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 265300
摘 要: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基础不同,个体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情感态度 情绪调控 培养自信
一、确立转化目标,给后进生信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班级中后进生的存在是“当然性”的,但是不是必然性的。接手新班级后,我先理顺学生,找准转化对象;其次,确立“低要求、小步子”的转化策略,帮助后进生树立进步的信心。
1.依性而教。新时期,我们接受的都是“男女都一样”的思想,听到和看到的都是“男女都一样”的现象。事实上,无论在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还是在认知能力方面,男生和女生差别都非常的大。
鉴于这一事实,作为教师就应该据此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做到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尤其是后进生,教师要根据转化对象的性别,因势利导,帮助他们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如多让女生默读,让男生朗读;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弥补各自不足;多让女生提出问题,多让男生回答问题;同一教学内容在男女生间各自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等等。
2.依龄而教。初中生是大脑的第三基本功能区发展的关键期,作为教师要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后进生,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缺乏得很。作为班主任,就要在思想上帮助其端正态度,在方法上予以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适时鼓励,在有了进步时及时表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耐心再耐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慢慢就养成了。
3.依能而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不是所有的后进生都在一个起平线上,他们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学习态度方面存在问题,有的是学习能力存在问题,有的根本就是基础太差,有的是智力方面的问题,当然也有的是几个方面的“综合症”。班主任在后进生的转化时,就要依据他们的差异,从能力方面入手,因为你不可能要求一个连计算能力都没有的学生去解复杂的应用题,你也不可能一下子将基础很差的学生转化成优等生。
二、掌控转化进程,给后进生勇气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是因为他在成长的某个阶段被遗忘了,或许是父母没有尽到应尽的监督管教的责任,或许是老师忽视了需要关爱帮助的性格内向的他,或许是他自己没有责任意识,凡事率性而为,久而久之,他离大家越来越远,即便是有心向上,也感到力不从心,索性放弃追赶,成为大家口中的“后进生”了。作为班主任,要先给后进生把把脉,找准问题所在,改变其自由自在的学习习惯,凡事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但是要“多关注,勤辅导”,给后进生不断进步的勇气。
1.关爱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怀,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容易自卑、厌学;另一方面,学生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关爱后进生不仅体现了一个老师无私的爱,更重要的是给了后进生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2.指导后进生的学习进步。学习不好的学生,如果排除智力的因素,就是没有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接受能力的限制,我往往从最基本的层面入手: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为了让他们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课,我把功夫下在课前预习上,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看,即熟读教材;二思,即思考提出问题;三联,即联系复习旧知。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可以大大提高听课效果,慢慢地就调动起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参与学习。
(2)指导课堂合作探究。根据后进生的特长、爱好、兴趣,建立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中以好带差,在不知不觉中,使后进生慢慢追赶着优秀生的步伐。
(3)指导学生课后练习。要设置弹性作业,发挥各自潜能。我在布置作业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作业设计,突出优生题、差生题和一些少量的综合题,使后进生能主动、认真地做作业,以此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在批改作业后及时指导,使后进生既有学习的兴趣又有学习上的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三、喜看转化结果,给后进生激励
“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这句话说的教师对学生正面表扬的重要性。但是表扬应该是适时、适度并且是有针对性的,不能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让学生感觉老师的表扬虚假,反而会起相反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善于观察,努力寻找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我在后进生转化时,贯彻的是“善表扬,快反馈”原则。“善表扬”就是不吝表扬的语言,有优点有进步就大张旗鼓地表扬;“快反馈”就是及时将学生的进步通报给家长,让家长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总之,后进生是班级里一个特殊的群体,正是因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多姿多彩。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就要以“爱心”为船,荡起“低要求、小步子、多关注、勤辅导、善表扬、快反馈”六支小桨,使出孙行者的七十二般变化,把好后进生多变的“春夏秋冬”的脉搏,将他们渡到学习和生活的彼岸。“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帮后进生倒出鞋子里的沙子,他们将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大步向前!
论文作者:于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后进生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作业论文; 的是论文; 他们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