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疼痛机理的基础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疼痛机理的基础研究

唐家广[1]2003年在《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疼痛机理的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关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疼痛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旧不很清楚。为探讨炎症和压迫因素在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疼痛中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模拟坐骨神经疼痛的动物模型。为能够更好地接近临床腰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疼痛的发病原因,我们将大鼠自体尾椎的椎间盘组织取出并置于一侧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Disc Compression Group,DC组),同时我们又建立了其它5个对照组:(1)单纯骨性压迫组(Bone Compression Group,BC组):将术中取下的椎体小关节突置于一侧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直接压迫;(2)椎间盘组(Disc Group,Disc组):将大鼠自体椎间盘组织无压迫下放置在一侧硬膜囊外;(3)纤维环组(Annulus Fibrosus Group,AF组):将大鼠自体纤维环组织无压迫下放置在一侧硬膜囊外;(4)髓核组(Nucleus Pulposus Group,NP组):将大鼠自体髓核组织无压迫下放置在一侧硬膜囊外;(5)空白对照组:(Sham组):仅打开椎板暴露神经根。在术前及术后不同的时间点测量大鼠后足机械刺激回缩阈值、热刺激回缩潜伏期、体重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1)除Sham组外,DC组、BC组、Disc组、AF组以及NP组大鼠术后后足出现了长时程的机械刺激痛觉过敏,而DC组大鼠后足机械刺激疼痛阈值的降低尤为显着;(2)与BC组相比,Disc组大鼠术后机械刺激疼痛阈值降低更加明显,并且出现机械痛阈降低的时间早;(3)除机械痛阈降低外,Disc组、AF组和NP组大鼠在术后出现了热刺激痛觉过敏现象;(4)各组大鼠术后运动功能及体重的增加都正常。根据行为学的结果,本研究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模型组大鼠术后3周时腰髓背角中c-Fos蛋白和VR1受体变化的情况。结果显示3周时DC组(模型组)大鼠腰髓处理侧背角浅层有大量的c-Fos蛋白表达,而与对侧相比处理侧VR1受体表达则无明显变化。 这些数据表明本实验新建的坐骨神经疼痛动物模型适用于研究椎间盘源性 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学位论文一坐骨神经疼痛发生的病理机制;炎性和压迫因素都参与实验性椎间盘源性机械性痛敏的发生,而且在痛敏的不同时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初级传入细纤维(AS和C纤维)可能参与介导机械性痛敏的发生;纤维环和髓核组织在坐骨神经疼痛和腰痛的发生中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晋松[2]2012年在《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筛选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优效方案。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在同一人群地区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简阳市人民医院4家医院同时进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198例,由成都明科宏能临床医学研究有限公司采用中央随机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A组)、电针联合牵引组(B组)、电针联合牵引与西药组(C组),每组66例。A组采用电针主穴(在阿是穴、腰夹脊穴、大肠俞、环跳中接一组电针)与配穴(在经络辨证或八纲脏腑辨证配穴中接一组电针)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动牵引治疗,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药(口服扶他林与维生素B1)治疗。每组患者电针治疗或牵引治疗第1、2周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第3、4周间隔1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休息2天;第5、6周间隔2天治疗1次,共治疗2次;每次治疗30mins,若电针联合牵引治疗每次治疗共60minso扶他林、维生素B1第1、2周每周1天口服2次,连续口服5天,停药2天;第3、4周每周1天口服2次,间隔1天口服1天,共口服3天,停药2天;第5、6周每周1天口服2次,间隔2天口服1天,共口服2天;扶他林每次口服50mg,维生素B1每次口服10mg。在6周治疗期,如达到几乎完全康复或者完全康复即可根据患者意愿终止治疗。以基线和治疗6周后作为评价时间点,采用腿痛VAS视觉模拟评分、腰痛VAS视觉模拟评分、改良罗兰功能问卷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Likert总体恢复自我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腿痛程度、腰痛程度、腰腿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1、基线分析:(1)叁组患者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各项指标(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是否吸烟、工作类型、工作时间)在入组时基线一致(P>0.05),可比性良好;(2)叁组患者临床特征各项指标(腰椎间盘突出的节段、突出方向、经络辨证、八纲脏腑辨证)在入组时基线一致(P>0.05),可比性良好;(3)叁组患者的病情程度各项指标(腿痛VAS视觉模拟评分、腰痛VAS视觉模拟评分、改良罗兰功能问卷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在入组时基线均一致(P>0.05),可比性良好。2、疗效评价:(1)治疗6周后叁组腿痛VAS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叁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6周后叁组腰痛VAS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叁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电针联合牵引组优于其他两组。(3)治疗6周后叁组改良罗兰功能问卷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叁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治疗6周后叁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电针联合牵引组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叁组组间比较在生理职能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电针联合牵引组优于其他两组,在其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5)Likert,总体恢复自我评分,治疗6周后叁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评估:电针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均为取针后出血,无其他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电针联合牵引组、电针联合牵引与西药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叁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治疗、电针联合牵引治疗、电针联合牵引与西药治疗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腿痛、腰腿功能、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且疗效相当。2、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腰痛、生活质量的生理职能方面,电针联合牵引治疗可能疗效更好。

边运达[3]2016年在《分层推拿配合针刺“坐骨神经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分层推拿配合针刺“坐骨神经点”与传统推拿配合普通针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疗效异同,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理论与方法。方法:将符合本实验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每日进行分层推拿配合针刺“坐骨神经点”治疗,对照组每日进行传统推拿集合普通针刺治疗,各自治疗1个月。所有被观察的病例均采用下腰痛评分表(JOA)进行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得分。通过计算每位患者的疗效,统计出两组疗效的异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身JOA评分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一个月后,治疗组愈显率为71.88%,对照组愈显率为56.25%。在组间比较中,治疗组的平均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方法均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活动功能,但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为显着,本课题实验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疼痛机理的基础研究[D]. 唐家广.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3

[2].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D]. 晋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3]. 分层推拿配合针刺“坐骨神经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边运达.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标签:;  ;  ;  ;  ;  

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疼痛机理的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