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建设中,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保障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给排水系统的科学规划与建设也是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重要标志。市政给排水的设计合理与否关系着城市未来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的提高、关系着工业的发展与环境的质量。市政给排水设计是城市基础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城市地面水的排除,城市污水的处理使水资源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设计,对居民居住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
1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内容与任务
1.1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内容。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市政规划,同时城市规划也是保障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实际的内容之一。对于市政给排水设计来说,首先需要处理的是市政工程的范围与地表以及排水系统的给水量,来确定给排水的设计方案。而对于建设规划中的用地,应进行严格的、有效的管理,对于当前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结合设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2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任务。市政排水工程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以及地表上的一些污水等。市政给排水系统由排水管道、废水处理场和最终处理设施等部分组成。其中,排水管道用于收集和运输废水,通常由合流管道与分流管道两部分组成。在设计市政排水系统时,雨水与污水一般通过合流管道来进行运输,而分流管道由污水与雨水系统两部分组成。排水系统可把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处理干净,实现废水处理的目标。上述便是市政排水系统的主要任务。
2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2.1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在城市给水方面,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法规,逐渐将自备水源井的情况取消,这样可以更加完善市政给水系统。在进行给水系统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近期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远期需求,在进行给水系统规划设计的时候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空间。在施工中可以在给水管位上进行预留,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重复投资的情况,同时也能保证城市在发展中获得最大化的效益。在进行给水系统规划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现代的可续技术为给水工程提供技术支持,这样在给水系统中的节水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为了获得更多的淡水资源很多的地区都在进行海水淡化的研究,为了更好的保证供水,很多的地区采用跨地区跨流域调水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发展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在进行给水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人们浪费水资源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可以调节水价,水价和节水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居民在使用水资源的时候进行节约。只是通过简单的宣传无法直接看到节水效果,这种方法可以直接看到节水的效果,很多的居民在使用水资源的时候,通常是因为水资源比较便宜,因此在使用中出现浪费的情况也是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但是在水价提高以后,居民在使用水资源的时候就会明显的出现节约的情况。
2.2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规划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样就使得原来的给排水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给排水要求。城市给排水系统在结构和规模上出现了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规模的情况,同时也不能更好的满足城市的发展。在进行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设计非常的合理,同时在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城市的气候条件和发展情况作出预测,在施工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都要进行综合考虑,保证给排水的能力得到保证同时也要保证经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的时候,要和城市的竖向规划相结合,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和以后的长远发展,合理的选择排涝的标准,同时在施工中要建设排涝闸、排涝泵站,这样更能提高排水的能力,在城市遭受极端天气的时候,雨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不会对城市的交通情况产生过大的影响。在进行排水系统规划的时候,要划分出排水区域,同时要在每个区域内都建设完整的排水系统,在规划雨水管道系统的时候要遵循就近入河的原则。在雨水系统规划的时候,也可以采取一些非工程措施,可以建立起洪水预警系统,同时制定出防范措施。
2.3污水系统规划设计
污水排水区域的划分应该合理,减少污水主干管道的埋深和长度,以降低总投资。排水主干管应尽量结合道路建设计划实施。污水处理集中与分散处理。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业界比较推崇污水集中处理,其理由是污水厂规模经营,效率高,污水厂运营成本低,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缺点也逐步暴露出来,过度集中污水处理注意如下问题:一是巨额管网投资,越下游管径越大,投资巨增;二是运营的高能耗,中途提升泵站多,能耗大;三是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利用。对此,很多污水采用BOT形式营建,为污水适度分散处理提供了方便。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污水处理新技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采用延时曝气这种高资源占用材料、土地和高能源消耗低负荷工艺,以耗能方式取得污泥稳定的工艺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从生活污水反应器发展趋势看是从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
3 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的相关建议
3.1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
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言,使用延时的曝气方式是高资源的利用与高消耗,是采用消耗能源的方法换取污泥的稳定处理与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不适应的,从生活用水产生的污水角度出发,这是从活性泥与生物膜的高效反应的两个角度出发。
3.2污水管道设计中新管材的推广
在给水排水项目普及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硬PVC 管、聚乙烯塑料管、聚乙烯型式的塑料材质的复合型水管,达到国家下发的以塑料代替钢材的标准。并且管道内摩擦阻力小、排水性好、质量轻、建筑方面都迎合业主以及建筑方的喜爱。不过在实际操作现象中,一定要考虑到管道变形的因素,一定要保证管道回填土的品质,一定要分层次进行夯实,密实度要在百分之九十五之上。
3.3雨水管道设计新思路
缺少水资源的地段与地下水深度高的地方,最好是避免雨水流入下水道之中,在经过施工设计之后,对雨水进行截流或者是渗入。(1)降低了排水的承载能力,缩减了管道的资金投入;(2)加大地下水的径流,对其进行生态的修复。还可以建设雨水的蓄水池,截断雨水用作中水,不过这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
3.4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引进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城市的给排水设计与城市道路设计密不可分,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没有发明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都是在施工之前对设计图纸进行人工计算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先绘制出城市道路设计图,再将设计道路时查阅的资料和设计图转交给城市给排水设计的工作人员,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人员再根据道路设计人员送过来的相关资料和道路设计图设计与道路相得益彰的城市给排水设计。这样的方法,费时费力往往影响道路紧急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可以直接将道路设计人员的资料和设计图传送给给排水设计人员,完成了道路和给排水设计软件的一体化。这样,有利于道路设计和给排水设计人员的快捷交流,有利于确定城市道路建设和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关系,使两者结合起来设计出相得益彰的道路设计和市政给排水设计。
4 结语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给排水系统设计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来说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会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所以只有不断提高给排水系统质量,才能进一步平衡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元斌.如何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4
[2]王丽娟,徐月.关于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3]付涛.关于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研究[J].价值工程,2013
论文作者:俞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城市论文; 污水论文; 系统论文; 雨水论文; 管道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