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的热态修理技术论文_夏亭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8

摘要:对焦炉的热态修理技术进行了分析。针对国内工业炉窑的维修状况,结合宝钢一体化的进程,提出了专业化集中维修工业炉窑的思路。

关键词:焦炉;热态修理;炭化室;陶瓷焊补

前言

焦炉是一种结构较为复杂的工业炉窑。现代焦炉的主体是由硅砖构成的,硅砖的特性决定了焦炉温度的不可逆转性,即经过烘炉达到1000℃后,必须始终将炉温保持在1000℃以上进行连续生产。焦炉若无重大的损伤,则应连续生产数十年,直至一代炉龄结束。焦炉损坏的原因很多,它的使用寿命与设计、砌筑、烘炉、开工投产后的生产运行、维护及修理等各个环节都有密切的关系。焦炉在开工投产后,由于受到开关炉门、装煤、推焦等反复不断的操作而引起的温度应力与机械应力的作用,以及化学腐蚀等的侵蚀,使炉体各部位逐渐发生变化。除了上述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衰老的因素外,焦炉还可能会因管理或操作不当而受到意外的损伤。为了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在加强对焦炉日常维护的同时,还应及时修补炉体受损的部位,以达到延长焦炉使用寿命的目的。

1炭化室损坏情况

马钢7.63米焦炉于2007年投产,2012年3月份发现71#炭化室推焦电流持续增大,平均达到320A,推焦时剧烈振动。检查发现炭化室中心部位底部砖损坏、有明显凹坑,其他部位的砖也出现不同程度龟裂,见图1。最初尝试由Fosber公司采用陶瓷焊补在线处理,当时焊补后表面平整,恢复生产后再次出现损坏。为了彻底解决71#炭化室底部砖损坏的问题,决定对底部砖实施更换。

图1 炭化室底部修理前后对比

2炭化室底部砖更换

2.1砖型选择

该焦炉炭化室底部砖原为270×135×135mm的致密硅砖,采用三块砖错开竖砌,炉口部位使用硅线石砖。本次修理选用了零膨胀砖和轻质高铝砖,零膨胀砖的尺寸为420×135×135mm,采用并排横砌;高铝砖尺寸为270×135×130mm,采用三块砖错开竖砌,不同炭化室底部砖比较见表1。

表1 砖型比较

2.2降温方案

71#炭化室为检修炉号,设置72#为焖炉号、73#为缓冲号(结焦时间30小时)、74#为缓冲号(结焦时间28小时),75#正常出焦,见图2。71#A、71#、72#燃烧室关号控制温度,每个班次降温100℃,降到1085℃后打开炉门、上升管和装煤孔强制降温,最终控制温度为900℃.降温及检修期间每2小时测量一次温度,并做好记录,主要通过装煤孔开闭控制温度,必要时打开加热煤气旋塞,确保炭化室内温度达到控制目标。71#、72#燃烧室边火道度不低于350℃,如较低时需适当升温。

图2 降温方案

2.3修理过程

考虑到7.63米焦炉炭化室较长,底部砖更换分机焦方进行。每侧施工分四步,第一步是在炭化室安装保护隔热装置,用时8小时;第二步是炭化室底部砖拆除、清理、刷浆和吊线,用时3小时;第三步是炭化室底部砖砌筑,用时8小时;最后一步是保护隔热装置拆除、炭化室内清理,用时2小时。

炭化室底部砖更换后进行升温操作,71#、72#燃烧室温度达到1000℃左右后实施了陶瓷焊补,重点对炭化室底部与墙面的各处间隙和墙面裂纹进行了处理。

在焦侧施工时,隔热保护装置存在缺陷,不仅安装困难,而且妨碍施工,主要不足为:轨道尺寸偏大、推入困难,侧保护板位置偏低、影响清扫和施工,底部支撑器影响通行,整体结构不牢。在机侧施工时,对隔热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见图3。

图3 隔热保护装置

段对71#、72#燃烧室采用送焦炉煤气的方法升温,升温幅度每班40℃。升温至燃烧室温度1150℃以上,开始装煤,装煤前扔少量毛竹。首次装煤量控制在60吨左右,结焦时间按照36小时安排。71#装煤后4小时,安排72#炭化室出焦。71#、72#、73#、74#按照正常顺签模式后移顺签。

71#炭化室底部修理结束恢复生产后,连续跟踪了一个月,推焦电流基本正常,最大272A,平均218A。

3损坏原因分析

针对71#炭化室底部砖损坏原因,重点测量了推焦车轨道标高、炭化室底部标高和推焦杆标高,结果显示:71#炭化室附近推焦车轨道标高存在明显偏差,最大水平差南侧为11毫米、北侧为12毫米,南北侧轨道标高偏差在±2mm以内,根据测量结果对轨道进行了处理,消除了标高存在的偏差。71#炭化室底部标高、推焦杆标高均在合理范围内,但推焦杆在运行中的有偏东的现象,主要是推焦主动齿磨损的原因,后期进行了更换。

4结语

本次对炭化室的热态修理较为成功,温度控制合理,满足作业要求的同时保护炉体不受损伤。改进后的隔热保护装置效果较好,应制作成标准工具加以推广。

零膨胀砖和高铝砖均可用于炭化室底部砖热态更换,但高铝砖成本更低,更为适用。

71#炭化室底部砖损坏的原因主要是推焦车轨道局部下沉、推焦杆啃噬炭化室底部,以后需加强这方面的测量和调整。

参考文献

[1]杨建华,邱全山,王水明,等.焦炉管理与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209-225.

[2]蒋忠平,朱婷婷.6米焦炉炭化室底部砖的修补[J].燃料与化工,2015,46(2):34-37.

[3]蒋章勇.焦炉炭化室炉底砖损坏原因及修补技术探讨[J].四川冶金,2003,3:2-4.

论文作者:夏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焦炉的热态修理技术论文_夏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