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在血管源性眩晕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郑静1 综述, 李文方2 审校

核磁共振成像在血管源性眩晕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郑静1 综述, 李文方2 审校

郑静1 综述 李文方2 审校

(1青海大学附属医学影像中心;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眩晕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像觉的自我感知错误,为急诊常见症状之一,老年人发病率较高[1]。眩晕的病因复杂,对还未出现神经系统体征的单发眩晕患者鉴别诊断十分困难,尤其恶性眩晕患者如脑梗死或出血等有致命危险,识别此类疾病至关重要。影像学对血管源眩晕研究较少,本文就MR在血管源性眩晕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一、MRI平扫的应用

CT对颅脑大面积梗死灶敏感,但难以发现小范围特别是小脑的梗死灶,尤其后颅窝伪影的干扰,诊断十分困难,MRI平扫无骨伪影,成像参数多,可提供大量信息,能清楚的显示整个平衡觉传导路径,为出现前庭症状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MRI显示颅底结构细腻、周围关系清晰,血管移位、脑干变形旋转及脑神经受压等形态学上的改变,准确真实[2]。

M R I对脑梗死的的诊断存在优势,对显示早期缺血性水肿十分敏感,动脉阻塞后最初6h,梗死灶内水分已增加3%-5%,使T1与T2值延长,MRI显示异常信号[3]。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可发现邻近脑沟的新鲜腔梗灶,弥散加权成像(DWI)使病变与正常组织间的对比增高,所显示的异常信号范围均不同程度大于常规T2WI和FLAIR序列,使得脑梗塞超急性期显示梗塞灶的部位与范围己成为可能。因此在脑梗死尤其是急性脑梗死和小脑、脑干梗死灶的发现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能够早期识别梗死性眩晕患者。

二、M R A 的应用

M R A无需对比剂即能清楚显示动脉,具有较高分辨率,且直观性强,操作简便易行,在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上有独特的优势。M R A可从宏观上判断后循环动脉硬化的有无及严重程度,验证血管对脑干的压迫。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 O F)法,该方法对快血流敏感,主要用于脑动脉成像,空间分辨率高,对显示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敏感性高,颇有筛选价值[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研究表示椎动脉优势及其产生的基底动脉的改变是发生眩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MRA可无创伤即可检查出来。

三、3 D - F I E S T A-C序列的应用

F I E S T A-C序列通过采用3D模式,可以实现高分辨率三维容积采集,能将脑脊液、水和脂肪呈现出高信号,而肌肉、骨质结构等抑制为低信号,突出颅内液体与组织间的对比,又不受脑脊液波动的影响,对于脑脊液中的血管及神经能显示得更清楚[5]。与此同时,3D-F I E S T A-C序列还可以显示迷路动脉与前庭蜗神经的关系。所以,需要特别重视3D-F I E S TA-C序列在眩晕中的应用,特别适用对常规MR I和M RA检查为阴性结果的中青年患者以及同时伴有耳鸣和听力丧失的患者[6]。

迷路动脉梗死、硬化和闭塞都可引起前庭及迷走神经刺激症状,发生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平衡障碍,长时间供血不足或突然迷路动脉闭塞,前庭及柯蒂氏器变性、坏死、眩晕等症状加重,听力可消失,出现突发性或持续性眩晕及暴发性耳聋。由于迷路动脉直径仅为0.64mm,常规的CT和MRI检查是无能为力的,而3D-FIESTA-C序列可以很容易得出患侧内耳迷路动脉异常及严重程度。有研究发现发现动脉硬化在3D-FIESTA-C序列中可表现为内耳迷路动脉边缘毛糙,粗细不均[7]。

四、磁共振水成像的应用

静态液成像原理设计的磁共振水成像技术能够清楚显示内耳细微软组织结构,并在显示迷路炎和肿瘤、内淋巴管和囊发育异常及先天性内耳畸形方面均明显优于CT[8]。能直观而立体地显示膜迷路的精细结构,近年来正逐渐成为诊断内耳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MRV、SWI等也逐渐应用于眩晕疾病的检查,如仅表现眩晕症状的静脉窦血栓、微出血等,MR对血管性眩晕的早期、准确诊断及明确病因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von Brevern M,Baloh RW,Bisdnrff A,et a1.Response to:Migraine and veaigo:a marriage of convenience[J].Headache,2011,51(2):308—309.

[2]吴子明,张素珍,杨伟炎,等.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提出及神经耳科的对策[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8,16(1):27-29.

[3]陆娟.眩晕的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4):12.

[4]黄凡衡,虞祝娟,王显龙等,常规MRI及MRA结合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8):1671-8925.

[5]岳伟,相蕾,张雅静,老年人良性阵发性眩晕与颅内外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4):0254-9026.

[6]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a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Surgery Societ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Diagnosis basis and curative effect appraisal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2006,Guiyang) [ J].Chin J Otorhinolaryngol Head And Neck Suegery,2007,42:163-164.(in chineae).

[7]王浩. 椎动脉优势与眩晕及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4.

[8]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J]. J NeurolNeurosurg Psychiatry,2007,78(7):710 -715.

论文作者:郑静1 综述, 李文方2 审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核磁共振成像在血管源性眩晕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郑静1 综述, 李文方2 审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