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从“接受”到“自主”的探索论文_陶鸥

数学课从“接受”到“自主”的探索论文_陶鸥

温州市水心小学 陶 鸥

【内容摘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然而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学生只会照搬照抄,造成了学生会解书上练习却不能应用于实际,形成了高分低能、问题解决能力越来越低下的现象。数学课堂中本人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在自主尝试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思考中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联想迁移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努力使学生个体得到发展。

【关键词】

问题解决 自主尝试 交流合作 独立思考 联想迁移

【正文】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人们赋予了数学很多美妙的词汇,无非是想说明数学的工具性、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它应该服务于生活。然而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下,学生只会照搬照抄,而问题解决的能力却越来越低下。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五年级的学生却不会算两斤橘子要多少钱。如果数学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某类题,如果数学只是教会学生解答书上的题目,那么就降低了数学的思维含量,忽视了数学的工具性,数学应该培养的是问题解决的能力。

探索从“传授”到“自主尝试”, 努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我课堂教学实践的主旨。

一、自主尝试中培养问题解决意识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读法》时,我让学生每人课前先收集一条信息,信息里必须有比万大的数。上课时,我出示部分学生的数据,让学生尝试读一读这几个数。由于有“数中间或亿级、万级末尾没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为基础,因此,这几个数学生基本能顺利读出。然后,我让学生读一读自己收集的数据,最后,提问:“你是怎么读这些数的?”通过学生不断地补充,明确了数中间有“0”和数末尾有“0”的两类数的读法。如果课堂中,教师单纯地讲解怎么样去读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学生被动接受的话,学生肯定也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点,但学生的思维没有参与活动,发展的只是他们的机械记忆;而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自由读数,在多次的读中去明确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他们的思考始终在进行,培养了他们问题解决的意识。

二、交流合作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课堂是一个小型的共同体,因此它应当成为共同体成员之间交流数学思想的场所。课堂上,我常常采用分小组讨论和独立探索相结合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卡,先找自己年历卡上每月天数的特点,再小组合作,讨论每月天数有什么特点,而在“你怎么求闰年天数”时,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得出了多种方法:31×7+30×4+29=366,30×12+7-1=366……。同时对于思考题等,我则鼓励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合作完成。利用小组讨论,学生能交流彼此的看法意见,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并获得同一知识不同侧面的信息,有利于对知识的全方位认识;加强独立探索可去除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二者相结合,既便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独立思考中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而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直白,应能引起学生智慧的好奇心,造成一定的悬念,启发引导,让学生回味,引起学生的思考、分析,对于“不抬手,就能够得着”的问题,只会让学生思维停滞;只有“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题目才能引起学生问题解决的兴趣。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我让学生填表后,小组讨论,“从左往右,你发现了什么?从右往左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必须学生综合被除数、除数、商的变化规律来阐述,有一定的难度,确又不是遥不可及的难题,在学生充分讨论、思考后,得出了商不变性质的雏形:“从左往右看,被除数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从右往左看,被除数、除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学生有了思考的必要,有了思考的空间,自然就会在思考中发展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联想迁移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的扩展,新奇的联想,可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分析“有两个织布小组,第一小组8小时织布6240米,第一小组每小时织的布,第二小组要1.2小时才能完成,第二小组8小时织布多少米?”这一题时,学生抓住关键句,讨论列式:(6240÷8÷1.2)×8,这时,有一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是这样列式的:6240÷(1.2×8)×8。”我一楞,备课时我没有预料到会出现第二种解答方法,稍微犹豫了一下,我决定还是让学生把这题继续说下去。于是我就组织学生讨论,理解1.2×8表示求第二小组织6240米布,需要多少小时,6240÷(1.2×8)求出了第二小组每小时织多少米布,再×8求出了第二小组8小时织布多少米。这是根据6240这第二小组的工作总量先求对应的工作时间。最后比较两种解答方法的异同点,强调解决问题时“对应”的重要性。接着,我选择原来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练习“农具厂要赶制10500件农具,计划2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的1.25倍,完成这批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启发学生尝试用两种解答方法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考、尝试,果然也列出了“10500÷(10500÷25×1.25)”和“25÷1.25”,通过对课堂上学生意外出现的式子的分析,让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同时,还渗透了“比”的思想。

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低估的,相信长期训练,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便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治平:《“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探索》——数学课外活动教学设计笔记《小学数学教师》1999年第6期

2、杜小芳:《问题意识的培养与问题解决》《小学数学教育》2000年第5期。

3、其他参阅书刊:《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等。

论文作者:陶鸥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1月总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数学课从“接受”到“自主”的探索论文_陶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