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工程造价与建筑工程建设成本息息相关,由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难度。随着BIM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也得到了明显性改观。BIM技术打破了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不透明的格局,有利于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进而最大程度提升建筑工程效益。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已经运用了多种新型科技,但是相较国际水平来说仍然较为落后,这尤其表现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精确度较低,信息化水平不够,信息化程度低,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落后,加大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在这一大背景下,BIM技术应运而生为工程造价管理注入了新鲜血液,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因此,目前必须进一步加强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力度,使其更加高效的为工程造价管理服务,为建筑行业服务。
1BIM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势
1.1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
在传统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管理分散问题,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导致数据的共享性低,信息的协同性及一致性差等问题。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处理这一问题,提高信息的共享性,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加强信息的流动性以及更新效率。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建筑行业的信息更加透明公开,从而降低建设成本。
1.2使工程计算更加准确
工程量的计算是工程造价的一大重要任务。这一工作的完成通常是综合运用BIM技术,计算工程量专用软件,3D运算以及实体扣减等多项技术加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以国家工程量计算标准为依据,从而有效提高工程量计算的精确度。工程量的计算还需要对最后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及保存,并且保存电子版数据,从而方便后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信息查找,共享,传递以及应用。工程量计算在实际进行过程中用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所选用的模型进行修改。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重新建立模型,因为重建模型会导致重复输入数据信息,这不仅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也增加了不同项目部门沟通的难度。
1.3提升资源管理效率
BIM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项目资源管理效率,它通过将项目的各个因素进行融合将三维模型转化为5D模型,从而加强项目资源的动态监控,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各项目部门也可以通过5D模型更加方便的对数据进行查找、调取、传递、共享,从而对工程以及资源进行规范科学的分配及规划。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通过BIM技术在工程投资估算阶段的应用,为项目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决策更加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技术的介入可以改变传统因为决策失误或者决策速度慢造成项目各种滞后的现状;通过建立BIM信息模型,运用可视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可以调取拟实施项目模型与之对应的工程量,工程造价相关数据,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项目实施地的价格指数,可以单方面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随之对即将实施的项目的总成本和总投资进行估算,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撑依据。
2.2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首先,在建筑工程设计初期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由造价人员根据项目建设实况建立BIM模式,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相关信息准确地对接起来。在信息共享平台下,造价人员对人力,物力及财力等经济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寻求最优方案,实现概预算的快速编制。同时,在建模完成后,借助模拟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进而降低后期返工情况,避免出现工期延误。其次,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施工图纸是建筑工工程项目建设的依据,以往,施工图预算工作中采取的是人工方式,这种方式效率低,且失误率高,会影响到后期的招投标工作。借助BIM技术,可以将工程造价相关信息输入到模型系统各种,由系统来对自行增减相关构件,继而准确地计算出项目的工程量,为工程造价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专注询价与工料分析。同时,借助BIM技术可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情况开展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而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
2.3BIM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工程在招投标阶段就引入了BIM技术,有些工程更是把BIM技术写进招标文件里,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项目无BIM技术应用就会失去了竞标的机会;再有就是将BIM技术和造价软件的有效结合,使投标造价更加准确,使建筑市场更加的透明,大大的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工程造价中的文明措施费管理方面,BIM技术也是实现施工现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现场文明施工的设计并计算工程量,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表述出文明措施费的使用部位及达到的效果,可以提高投标竞争力。
2.4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施工阶段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BIM技术的现场施工模拟可以发现一些设计阶段的设计缺陷,大大的减少了设计变更的数量,使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更加的紧密,工程变更的减少随之减小了工程造价的难度;利用BIM技术可实现施工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时化,在施工过程中,可解决传统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和实际施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难共享、难协同等问题,对于施工单位的工程成本的控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当出现工程变更时,利用事先完善好的BIM模型与后来的设计变更BIM模型进行模型和模型之间的相互连接结合,根据变更的内容对设计模型进行及时性的调整,然后再使用相应的第三方造价软件进行计算,最后即可以获取工程变更之后的准确数据,数据包含了施工成本、工程量等。
2.5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竣工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竣工阶段,在传统的模式下,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对工程造价人员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很多项目中存在结算书不规范、资料不齐全、图纸不见等问题,工程量核对工作量大,这给竣工结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了BIM系统,整个工程的数据都可存储在BIM系统中,加上BIM系统高效快速地处理和分析数据信息的能力,竣工阶段工程结算的效率与准确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6通过BIM技术实现对工程造价信息的共享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内容比较杂乱,不能够对施工项目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和管理,这就导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信息的转化和整合环节很容易出现问题,阻碍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但是通过BIM技术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通过BIM技术进行建模,能够保障所有数据的完整性,能够充分规避风险的发生,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出现是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在建筑施工的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BIM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于提升建筑施工的造价管理水平来说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关志宇,钟秋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上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228-229.
[2]张海燕.浅谈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9):211-212.
[3]周信恩,李明.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浅析[J].建设科技,2018(5):78-79.
[4]李忠国.面向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1):54-55.
论文作者:李德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模型论文; 阶段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