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1999年中国经济学实证研究成果述评_经济研究论文

1992—1999年我国经济学实证研究成果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研究成果论文,经济学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1999年12月在厦门联合召开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回顾与展望”理论研讨会特撰写此文。

1.实证研究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非常流行,而把它运用于我国经济学领域则是近些年的事。因此,借这次理论研讨会召开的机会,对我国近些年来在经济学领域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就显得很合时宜也很有必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发展缓慢,并且脱离实际问题而研究的现象十分突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主要在于其研究方法落后。因此,强调研究方法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国理论研究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方面,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是十分有益的。

2.我国经济学实证研究成果评述的时间跨度选择从1992年初开始至1999年9月底止,是出于这样的考虑:1992 年初适逢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重要讲话。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学领域的学术气氛也比以前更为活跃,以此为时间的切入点,笔者以为比较合适。

一、资料来源

我国经济学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很多,有关实证研究的文章也不少。如何搜集?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期刊的选定;二是实证研究方法的界定。

1.选择学术期刊的原则。(1)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相结合;(2)经济学期刊与管理学期刊、综合类期刊相结合;(3 )研究机构期刊与专业学会期刊、高等院校期刊相结合。

2.选定的学术期刊

根据以上三条原则,笔者选定以下18种期刊作为本文资料的来源(见表1)。

二、数据

学术期刊选定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实证研究方法的界定。根据笔者个人的理解和对已有资料所作的实际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学领域使用得比较多的实证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资本市场研究法、数学模型法、利用现有资料(如报刊、官方统计资料和数据库)法等。

笔者对以上18种学术期刊,从1992年初至1999年9月间, 共计1285本杂志作了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统计和汇总,结果是这些年间一共发表了321篇实证研究文章,各年及各学术期刊的篇数分布情况, 请见表2。

表1 选定的18种学术期刊

刊物名称 月刊或双月刊学科门类

中国社会科学 双月刊综合类

改革 双月刊综合类

经济研究 月刊 经济类

经济学动态月刊 经济类

中国工业经济

月刊 经济类

财贸经济 月刊 经济类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月刊 经济类

金融研究 月刊 经济类

统计研究 99年改为月刊,

之前为双月刊经济类

国际贸易 月刊 经济类

管理世界双月刊管理学

会计研究 95年改为月刊,

之前为双月刊管理学

经济科学双月刊经济类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双月刊经济类

中国经济问题 双月刊经济类

财经研究 月刊经济类

经济学家双月刊经济类

投资研究 月刊经济类

刊物名称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改革 重庆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财贸经济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统计研究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经济科学北京大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投资研究中国投资学会、中国建设银行政研室

说明:前12种刊物为国内专业权威学术期刊,后6 种刊物为国内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划分的依据是江西财经大学科研处对国内学术期刊所作的最新分类法,这个分类法把国内学术期刊分为“国内专业权威学术期刊”、“国内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和“一般学术期刊”三大类。

