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初探论文_闫佩豪

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初探论文_闫佩豪

山西兴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030206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电量需求不断上升,不论生产还是生活对电能依赖性也较以往有很大提高。目前我国电厂电气设备更新较快,设备的安全运行的管理对电力供应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深化管理措施。此文对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初探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高速发展,电气设备也获得了较快的更新速度,这同样是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电气设备更新过快,使得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影响,为此需加快设备安全管理建设,加快优化措施步伐,确保电气设备与电网的安全运行。

一、电厂电气设备全运行管理原则

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能够对供电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要遵照既定规则来实施。其中,最为主要的管理原则是生产安全,要提高对其此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生产安全为基础展开对于设备的管理工作。要将日常维护管理与抽样维护管理两种模式相结合,日常维护管理起主导地位,抽样维护管理为辅,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大限度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电气设备全运行管理要符合我国发展原则,要将节能减排理念贯彻始终,设备要向低消耗、低排碳方向更新。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与现代技术要求保持一致,并根据引进的设备调整自身管理模式。

二、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重视度

据我国目前电厂管理工作调查数据显示,还有很多企业内部缺乏科学的设备管理机制,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度,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电力行业的经营结构出现变化,使得企业在生产运营时将经济收益摆在首要位置,其管理工作更倾向于销售方面的管理,忽视设备本身对于成本的制约影响,管理人员甚至认为经济收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设备资金损耗,不需太过紧张。此外,一些管理人员对于电气设备并不了解,对于其运行参数、故障特点掌握不全面,盲目投入管理会造成混乱现象,维修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在发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

(二)管理人员缺乏素质

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中,核心因素就是人,但目前企业中管理人员缺乏素质,原因就在于管理队伍青黄不接,人员明显不足,由于对设备管理缺乏重视程度,使得薪资水平迟迟不能得到提高,造成很难引入相关人才。管理理念落后,一些管理人员只是对电气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管理,对于设备潜在的危险缺少洞察能力,同时也不具备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在设备管理中,部分人员技术不过硬,不能对设备潜在危险做出正确判断,导致管理工作耗费更多人力和时间,增加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采购设备缺乏管理

电厂构建中需要采购大量电气设备,目前市场电气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在采购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前瞻性,知识一味进行采购,对于设备型号、数量、参数等相关信息不了解,设备入库管理缺乏记录,使得管理数据与采购数据不符,使用时不能进行准确调配,出现大量设备闲置问题。在制定采购清单的过程中,缺乏管理理念,使得无法明确设备采购数量,造成资金浪费现象。

三、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

想要提升管理效果,就要完善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以管理部门为基础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其他部门与之配合,共同开展管理工作,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目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工作以自动化为核心内容,完善传统管理中对于自动设备管理的缺失,其中包含操作管理、终端管理等方面,为了更加有效的落实管理制度,应由管理部门主导,组件管理优化平台,与检修部门协同工作,对场内设备出现的不同故障问题进行记录分析,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预案,确保当故障发生时能够对设备进行及时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

(二)注重细节管理

电厂运营中管辖设备种类较多,设备之间存在不小差异,不能只用一项管理覆盖全部设备,为解决设备复杂问题,并实现灵活管理目的,应将管理制度细化。主要对管理人员、设备、制度管理这三要素深入探究,对设备从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报废全过程都要实施细化管理,在采购设备入库后,就要对每种设备建立详细的数据档案,要记录每种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并要注明安装日期、安装位置、安装数量,在日常设备维护管理中,要做好设备的数据记录工作,这样一来,管理人员能够对设备运行情况全面了解,一旦设备在运行时出现异常现象,能够对设备及时维修,快速解决问题。设备的数据记录要具体,包括维修的时间、原因、人员以及维修后的运行状况等,设备一旦发生故障,要将其从“新设备”中删除,在“已维修”栏中添加此设备,将新设备与已维修设备进行详细区分,更加有效的落实细化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可根据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对进行等级评估,对于评价较低的设备要加强日常维护工作,能够提早发现隐患。

(三)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管理人员为工作落实的第一执行人,同样也是制度的规定者,管理人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管理制度的落实。所以要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进而提升管理效率。展开培训工作,可以引进社会师资力量,邀请专业院校教师到电厂进行设备维护与设备管理方面知识的讲解,对目前管理人员已有管理内容进行更新,符合当代管理发展需求,对新设备进行重点学习,了解设备运行特点,提升管理人员对于隐患的洞察能力,并且管理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时能够快速制定一天完整的处理方案。

(四)改进管理工作体系

管理工作体系优化度与设备管理工作息息相关,要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同时,对管理工作体系进行改进。第一,以班组的管理制度为依托,借助生产分配理念,将管理人员进行分配,整合到不同班组当中,各个班组负责不同的管理模块细化,明确个人在模块细化中的职责,一旦设备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找到相关责任人,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能够尽快解决。第二,对数据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进行优化,从班组中挑选一位对计算机系统较为熟悉的人员,对优化工作负责,该数据档案中包括电厂实际运营中的所有电气设备数据,形成设备动态管理模式,对设备数据定期更新,可采用以星期、月为单位的更新方法,对运行中的电气设备能够准确评估,进而开展设备维修工作。

(五)完善维修管理

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时,要加强在线检测的应用,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方法,对数据代表内容明确了解,进而提升设备维修效率,此外,管理人员要制定分级维修方案,对设备故障进行等级评估,分配检修人员工作内容,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发生高级维修人员修理一般故障,严重问题无人问津的情况发生。管理人员对设备维修进行动态等级记录,确保维修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结束语

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对供电质量有较大影响,电力行业应提升管理工作认识,明确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进而提升电气设备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程先林.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措施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9).

[2]李志国.浅谈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9).

[3]陶志刚.探析火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维修及安全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7(11).

[4]陈奇.浅析如何加强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J].中国电子商务.2017(17).

[5]李志超.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技术与市场.2017(02):140.

[6]任聪.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养护[J].无线互联科技.2017(04):61-62.

论文作者:闫佩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初探论文_闫佩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