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论文_郭晨鹏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论文_郭晨鹏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园林景观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设是城市居民娱乐休息的重要场所,发展城市园林建设成为改善民生的基石。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化社会面临着水资源问题不可小觑,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环境,本文简单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引入与发展,进而粗略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适用价值,探讨分析该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际应用和如何进行落实处理,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实践

引言

所谓海绵城市,即一种借助地面植被来搜集并储藏雨水,继而通过一整套的净水程序使其能再度运用,从而缓解城市地区用水紧张问题的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如果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采用海绵城市理论,合理搭配城市园林景观的各要素,这样不但能够创造良好的城市园林景观效果,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调节城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从而让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真正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与协调,推动现代城市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1海绵城市理念总体概念

海绵城市理念是城市理念的具体化,是连接城市建设、建设目标与具体实践的中间环节,海绵可以吸收大量水分,转化、搬迁、应用到需要的情景中。海绵城市理念表达的是城市建设能够像海绵一般,让植被、湿地、沃土等环境因素能够储存降雨,从而在需要他们时进行提取应用。它可以充分发挥降水的渗透作用,将降水通过大自然特有的自然元素过滤净化后,自主适应环境变化。大部分雨水被自然元素留住,就可以减轻自然灾害的侵袭,生态环境可以发挥其最大效益,海绵城市建设采取的不仅为自然途径转换雨水,还有的是与人工途径相结合,因地制宜,有效控制径流水量,径流途径以及解决城市洪涝灾害冰岛效应等。

2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是雨洪管理思想,其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和自然发展规律,其目的是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渗、蓄、滞、排、净、用是海绵城市的主要特点,也就是有机结合城市中雨水的渗透、蓄积、净化、滞留、外排和循环利用等环节,以便及时排出城市的积水、污水,更加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如降水,城市的海绵体就可高效吸收和利用雨水。从本质上来讲,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概念,包括较多方面的内容,而城市园林景观则与其联系紧密。目前,我国只有部分地区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引进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用范围较小,需进一步扩大。我国部分地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已开始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其中,雨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海绵城市在雨水管理中的运用,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园林中的水资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蓄水设施、排水设施变成巨大海绵,一旦出现降水,海绵设备就可有效蓄积雨水,而天晴后,海绵设施能够排挤出蓄积的雨水,满足园林中花草树木浇灌需求,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一旦出现下雨天气,园林的平地面上就会汇集雨水,通过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科学收集平铺在地面上的水资源,通过渗透等方式,向海绵设备中汇集绿地、停车场等场地中的雨水,最终向下凹式绿地中汇流。在具体实践中,需科学设定下凹式绿地储存量值,如水资源超过相关数值,需科学排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

3.1建设湿地公园等娱乐场所

现代社会缺乏的不是公园建设,而是缺乏适应生态需求的湿地公园等娱乐场所建设。当前城市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于缺乏水资源,雨水的降落往往不能及时回收为人们使用,造成大量洪涝灾害产生,如今的雨水系统特别是缺少能够集净化与储蓄为一体的资源或环境因素,设计师、建造师们越来越注重结合海绵理念设计,加强湿地公园等娱乐场所建设,强化民众的环保意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湿地公园等娱乐场所拔地而起,发挥着他们储水蓄水调节生态的作用,在给民众以美的感受同时,创造着美好的生活环境。湿地公园与传统公园相比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是集娱乐与生态水循环为一体的娱乐场所,从而可以加强湿地建设力度。

3.2道路规划

有关风景园林规划的道路规划,其亦可与海绵城市理论相融合。原本对于风景园林而言,云林道路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中药组成部分,而就以往的道路规划,针对云林道路往往仅是要求其能满足大众的娱乐生活需求,而鲜少关注其生态保护功能。对此,基于海绵体城市建设理念,则道路亦可打破传统思维,如此一来,既能减少对绿地面积的占用,又能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此外,就传统的园林道路修建而言,因普遍采取的是密集铺路法,使得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较差,而在新的理论指导之下,城市道路可采用疏散铺路法,增大行道之间地砖的距离,为园林中雨水的下渗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3建筑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

如果园林内的建筑,只有较小的屋顶坡度,那么可运用绿色屋顶。通过合理设置雨水桶,或者采取雨落管断接的方式,有效断接屋面雨水,然后向周边绿地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中引入雨水,或者借助于植草沟、雨水管渠等设施,向集中调蓄设施中引入雨水。研究表明,建筑材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径流雨水水质,因此,选择的建筑屋面、外装饰材料,避免影响径流雨水水质。

3.4花园式绿地

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用到花园式绿地建设工作中,可以将其建设成一个雨水花园的形式,利用人工挖掘,将绿地打造成下凹形式,可以在大量降雨时,聚集雨水,借助沙土与植物的共同作用,净化雨水后,用来进行园林植物的灌溉用水及景观水,或者可以将净化后的水渗入地表,使雨水转化为地表涵养水,提高地下水位,使雨水得到充分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情况。在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花园式绿地建设为主,景观水为辅的设计方式。花园绿地的建设要相对低于周围景观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在花园式绿地附近建设景观池水,可以通过微倾斜的道路将二者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在雨季来临时,花园式绿地将收集与净化后的水注入到景观池中,作为景观池水的供给来源,又能与景观池水形成一定的美感,使人们在生活中能看到园林景观建设的美感,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同时要加强对景观池水周围环境的设计与建设工作。将各种颜色的鹅卵石铺设在景观池水的周围,将地面的美感设计与景观池水的设计相契合;在花园式绿地与景观池水的周围,种植一些具有超强净化能力的植物,比如,一叶兰、德国鸢尾、玉簪、麦冬等植物,在植物种植前,根据视觉艺术效果合理地设计植物的种植搭配与种植位置,将植物错落有致地栽种在花园式绿地周围,与花园式绿地以及景观池水形成一幅美景图,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将海绵城市建设融入到花园式绿地的建设中,不仅有效地利用了雨水资源,而且增添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美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时,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能够给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具体应用时,应该遵循生态原则、引导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真实情况制定和规划应用方案,保证完全发挥出该理念的作用,提升园林工程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1]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73-6675.

[2]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v.40;No.372(11):6579-6581.

论文作者:郭晨鹏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论文_郭晨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