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模式导师制培养对中医新入职护士技能的影响论文_黄海燕,刘蕾,宋敏,盘雪娇(通讯作者)

黄海燕 刘蕾 宋敏 盘雪娇(通讯作者)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云南昆明 650011)

【摘要】目的:探讨我科应用多模式导师制培养对新入职护士的影响。方法:我科于2015年开始实行多模式导师制培养新入职护士的制度,采用回顾研究法,选取采用传统培训模式15人为对照组与采用多模式导师制培训15人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操作与理论考试成绩、调查职业认同感、以及差错及投诉发生率、民主满意度测评等综合成绩。结果:经过多模式导师制培养的护士在考试成绩、职业认同感、民主满意度测评、差错及投诉发生率方面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取多模式导师制培养可避免经验式带教,让新护士有归属感、安全感、能提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技能。

【关键词】多模式培养;职后教育;新入职护士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25-02

近年来,随着医院建设的不断扩大,我院护理队伍的快速增长,新入职低年资护士已成为我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导体。新入职护士是指从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不满1年的N0级护士[1]。已有文献记载报导,用传统跟班方法带教新入职护士的护理技能欠缺、职业认同感低、综合能力不足并且患者投诉率高[2]。针对中医科室特点我科在2015年初试行多模式“一对一”导师负责制带教,经过三年的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研究法收集我院针灸科新入职护士(含轮转护士)。

(1)对照组:选取2015年前新入职护士15名,女14人、男1人、年龄20~23岁、大专学历14人、本科学历1人,采用传统跟班法带教。

(2)观察组:选取2015年—2018年新入职护士15名,女15人、年龄21~25岁、大专学历12人、本科学历3人,采用多模式“一对一”导师制带教。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 对照组:传统培训模式

新护士入职后即参加医院和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2周后进入临床科室,按照科室要求熟悉科室环境,掌握岗位职责等,以跟班次为主,带教老师不固定。第一季度由护理组长考核,综合成绩考核合格后进入第二阶段培训,总培训周期半年后由护士长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后可独立胜任岗位,未合格者延迟培训周期,直至考核合格。

2.2 观察组:多模式导师制培训模式

新护士入职后参加护理部培训同对照组,护理部分配人员进入临床科室后,由护士长根据科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安排具有导师资格的护士进行“一对一”制培训,由护士长、导师护士、新护士三方共同参与进行多模式培养。具体方法如下:

2.2.1导师入选条件:(1)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2)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及以上;(3)具有教学经验、教学工作严谨负责、责任心强,(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5)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6)掌握常见急危重症抢救与护理能力;(7)对下级护士工作具有指导能力。

2.2.2导师职责: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完成培训任务,每个月与新护士交流培训心得并记录,根据培训效果提出反馈意见,协助科室完善培训方案。

2.2.3护士长职责:每2个月与导师、新护士三方共同交流培训心得,了解培训进展,每季度阶段性考核,三方共同提出改进意见。

2.2.4导师制培训方法及内容

2.2.4.1第一阶段(1~2个月):(1)医院科室环境文化、规章制度、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急救护理;(2)岗位职责、本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3)专科与基础护理技能;(4)专科护理量化指标考核。

2.2.4.2第二阶段(3~4个月):(1)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病历;(2)医嘱处理、电子病历、护理文书;(3)专科与基础护理技能;(4)专科护理量化指标考核。

2.2.4.3第三阶段(5~6个月):(1)责任管床、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2)医疗安全与纠纷的应对,沟通技巧、组织协调能力;(3)专科与基础护理技能;(4)专科护理量化指标考核;(5)征集培训意见。

3.评价方法

3.1 评价指标

两组护士在培训6个月后参加理论及操作考核、进行民主满意度测评(医生、护士、患者三方),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89~80为良好,79~60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同时进行差错及患者投诉率调查、护士职业认同感调查。参照陈祥丽[3]等护士职业认同感调查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职业认同感水平越高。

3.2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 两组新入职护士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2 两组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感维度得分比较

观察组职业认同感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职业认同感维度得分比较(x-±s)

维度观察组对照组tP

职业自我概念6.25±0.605.55±0.524.829<0.001

职业动力感6.48±0.465.52±0.428.441<0.001

职业获益感6.38±0.405.48±0.547.335<0.001

4.3 两组新入职护士差错及投诉率比较

观察组差错及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差错及投诉率比较(次)

组别例数差错投诉

观察组1542

对照组1595

4.4 两组新入职护士民主满意度测评比较

观察组新入职护士民主满意度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讨论

5.1 培训模式改变

传统模式带教,未考虑到新护士个人素质和性格的差异,无固定指导老师,缺乏针对性指导,培训效果不佳。针对此现象,制定多模式导师培训制度,形成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的专业指导。

5.2 导师制培养对新护士专业技能的影响

多模式导师制培养遵循“一对一”原则,导师能直观了解新护士的优缺点,培训时扬长避短、突出重点,通过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评价,及时反馈沟通,纠正错误,从而促进新护士专业理论及操作水平的提高。

5.3导师制培养对新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导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新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导师与新护士的交流,形成亦师亦友的师徒情,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新护士挫败感、职业倦怠和离职愿意,提高了护士职业认同感。

6.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多模式导师培养的护士在各方面综合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培养。多模式导师培训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例如导师自身的局限性等。为了使导师制培养广泛有效地开展,在以后的培训中要注重职业理念与临床思维的培植,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朱亚敏,沈月秀,章红萍.新护士导师制带教的实践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69-1170.

[2]李娟娟,罗俊.双导师制模式在新入职护士个性化培训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6):185-186.

[3]陈祥丽,张乐华,杨昭宁.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136-1138.

论文作者:黄海燕,刘蕾,宋敏,盘雪娇(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探讨多模式导师制培养对中医新入职护士技能的影响论文_黄海燕,刘蕾,宋敏,盘雪娇(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