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盲哑学校初中阶段盲生文言文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_孙云姿

昆明市盲哑学校初中阶段盲生文言文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_孙云姿

【摘要】 选取昆明市盲哑学校29名初中阶段盲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实践法和谈话法对我校初中阶段盲生的文言文学习现状进行研究,以求在调查中发现我校初中阶段盲生文言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盲生不但能学懂文言文,而且能学好文言文。

【关键词】 初中 盲生 文言文 教学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盲校语文教材七年级文言文共10篇,八年级文言文16篇,九年级文言文16篇,从文言文所占的比例来说,占七年级课文的21%,占八年级课文的33%,占九年级课文的33%,再加上课内古诗词学习和课外古诗词诵读,不难看出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载体。然而自新文化运动后,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就几乎很少使用了,没有了使用环境,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觉得脱离现实,缺少兴趣,加上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多是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形式单一,方法机械,观念落后,学生多是机械的背诵和记忆,难以体会到文言文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

这个调查报告旨在对我校初中阶段盲生的文言文学习现状进行研究,以求在调查中发现我校初中阶段盲生文言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盲生不但能学懂文言文,而且能学好文言文。

二、关于初中阶段盲生文言文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

调查选取昆明市盲哑学校初中阶段盲生共计29人,初一阶段盲生10人,占样本容量的35%,初二阶段盲生12人,占样本容量的41%,初三阶段盲生7人,展样本容量的24%。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谈话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结果中,有72%的同学不喜欢学习文言文;59%的同学没有意识到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83%的同学认为文言文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35%的同学会偶尔在课外进行文言文的阅读;76%的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阅读次数只有3遍及3遍以下;45%的同学课上掌握的不好需要课后巩固加深理;35%的同学呼唤着趣味创新的教学模式;52%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讲课本时多讲些背景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初中阶段盲生文言文学习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一)提高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1、从学习古诗词来增加盲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古代诗词短小精炼,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具有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的特点,它们有的蕴含深刻的道理,有的充满生活的情趣,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参考文献:

[] 赵金玉. 良师教案语文七年级下[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古诗词相比文言文,内容上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增加盲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2、从经典诵读比赛中培养盲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举办经典诵读比赛,提高盲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比赛激发盲生学习文言文的内部驱动力,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传承华夏文明,聆听古诗书韵,对文言文形成天然的亲近感。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为学习文言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3、从经典传唱中增加盲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选取《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优秀作品让盲生来传唱,《经典咏流传》把古诗文用现代流行音乐来演唱,通过演唱,使诗歌回到了最初的起源,完成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发展,文以载道,歌以咏志,让文学名篇在音乐中重获新生。盲生通过演唱改变了过去呆板的死记硬背模式,更加轻松、容易地学习诗文,记忆诗文,传承诗文。通过经典传唱,可以充分发挥盲生的听觉优势,让盲生在传唱中感受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

4、从简单的文言文过渡到篇目稍长的文言文

《论语》、《诫子书》、《世说新语》两则,这些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洁、隽永传神,在课文编排上,让盲生通过简单的文言文学习再过渡到篇幅稍长的文言文学习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所学习的知识感兴趣,才能更好地把知识学好、学懂、学透,学习文言文本身是枯燥而困难的,首先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很有意义、很有趣,从心理上克服畏难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读对文言文

盲文是一种拼音形式的文字,现行盲文部分标调,需要盲生在摸读过程中去判断读音。[[[] 钱志亮. 视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而盲文只有音没有形,同音异义字和同音异义词太多,学生很难判断是“轻”还是“晴”;是“报复”还是“抱负”,这给盲生判断读音和理解词义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需要在上课之前,先做到读正确。读正确的方法很多,比如:提前给学生课文范读音频;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微信公众号在线收听课文朗读;可以发送文字,利用手机读屏功能读出文字内容……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在预习文言文时读准、读正确字音,避免不会读、读不通。

(三)读顺文言文

在读正确文言文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提前“做做功课”,这就是我们说的导学。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是传授-接受教学,学生主体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实践性不强,探索性和创造性不易发挥,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钟经华. 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导学则是学生在课前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合作进行预习,带着难点和疑点来到课堂,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言文导学案要求:

1、结合注释翻译,不要求逐字逐词翻译,只要求按句子理解翻译;

2、注释没有,翻译不出来的句子,可以上网查找资料进行翻译;

3、在翻译过程中将不会的、困难的、有疑问的地方单独记录下来;

4、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四)翻译文言文

1、逐字逐句翻译

盲生不像普通学生,可以“看字识意”,摸到的盲文只有拼音,无法识别到底是“思”还是“斯”;是“路”还是“陆”……那么多的同音异义字和同音异义词,如果不逐字逐句的翻译,学生很难理解透彻。

2、新旧知识要联系

①常用实词、虚词要积累

②一词多义要总结

③文言句式要归类

④古今异义要掌握

⑤通假字可忽略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一种用字现象,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使用。例如:《桃花源记》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是通假字,通”缺“,缺口、空隙的意思,对于盲生来说,因为没有字形的概念,所以盲文里面“que”和“que”并无任何区别,只需要告诉学生是相同的音,不同的汉字即可,甚至可以忽略通假字的讲解。

(五)理解文言文

在全文能够逐字逐句翻译的基础上,了解文章主旨,进行文章脉络梳理,了解文章写作特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课文有独特体会和感受。

(六)扩展文言文

例如教授蒲松龄的《狼》这篇课文,可以给学生补充《聊斋志异》里面的奇异故事,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故事,丰富故事内容,加入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七)朗读文言文

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主要是语句节奏的划分。反复诵读,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配上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

(八)作业巩固

1、翻译文言文(直译)

2、背诵文言文

3、将文言文改写成一篇现代美文(意译)

4、讲文言文编写成一个故事

5、搜集和本文相关的资料(课外读文言文)

6、课后练习题巩固

论文作者:孙云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昆明市盲哑学校初中阶段盲生文言文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_孙云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