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1论文_胥晓霞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1论文_胥晓霞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一、 当前建设工程安全的现状

我国现有建筑工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但是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却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行业特点、工人素质、管理难度等原因,以及文化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等社会现实,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同时,我国建筑业每年由于安全事故死亡的从业人员成千上万,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全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状况有所好转,死亡人数呈基本下降趋势,但安全生产的整体态势还是比较严峻。

二、 原因分析

1、法律法规方面

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无疑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暴露出不少缺陷和问题。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是:建筑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差;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部分法律法规还存在重复和交叉等问题。

2、政府监管方面

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出现安全事故后,突击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人员素质方面

建筑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农民工进入建筑业不仅是完成大规模任务和促进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行业整体素质低下体现:一是农民工比例占到80-90%,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和教育,其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却远远不够;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个别管理人员考取的资格证书过程简单,含金量不高;三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更少,流于形式,素质低,远达不到工程安全管理的需要。

4、 企业安全管理方面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私营企业越来越多,房地产和市政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由于大部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后,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缺乏系统性管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企业违背客观规律,一味强调施工进度,轻视安全生产,蛮干、乱干,抢工期,在侥幸中求安全的现象相当普遍。各方从业人员过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自身安全,致使在对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出现有章不循、纪律松弛、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和违反劳动纪律事件处罚不严,致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更加严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 解决对策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的改变,必须有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必须有政策、法律、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就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能力,才能大幅度地减少事故。笔者认为要通过建立三道防线来不断增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1、从思想上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在“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方针指导下,安全生产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之一。

从业人员要对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进行学习、宣传、引导,通过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等手段,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才能把人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降至最低限度,从而做到预防事故,减少人身伤亡。

2、从物质上增强安全条件

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必要的安全条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严禁挪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要舍得投入。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在进入不同区域要有明显标志,如进入作业区,必须头戴安全帽。在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等都要有设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标语。高空作业或井下作业都要佩戴必要的安全设施,方可进行工作。

3、从制度上增强安全保障

在安全保障管理过程中,靠人管人很难做到有效管理,只有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才能真正落实实施。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安全责任制度;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应当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操练。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集中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制度。

以上仅个人观点,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更好地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发挥到极致。

结束语

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向来是建筑施工工作的重点,施工现场也是一个最容易引发事故的地方,因此,现代建筑企业想要获得真正的发展,必须改变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问题,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真正实现质量安全的最终目的,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局面。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搞好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对施工现场实施科学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论文作者:胥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新型城镇化》2018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1论文_胥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