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概况论文_邓雪梅 雷茹雪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概况论文_邓雪梅 雷茹雪

(1.成都玛丽亚妇产儿童医院中医科.四川 成都 61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症。本文通过整理汇总过往几年期间从中医外治疗法角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情况。中医外治疗法对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月经紊乱、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比值偏高、雄激素、空腹胰岛素血值异常、排卵障碍、不孕等方面均能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外治; 针灸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全世界范围的育龄妇女发病率可达6%~21%[ ],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持续性无排卵、多卵泡不成熟、雄激素水平过高和胰岛素抵抗等为主要特征。因其能导致女性不孕,所以越来越受到大众重视[ ]。西医主要采用控制体重、抗雄激素、诱发排卵及腹腔镜手术等方法对症治疗。服用激素虽然可改善排卵、纠正月经紊乱,但易导致内源性激素水平失衡,造成耐药、低妊娠率、高流产率,手术也易引起粘连及复发[ ]。中医对此类病症自古以来有着丰富的经验,部分患者由于喜好或不适应长期口服中药,常选择中医外治疗法进行治疗。故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有关中医外治疗法治疗PCOS的研究概况进行分析。

1.针灸疗法

1.1 毫针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在改变PCOS患者的月经、排卵率、卵子质量、LH、LSH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其疗效与纯西药组对比无显著差异[ ]。李宁[ ]通过对普通针刺组、子午流注开穴法针刺治疗组(观察组)和克罗米芬组治疗前后的PCOS排卵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发现治疗后3组LH/FSH、T值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比其他两组显著(p<0.05),月经周期恢复率要优于其他两组,说明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PCOS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要优于普通针刺法和克罗米芬疗法。Zheng YH[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将针刺组与西药(盐酸二甲双胍)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改善月经频率、BMI、WHR方面,针刺的疗效要优于二甲双胍,并且副作用更小。但在改善FSH,LH及LH/FSH上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此外,李静[ ]选择217例行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PCO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基于长方案促排卵。电针组取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子宫加电针干预,直至取卵日。结果表明,电针组纺锤体位于极体11点至1点的卵子数所占卵子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促性腺激素用量及时间电针组减少,且优质胚胎率明显提高(p<0.05),临床妊娠提高8.36%。说明电针干预可以改善PCOS患者的妊娠率。

1.2 艾灸治疗法

陈俞儒[ ]将PCOS排卵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三组受试者均使用克罗米芬,治疗组加用艾灸治疗,对照组加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针5000IU肌内注射,三组均在48h后观测卵巢的排卵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组优势卵泡数明显多于空白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PCOS患者艾灸子宫穴后可诱发排卵。李坤[ ]通过对隔药灸脐和口服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排卵疗效进行对比,通过对排卵率、卵泡个数及卵泡最大直径的对比发现,隔药灸脐法及克罗米芬均能够提高患者均有疗效,但隔药灸脐法的效果要优于克罗米芬。黄进淑[ ]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艾灸治疗,选取关元、子宫、三阴交为主穴,肾虚者加肾俞,肝郁者加肝俞,痰湿内阻者加脾俞、丰隆等穴,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46例患者有效率为76.08%,基础体温曲线变化和排卵情况与中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2.推拿疗法

吕谢照[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了推拿手法在PCOS中的临床作用,试验第一阶段以“下丹田”区域为主,第二阶段以胸腹部脾胃经为主,试验证明两个阶段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PCOS的症状体征,在改善月经经量、经期、腰膝酸软、形寒肢冷、LH/FSH比值、卵巢体积这几项,第一阶段方法明显优于第二阶段治疗方法。周茂溪[ ]选用会阴穴、会阳穴、长强穴腰俞穴、八髎穴对盆底肌进行按摩,通过分析盆底肌按摩对不孕患者卵巢血流及内分泌水平的影响,得出盆底肌按摩可以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增加盆腔血流灌注,从而增加卵巢血流灌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

3.其他

3.1 穴位敷贴

杨毅沁[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通过中药结合穴位敷贴治疗,穴位敷贴结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观察PCOS症状评分、排卵率(基础体温、卵泡监测)及妊娠率等多项指标,结果表明在缓解症状方面中药结合穴位敷贴效果要优于中药治疗组,而怀孕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3.2 穴位埋线

张彤[ ]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后患者月经情况、体重指数、腰围、多毛评分等指标,以及检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空腹血糖(FBC)、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治疗后结果显示,穴位埋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改善内分泌状况,与电针治疗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蔡敬宙 等对青春期PCOS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经治疗后,患者BMI、FPG、HOMA-IR、T值均下降(p<0.05),说明穴位埋线可以有效的调节青春期PCOS的内分泌激素水平。

