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李敏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李敏

李敏

黑龙江省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154600

【摘 要】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收治2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死亡1例。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误诊率高,病情凶险、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尽早确诊、采取有效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12-01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携带出血热病毒的鼠类为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我科于2013年1月~2015年11月治疗2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患者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2];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45.5岁;病情分型:轻型6例、中型12、重型3例、危重型1例。

1.2治疗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肝脏损害行保肝治疗、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加强营养支持、对症处理及透析等综合性治疗。休克期患者进行纠酸、扩容抗休克治疗,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对血压较低者积极应用白蛋白减轻渗出维持血压。少尿期在补足血容量基础上给予利尿剂、安体舒通片,必要时予以呋塞米,对高血容量综合征患者采用血透。多尿期患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少输液量,使多尿期缩短,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温、尿量、各项检测指标等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体温、尿量、各项检测指标等有显著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渐渐消失,体温、尿量、各项检测指标等有所改善,但仍然严重。无效:临床症状、体温、尿量等无变化或加重[3]。

2结果

2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0.9%,其中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3讨论

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由携带病毒的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与褐家鼠为等宿主动物,传播途径为接触宿主动物或其排泄物、分泌物。汉坦病毒通过对靶细胞的直接作用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继发因素参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4-5]。主要病变是全身微小血管广泛受损,引起各系统器官组织的严重血液循环障碍,并有组织水肿、变性和坏死。最突出的病变表现于肾脏、心、脑等。肾损害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常见并发症,患者肾脏皮质、髓质和肾小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充血坏死。当这种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内脏器官内存活,进行大量繁殖,使内脏器官受损,同时还会破坏毛细血管,促使凝血系统释放大量的炎性趋化因子[6],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大,血细胞渗出血管外,临床症状复杂,可累及肾、肝、血液及心脏等多个系统。临床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发热、畏寒症状,在发病1~2d体温就可能达到39~40℃,出现腰痛、严重头痛、眼眶痛或腹痛的症状,体温下降后此类症状不会因此而减轻,甚至加重。有的患者面部、颈部、上胸部充血潮红,咽部、软腭、双腋下出现细小出血点和(或)球结膜水肿、充血。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嗜睡、谵语等症状;实验室相关检查:血常规血小板数低于正常值,白细胞数升高。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或(和)血尿症状。肝肾功能检查显示可伴异常。行血清样本检查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可见血清抗体滴度升高。B超和胸片检查部分患者显示出现肾脏水肿、脾肿大、肝肿大、腹腔积水和肺部水肿。因HFRS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基本表现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感染性休克等症状[3],若靠临床症状来诊断本病,易造成误诊,为提高其诊断率,HRFS特异性血清学检查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HFRS死亡率高,一旦确诊,治疗上以综合疗法为主,并遵循“三早一就”的原则,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治疗。肾脏是流行性出血热损害最为常见的靶器官,所以防止肾损害进一步恶化乃至发展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是降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死亡率的关键。而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损害的主要表现,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HFRS少尿期的抢救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血液透析 可促进利尿,控制高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心衰、肺水肿以及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引起的死亡。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考虑接受血透治疗:①少尿或无尿≥2d;②血肌酐≥500μmol/L或1d内上升≥100μmol/L;③血钾≥6.0mmol/L;④高血容量综合征。但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可不必拘泥于这些生化指标,而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血透治疗。

综上所述,HFRS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易造成误诊,因病情复杂,发展迅速,从而错过了治疗时机,可导致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毛茂松.50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3,12(3):81-82.

[2]崔文浩.肾综合征出血热70例临床特点分析[J].医药理论与实践杂志,2011,24(1):58-59.

[3]董九炎.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0,18(3):123-124.

[4]Klein SL,Cernetich A,Hilmer S,et al.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immunoregulatory genes in male and female Norway rats following infection with Seoul virus[J].J Med Virol,2004,74:180-190.

[5]Kraus AA,Raflery M,Giese T,et al.Differential antiviral respones of endothelial cell after infection with pathogenic and nonpathogenic hantaviruses[J].J Virol,2004,78:6143-6150.

[6]顾立志.流行性出血热70例临床特点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3):328-329.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