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赵雪飞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妇产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疼痛应用循证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需行剖宫产分娩的13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缓解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72.4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循证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剖宫产产妇,其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优质护理;剖宫产;疼痛护理;疼痛评分;满意度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手术的技术水平及安全性也不断提高,由于孕妇害怕疼痛等因素,剖宫产率也逐年升高[1]。虽然剖宫产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由于该术式属于侵入性操作,手术切口较大,在麻醉失效后,产妇常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切口及子宫收缩等因素产生的疼痛,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中提出在围产期给予产妇实施循证优质护理,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行剖宫产分娩的13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9例,实验组产妇年龄介于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0±2.1)岁,孕期介于38-40周之间,平均孕期为(39.0±1.1)周,其中41例为初产妇,28例为经产妇;对照组产妇年龄介于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5±2.2)岁,孕期介于37-40周之间,平均孕期为(38.5±1.3)周,其中42例为初产妇,28例为经产妇。两组产妇的年龄、性别、孕期等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优质护理。循证优质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1.2.1切口疼痛护理

麻醉失效后,多数产妇均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及一般状态,注意记录血压、呼吸、脉搏等数据,如有异常,及时给予对症处置。

1.2.2子宫收缩疼痛护理

分娩结束后,子宫有恢复的过程,加之术中缩宫素的应用,产妇常规因子宫强烈收缩产生疼痛,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产妇沟通,讲解子宫收缩及引发疼痛的原因,告知产妇属于正常表现,但需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量过大,应上报护理人员。可采用局部按摩产妇腹部方式,以缓解产妇疼痛,或协助产妇改变体位至半卧位,也有助于疼痛缓解[3]。

1.2.3饮食护理

术后产妇情况稳定后,可及早协助其下床活动,定时按摩腹部,以助于及早排气,并且能够恢复正常饮食,以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少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嘱产妇产后42天复查。

1.3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从0-10分,随着分数的增加,疼痛程度也增加。根据所得评分,将产妇的疼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微疼痛(1-3)、疼痛明显(4-6)、剧烈疼痛(7-10)。采用我院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调研产妇满意度,问卷为满分制,从0-100分,随着分数增加,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越高,根据问卷评分分值,将产妇的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及非常满意、满意、不太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循证优质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理念基础上衍生出的护理模式,近年来广泛应用与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循证优质护理以文献资料及临床实践作为参考依据,其具备可靠性、可追溯性及实用性较强的优势,通过临床护理问题的总结,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产妇[4]。

剖宫产术后疼痛属于临床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未能有效缓解产妇疼痛,有可能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及胎儿的发育[5-6]。本次研究中采用循证优质护理模式护理产妇,通过心理、饮食、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提高到了95.65%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72.46%的满意率。体现了循证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循证优质护理模式护理术后疼痛的产妇,给予产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针对性疼痛护理,产妇的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凤莲.循证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感染及产妇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221-223.

[2]张玲.循证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585-1587.

[3]黄淑平,陈丽芳,黄小花等.剖宫产产妇施行循证护理的价值评估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0):191-194,封3.

[4]农桂梅.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探析[J].医药前沿,2016,6(15):309-310.

[5]李秀银,罗小杏,靳艳等.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7):118-119.

[6]朱秋霞.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69-270.

论文作者:赵雪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  ;  ;  ;  ;  ;  ;  ;  

循证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赵雪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