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激活的初中英语内隐语法复习模式初探_宾语从句论文

基于知识激活的初中英语隐性语法复习模式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语法论文,初中英语论文,模式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本文探讨的隐性语法教学是指把语法现象藏在语言材料和语言活动之中,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体验,逐步习得其中的语法(刘道义,2010)。

二、案例呈现

传统的语法复习往往从用法、练习两方面着手,以教师讲解为主,加以各种训练,课堂往往缺乏趣味性,也忽略了将语言用于交流的基本功能。在《牛津初中英语》9B中宾语从句的复习课的设计中,我们选取了中考必考内容“宾语从句”为语法课题,打破了传统语法课的授课模式,尝试将语法复习与口语、听力结合起来,巧妙运用情景策略,大胆进行活动创新,将生活场景搬至课堂,把语法知识系统地安排在语境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那些含有语言知识的语言材料,多角度地运用语言,有效地达成了复习目标,成功地实践了隐性语法复习模式,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

(一)在视频语料中激活主题

课前借助视频循环播放歌曲“Whatever Will Be Will Be”,让学生以欣赏的心境步入课堂,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上课后,简单评价一下歌曲,要求学生再听一遍歌曲,布置任务:1.What did the lady ask her mother when she was a little girl?2.What did she ask her sweetheart?听完后,要求学生用宾语从句回答,在教师提示语的帮助下,学生很准确地给出答案:She asked her mother what she would be/if she would be pretty/if she would be rich.She asked what lay ahead/if they would have rainbows every day.由此点出本节课主题:复习宾语从句。

评析:成功的导入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本环节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注意了选材的关联性,所以很巧妙地激活了宾语从句这个话题。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思辨、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关联就越清楚,因而无须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取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最终获得交际成功。此外,学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是近乎自然的表达,宾语从句这个语法概念似乎已被淡化。

(二)在语篇素材中激活旧知识

切入正题后,从江苏省口语听力考纲材料中选取一篇阅读文章:

首先让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该篇文章,学生和老师对该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指点,然后要求他们从中挑选出所有的宾语从句。

评析:脱离了语境的语言往往会失去意义,语境的创设可通过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材料来实现。Ellis(2002)提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指导学生观察和留意语篇中包含的目标语法特征,并作归纳总结,然后练习使用。本环节巧妙地结合朗读材料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找出宾语从句,可谓一举两得,在读中训练口语,在寻找中重拾对宾语从句的回忆。教师对朗读情况进行适度点评有利于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学生答题的结果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宾语从句概念结构等的掌握情况,学生在找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激发了复习宾语从句的欲望。

(三)在图片模态中激活语法意义

教学片段1:猜一猜,依次呈现画面

(1)Guess:What does the Big Big Wolf say?

The Big Big Wolf often says that ________

(2)Guess:What did the boy say?

The boy said that ________.

(3)Guess:What did Obama say?

He said that ________.

操作陈述:要求学生猜想the Big Big Wolf、小男孩、奥巴马可能会说些什么内容,先隐去圈中的话语,给予必要的主句提示,以竞赛的形式要求学生放开思维进行brainstorming活动,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思维尽情表达,在学生们兴致盎然给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后,提供老师的预设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地复习了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用法。

教学片段2:听一听,依次呈现画面

(1)Listen:What did the boy ask?

The boy asked ________.

(2)Listen:What did the girl ask.?

The girl asked the Spiderman ________.

操作陈述:事先作好录音材料准备,分别呈现Kobe投篮和蜘蛛侠的图片,图片上附有问题及主句提示,录音分别播放:Will Kobe come to visit China soon?Will you take me to the sky?学生通过听到的材料来回答每幅图的问题,这里学生的思维要进行两次置换:首先要听懂录音内容,其次要在回答问题时把一般疑问句转换成由if引导的宾语从句。

教学片段3:问一问,依次呈现画面

(1)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I wonder what/where/how...________

(2)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him?

I wonder what/where/how...________

操作陈述:以作者本人去加拿大交流学习这个话题为切入口,很快激起了学生们的交流欲望,他们迫切想要了解作者在那儿的学习和生活,学生们围绕这个话题提出了很多问题:I wonder what the foreign teacher asked you to do in your class.I wonder where you often went in your free time.I wonder how you communicate with the local people…对他们的问题作者一一作了解答。然后再选取他们中的一名极具代表性的学生作为教学资源。由于该同学刚从外校转学至本班,学生们同样对他的个人情况显示出了极大兴趣,参与率空前高涨。根据课堂观察,有90%以上的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有表达的愿望,一些有创意的提问把课堂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学生在不经意的交谈中较全面地复习了含特殊疑问词的宾语从句。

评析:通过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的人物图片,给出语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听一听、问一问的活动,运用已知的能力去分析和推断语言规律,通过提问、修正、澄清和重复等反馈手段培养学生主动运用外显知识监控语言输出的能力,有效复习了宾语从句部分为陈述句、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三种宾语从句类型。本环节打破了以往教师通过解释语法形式的意义,帮助学生回顾或重新认识语法点,为操练作铺垫的模式,实现了从单一的语法知识再现到“形、意、用”三维高度融合的转变。合作完全在活动中进行,猜的目的并不是寻求答案,而是通过这一手段让学生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听说能力。此外,复习过程中,通过加强文本显性度来吸引学生注意语法规则。马智慧(2009)指出用不同颜色的字体、下划线及表格等方式,使文本中正常情况下学生不会留意的语言形式变得醒目,即通过有意识的控制来增强目的语结构的知觉显性度,从而增加学习者注意它们的机会。