表2 1992—1999年我国经济学实证研究文章篇数统计

刊物名称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中国社会科学 0 0

0

0

1

改革 1 0

1

0

2

经济研究4 2

3

1

4

经济学动态

0 2

0

0

0

中国工业经济 0 4

2

0

3

财贸经济2 2

1

2

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4 1

5

4

4

金融研究3 2

3

0

1

统计研究0 2

0

2

5

国际贸易0 0

1

1

2

管理世界1 7

2

3

7

会计研究0 2

0

1

1

经济科学1 1

3

2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 1

1

2

1

中国经济问题 0 2

2

0

0

财经研究0 0

0

1

1

经济学家1 0

0

1

0

投资研究1 0

1

0

1

合计 20 28 25 20 35

刊物名称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合计

中国社会科学 2 0

1

4

改革 1 1

4 10

经济研究3 11 13 41

经济学动态

1 1

0

4

中国工业经济 2 4

4 19

财贸经济0 3

1 12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6 5

6 35

金融研究4 3

6 22

统计研究6 7 13 35

国际贸易1 1

1

7

管理世界6 5

3 34

会计研究

11 6

2 23

经济科学3 4

7 22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 4

1 13

中国经济问题 0 1

4

9

财经研究5 2

5 14

经济学家1 0

2

5

投资研究1 3

5 12

合计 54 61 78 321

说明:1999年的数据统计到1999年9月30日止。

三、取得的成绩

图1 1992—1999年我国经济学实证

研究文章篇数直方图

1.实证研究成果喜人。由表2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实证研究的成果都逐年得到提高。首先, 从数量上看, 1992年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章为20篇,1993年增加到28篇,到1999年就增加到78篇,1999年与1992年相比,增幅为58篇,增长速度为50 /20 ×100%=290%,这从图1的直方图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章其总的趋势是篇数一年比一年多。同时从图1 的直方图上还可以看出,整个直方图有三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由1992年的20篇增加到1993年的28篇,增幅为8篇,增长速度为40%; 第二阶段是由1995年的20篇增加到1997年的54篇,增幅为34篇,增长速度为170%; 第三阶段是由1997年的54篇增加到1999年9月底的78篇,增幅为24篇, 增长速度为44.44%。这与1992年初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1997 年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召开,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澳门即将回归等政治事件不无关系。尤其是1999年,像《改革》、《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等学术期刊,都加大了实证研究方面文章的份量,比如《改革》第4 期16篇文章中,实证研究文章占18.75%。《经济研究》第2期共10篇文章,实证研究文章为4篇,占40%;第9期共9篇文章,实证研究文章为4篇,占44.44%。《统计研究》第6期13篇文章中,实证研究文章占46.15 %。

表3 文章篇数分两组累加后的分布情况

刊物名称 92-96年累加数 97-99年累加数 净增加篇数

中国社会科学 13 2

改革 46 2

经济研究

14

27 13

经济学动态

22 0

中国工业经济 9

10 1

财贸经济84 -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8

17 -1

金融研究9

13 4

统计研究9

26 17

国际贸易43 -1

管理世界

20

14 -6

会计研究4

19 15

经济科学8

14 6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76 -1

中国经济问题 45 1

财经研究2

12 10

经济学家23 1

投资研究39 6

合计128 193 65

刊物名称增加速度(%)

中国社会科学200.00

改革 50.00

经济研究

92.86

经济学动态

0.00

中国工业经济 11.11

财贸经济 -50.0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5.56

金融研究

44.44

统计研究 188.89

国际贸易 -25.00

管理世界 -30.00

会计研究 375.00

经济科学

75.00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4.29

中国经济问题25.00

财经研究 500.00

经济学家

50.00

投资研究 200.00

合计 50.78

其次,从质量上看,像《经济研究》(41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35篇)、《管理世界》(34篇)、《经济科学》(22篇)等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不仅每年都有实证研究的文章发表,而且发表的文章其影响也很大,篇数上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从表3 可以得到明显的印证。表3是在对表2作有关的技术处理后形成的,即把表2中1992 年至1996年的数字累加作为一组,1997年至1999年的数字累加作为另一组,由此算出净增加数和增长速度。表3显示:1992—1996 五年间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章累计为128篇,1997—1999年9月不到三年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章累计达到193篇,净增加65篇,增长速度为50.78%。特别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会计研究》和《财经研究》等,它们的增幅均在10篇以上,并且增长速度均在90%以上。

