构。安达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安达电业局所属的35kV变电站和城区10kV配网的实时监控。具备Web发布功能,向其他管理系统发布配网运行信息。具有调度应用分析功能,包括负荷预测、网络建模/拓扑分析、潮流计算和状态估计等。安达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定时召唤打印、语音告警、事故追忆、越线告警、历史告警查询等调度自动化功能。把安达电网、变电站建设成了信息化、数字化的供电网络,提高了配电网、变电站运行质量,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基于Intranet的县调自动化主站系统软件的开发[D]. 高银. 中国农业大学. 2000

[2]. 基于Web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与研究[D]. 徐民. 湖南大学. 2007

[3]. 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研究[D]. 尹健.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

[4].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 李涛. 山东大学. 2011

[5].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李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4

[6]. 智能型电力管理系统[D]. 于海珠. 东北林业大学. 2003

[7]. 分布开放式安达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D]. 訾旭阳. 大庆石油学院. 2009

标签:;  ;  ;  ;  ;  

基于Intranet的县调自动化主站系统软件的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