3.3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徐江红,佟杰[ ]等用耳针配合中药对PCOS患者治疗2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FPG、FINS、HOMA-IR、BMI和腰围等指标进行比较,提示中药和耳针并用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并能够减轻体重。丘惠娜[ ]用针灸耳压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治疗,研究过表明针灸耳压对该病具有显著的减肥疗效,并对月经及卵巢有明显的改善。高飞雄 [ ]则用王不留行籽对耳穴进行贴压,治疗前后的BTT、排卵及受孕率等多种指标均有改善。

4.小结

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病因复杂及临床表现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均在探索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西医对该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其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效果显著,但这种促排卵药无能引发多个卵泡同时排卵,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出现,从而对妊娠造成影响。中医对PCOS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月经延期、经量少、闭经、癥瘕、崩漏、不孕”范畴[ ]。当前中医临床对该病的认识不尽相同,使用针刺、艾灸、耳穴贴压、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按摩等方法,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与局限性以及中医药治疗的诸多困难与不便,并能有效减少因药物不良作用引起的身体不适。它们各具优势,是绿色、高效的治疗手段。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发挥所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但目前对于针灸之外的外治疗法研究较少,而针灸不仅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现代研究对它治疗PCOS也有诸多论述。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病发生机制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而针灸不同于传统药物疗法,它可以通过整体(丘脑-垂体-性腺/肾上腺轴[ ],[ ]、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多途径、多靶点调节PCOS生殖内分泌功能[ ],又能经过中医辩证论治,改善患者多毛、痤疮等局部症状。任丽娜[4]于2014年于针刺治疗PCOS的RCT试验进行meta分析,纳入了中外共31个试验。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针刺可以提高PCOS患者总体有效率、改善PCOS患者受孕率、促进排卵。其中大部分研究结果认为针刺有效,可以提高PCOS的有效率和排卵率,降低患者LH/FSH、T、HOMR-IR、BMI值;个别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或安慰针相比,针刺不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中医外治法对PCOS虽然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针灸对PCOS的治疗在临床及科研中已非常普遍,但目前对该病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可靠研究,并存在PCOS中医辩证不统一,治疗中选穴多样,疗效评定标准不同等多种问题。因此,今后应当借鉴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规范及完善诊疗及操作,为临床提供更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 ] Lizneva D, Suturina L, Walker W, et al. Criteria, prevalence, and phenotype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Fertility & Sterility, 2016, 106(1):6.

[ ] 肖承悰.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认识与治疗[J]. 江苏中医药, 2006, 27(3):8-9.

[ ] 李美芝, 李蓉.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鹿特丹标准?[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9):657-659.

[ ] 任丽娜, 郭丽红, 马文珠,等. 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J]. 针刺研究, 2014, 39(3):238-246.

[ ]李宁, 张莹. 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疗效观察[J]. 北京中医药, 2017(1):74-76. (p<0.05)

[ ] Zheng Y H, Wang X H, Lai M H,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for patients with obesity-typ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Alternative &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013, 19(9):740-5.

[ ] 崔薇, 李静, 孙伟,等. 电针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纺锤体及卵子质量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 2015, 35(2):304-309.

[ ] 陈俞儒. 艾灸子宫穴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排卵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3):117-118.

[ ] 李坤, 高坤, 马玉侠,等. 隔药灸脐法与口服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疗效的对比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6, 32(8):50-52.

[ ] 黄进淑. 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46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06, 12(9):54-55.

[ ]吕谢照. 从下丹田论治肾虚痰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推拿疗效观察[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 ]周茂溪. 盆底肌按摩对行IVF的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 ] 杨毅沁. 穴位敷贴结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D].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6.

[ ] 张彤, 康春静, 孙鑫源,等. 穴位埋线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 2013, 30(4):205-208.

[ ] 徐江红, 佟杰, 杨洪波. 耳针与中药并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 2011, 06(1):61-62.

[ ] 丘惠娜, 徐佳. 针灸耳压治疗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14):86-87.

[ ] 高飞雁. 耳穴压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24):214-215.

[ ]高雅. 辨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60例[J].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7):825-826.

[ ]虞莉青, 曹莲瑛, 施茵,等.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及机理述评[J]. 上海针灸杂志, 2015(3):269-272.

[ ] Harbach H, Moll B, Boedeker R H, et al. Minimal immunoreactive plasma beta-endorphin and decrease of cortisol at standard analgesia or different acupuncture techniques.[J]. 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2007, 24(4):370.

[ ]虞莉青, 曹莲瑛, 施茵,等.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及机理述评[J]. 上海针灸杂志, 2015(3):269-272.

1.作者简介:邓雪梅(1979 -),女, 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单位:成都玛丽亚妇产儿童医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125号。

2.通讯作者简介:雷茹雪(1991-),女,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神经内分泌免疫)方向。

论文作者:邓雪梅 雷茹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概况论文_邓雪梅 雷茹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