2.研究的内容涉及面广,大都能紧扣当前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笔者把1992—1999年我国经济学实证研究文章按所研究内容的不同,分为以下十八类:(1)资本市场问题, 包括资本市场及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风险性、相关性、过度反应、功能锁定、周末效应等。(2)上市公司问题,包括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 改组过程中的资产评估、资本结构、财务恶化、盈余管理、治理结构、股利分配、债务融资、融资偏好及能力、规模效应、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分离与统一等。(3)国有企业问题,包括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 资本信用化与效率、深化改革、资产重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债务状况、社会成本、企业活力、企业管理现状、结构调整、企业文化构建等。(4)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地区间收入差距、农村地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大城市家庭收入格局的变化、居民收入资本化趋势、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城乡居民消费的水平与结构等。(5)金融问题,包括居民储蓄行为差异、 储蓄利率政策效应、储蓄分流情况、货币供应的数理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合理界限、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政策效应、金融危机与监管、专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金融危机的综合判定等。(6)筹资与投资问题, 包括利用外资策略、利用外资方式、举借内债、外债与经济增长、投资的逆常规变动、对外直接投资、跨国投资、制度因素与国际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等。 (7)非国有经济问题,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营企业管理现状、外资企业职工状况、三资企业对工业结构效益影响、乡镇企业、农村股份合作企业、非国有经济增幅连年回落等。(8)农村问题, 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农村改革对农户经济行为影响、农民负担、农村经济结构转化、超额摊派、农业科技进步等。(9)贸易问题, 包括农产品市场省际贸易、粮食购销双轨制、外贸进出口、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因素、工业制成品出口、汇率与出口换汇成本、贸易改革竞争效应等。(10)会计问题,包括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会计国际化、稳健原则、会计信息的不对称等。(11)财税问题,包括财政失衡、财政政策效应、地方财政支出、财政赤字、财政规模、宏观税负、税负差异、新关税制度运行等。(12)企业技术创新与进步问题,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基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技术进步与规模报酬、技术扩散、轻工业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等。(13)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和不确定性等。(14)教育问题,包括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教育投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15)就业与失业问题,包括城镇居民的就业状况、城镇居民的就业控制制度、下岗再就业人员中的隐性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等。(16)产业经济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集中度、产业政策、产业过度竞争等。(17)其它问题,比如政府缺陷、市场化程度测定、泡沫经济、占座现象、北京市民生活时间分配、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建议等。(18)特别问题,指有关介绍实证方法、实证会计、实证经济学等内容的文章。

3.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据笔者的分析和统计,1992—1999年我国经济学实证研究文章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实证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资本市场研究法、建立数学模型法和利用现有资料法等。其中利用现有资料法和建立数学模型法这两种实证方法使用得比较多,采用前一种方法的一共有112篇,占321篇的34.89%,采用后一种方法的共有100篇,占321篇的31.15%;其次就是资本市场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为51篇和30篇;最少的是访谈法,只有18篇(包括6 篇作为问卷调查的辅助方法,实际只有12篇,仅占321篇的3.74%)。

4.高校在实证研究方面成绩显著。笔者对1992—1999年我国经济学领域的321篇实证研究文章,按投稿单位的不同进行了统计, 结果发现我国高校在实证研究方面成绩显著,高校来稿共计241篇,占总数321篇的75.08%(三分之二还多点)。前10名中, 除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在第二外,其余的均为高校。排在前五名的依次是:厦门大学(29篇),《经济研究》上5篇)、中国社会科学院(28篇,《经济研究》上8篇)、上海财经大学(26篇,《经济研究》上6篇)、中国人民大学(21 篇,《经济研究》上1篇)、北京大学(15篇,《经济研究》上1篇)。

实证研究文章数在投稿单位之间的详细分布情况,请见表4。

对表4,除表下已有的四点说明外,还有几点特补充说明如下:

表4 实证研究文章篇数在投稿单位之间的分布情况

投稿单位

文章篇数 比率(%)

厦门大学 29 9.03

中国社会科学院

28 8.72

上海财经大学26 8.10

中国人民大学21 6.54

北京大学 15 4.67

南京大学 11 3.43

复旦大学 10 3.12

清华大学

8 2.49

东北财经大学 7 2.18

其它49所高校(含一所中专)89 27.73

国家部、委、局等30 9.35

各省(市)社会科学院 4 1.25

实际部门 18 5.61

国外高校(外加世界银行) 5 5.57

投稿单位不明

20 6.21

合计

321100.00

投稿单位 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的文章篇数

厦门大学 5

中国社会科学院 8

上海财经大学

6

中国人民大学

1

北京大学 1

南京大学 2

复旦大学 1

清华大学 2

东北财经大学

1

其它49所高校(含一所中专)