(四)在合作探究中激活语法归纳

在开展与功能、话题相结合的听、说、读、写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观察、发现、体验、感悟、分析、综合,此时让他们合作探究,试着归纳该语法项目已水到渠成。学生们很清晰地归纳出三条规则:1.引导词:陈述句子用that;一般疑问是否(if,whether)代替;特殊疑问句更好办,引导还用疑问词。2.时态:主句若为现在时,从句时态应看意;主句若为过去时,从句时态向前移。3.语序:从句永保陈述序。接着带领学生走进中考链接,采用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方式,师生合作解决如下问题:

(1)—Do you know ________ the man is?

—I hear he is much better these days.

(2010南通)

A.what B.how C.who D.where

变题:

—Do you know ________ the man is?

—I hear he is a doctor.

A.what B.how C.who D.where

Tips:先分析从句,看是否缺少成分,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连接词在从句中的作用作出选择。

(2)—A: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

—B:I'm not sure.(2010连云港)

A.how many people have been out of hospital

B.when is Thanksgiving Day

C.which animal does he like best

D.what time will the dolphin show start

Tips:从句一律为陈述句语序。当从句的原句为以下句子或以what,who等疑问词作主语时,语序不变:What's wrong?/What's the matter?/What happened?

(3)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light ________ much faster than sound.

A.travelsB.traveled

C.would travelD.had traveled

Tips:从句表示客观真理、自然现象时,时态保持一般现在时不变。

评析:归纳语法规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归纳时关注到三个关键元素:引导词、时态、语序,教学重点此时得以体现。在学生总结一般规律完毕之后,走进中考链接,选取三道典型的中考题,以给出Tips的形式着重解题技巧的辅导,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使本节课的指向更加明确,有效地突破了本课重难点。对中考题的变式处理,突出了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五)在梯度操练中激活语法巩固

以竞赛的形式要求学生三人一组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提示词(见下页表1中),合作进行造句练习,以巩固宾语从句的用法。游戏规则为一学生说主句,一学生说连接词,最后一位学生说宾语从句,而且三个角色必须进行轮换,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准备,比赛时间为每组一分钟,组句最多最正确的小组获胜。

在造句练习中,学生可以对下页表1内容进行随意组合,例如:

Can you tell me who he will visit?/who she can ask for help?/who he has told about the news?…

Can you tell me what he will buy?/what she can do for me?/what he has done?…

Can you tell me if he will come tomorrow?/if she can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Can you tell me how many books he will borrow from the library?/how many months he has stayed in Canada?...

评析:以词形变化、句型转换、造句、填空等操练形式让学生复习巩固语法结构是非常有效的练习方式,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对学生造句长短不作限制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去完成,大容量、快节奏的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率,造句形式的半控式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已有的知识,为学生预留了知识生成的无限空间。

(六)在拓展提升中激活语用元素

让学生观看一段近期日本地震的视频,给出相关问题要求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尽可能多用宾语从句):

1.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it?

2.Why do you think there are so many natural disasters?

3.What can we do to reduce the disaster like this?

讨论完毕,组内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同时由一名同学将本组汇报中所用的宾语从句呈现在黑板上,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评析:通过多种形式的具有情景和信息差的活动及较为真实的任务型活动,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知行合一”是语法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通过讨论,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既操练了宾语从句,又锻炼了写作能力。对在汇报中或呈现中所暴露的问题及时纠正、点评、强调,起到了很好的反馈作用。同时本环节注重了对学生内心情感的激发,胡庆芳(2009:5)认为,“把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会在主题体验中,更容易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有效的情感教育不是通过讲解培养的,它搭载于情景话题、语言知识、小组互动、语篇的输入和输出之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知、体会和反思,直至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

三、结语

通过对本语法课案例的深刻反思以及专家点评,笔者对语法教学的几个关键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一)语法教学要在语境中进行

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这是因为人们表达思想和吸收信息的需要是由特定的言语情景激起的,句子和语言也只有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才能体现它的意义。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语境下运用语言,在语法项目的运用中丰富体验,更好地为语法在语言运用中找到恰当的位置,达到激活知识的目的。

(二)语法教学要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

语法不可能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交际的副产品。因此,我们要根据语法的交际功能,把语法教学与话题、功能有机结合,将语法自然地融合,渗透在听、说、读、写活动中,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三)语法教学呈现信息方式要切合实际需要

根据特定的语法结构、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学习者的语法潜能,交替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实现语法教学活动的最优化。

总之,语法复习应达到不仅让学生明白语言形式,还要弄清楚该形式在语境中的意义,从而灵活运用,这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实现语法的优化复习。

标签:;  ;  ;  

基于知识激活的初中英语内隐语法复习模式初探_宾语从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