7

国家部、委、局等

3

各省(市)社会科学院

1

实际部门 0

国外高校(外加世界银行)2

投稿单位不明 1

合计 41

说明:1.文章署名作者多于1人时,以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准。2.其它49所高校(含一所中专)的文章篇数均在7篇以下,大多数为1篇,其中西南财经大学为3篇。3.高校(含一所中专)的文章篇数为241篇,占总数321篇的75.08%。4.投稿单位不明,指发表的文章上未注明作者所在单位。(1)国家部、委、局等,是指国家计委(5篇,《经济研究》上1 篇)、财政部(4篇)、国家体改委(4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4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3篇,《经济研究》上1篇)、国家统计局(2 篇,《经济研究》上1篇)、中国证监会(2篇)、国家信息中心(2 篇)、对外经贸部(1篇)、国家科委(1篇)、农业部(1篇)、 航空航天部(1篇)。

(2)各省(市)社科院,是指上海社科院(1篇,发表在《经济研究》上)、江苏社科院(1篇)、安徽社科院(1篇)、 浙江社科院(1篇)。

(3)实际部门,是指人行江西省分行(2篇)、 人行重庆分行(2篇)、中国信达信托投资公司(1篇)、华夏证券广州分公司(1篇)、成都市财政局(1篇)、上海长江会计师事务所(1篇)、人行武汉市分行(1篇)、深圳发展银行(1篇)、申银万国证券公司(1篇)、 人行湖北省分行(1篇)等。

(4)国外高校(外加世界银行),是指新加坡国立大学(1篇,发表在《经济研究》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1篇, 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美国芝加哥大学(1篇)、日本广岛修道大学(1篇)、外加世界银行马丁、施兰克(1篇)。

四、存在的问题

1.对什么是实证研究认识不足,以为实证研究就是搞数据分析,搞统计分析。实证研究固然以数据分析和统计分析为基本特征,但它的主要意义在于它是建立在实际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而不是个人的知识或判断。同时,它又具有可核查验证的特点。

2.实证研究过程中,存在生硬模仿、甚至照搬西方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现象。对实证研究过程中的数学推导、数学的技巧性关心得过多,而对借助西方经济理论乃至数学模型进行经济分析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则关心得太少。“随着年轻一代学者的成长,国内学者对数学工具的运用也日益多了起来,因为数学的形式化及其逻辑的严密性,确使其在经济分析中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好处,但经济分析毕竟是经济分析,不是数学推演能够解决得了的,数学只是工具而已。为了推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我们既要提倡数学方法的运用,又要力避数学化,不仅不能故弄玄虚,而且要尽力做到简明和清晰”。(注:张曙光:《立足本土,走向世界——1998年中国经济学述评》,《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第74 页。)

3.问卷调查时,对答卷的可信性关注不够。在30篇问卷调查文章中,以邓寿鹏等三人为组长的“技术创新研究”课题组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搞得就比较好。(注:见《管理世界》1996年第2期,第120—129页。 )他们的做法是:问卷设计好后,先在调查地举办培训班,派专家解释问卷含义,培训调查人员及填报表格人员;问卷填报好后,先由当地统计局进行初审,然后再由调查部门派专家前往当地复核、验收。这样,就比较好地保证了问卷填报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可信性。

4.无论是利用现有资料法,还是建立数学模型法,都不同程度存在对数据本身质量分析不够的问题。尤其在目前数据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更应引起重视。

5.访谈用得不多,只有12篇文章采用此法进行实证研究,仅占到总数321篇的3.74%。

标签:;  ;  ;  ;  ;  ;  ;  ;  ;  ;  

1992~1999年中国经济学实证研究成果述评_经济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