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与创新论文_覃山接

浅谈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与创新论文_覃山接

身份证号码:45250219830405****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土木工程质量开始受到广大市民普遍关心,在土木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绝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要认真探究原因,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行之有效地治理,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问题。本文将主要对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就如何加强项目管理提出几点创新思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质量问题;质量控制;创新

一、土木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一)工程质量粗糙

许多商品住宅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都非常粗糙,表面凹凸不平,线条横不平,竖不直,缺棱少角,框洞不周正、不对称,色差大,观感效果很差。

(二)以次充好,以劣充优

许多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进场时无材质证明(或伪造假材质证明),更有甚者,故意采购一些不法厂家、不法商家提供的再生材料、不合格材料,进场后也不做试验就直接使用,抽样送检的与施工所用材料不一致,以假乱真,以达到验收的目的,这样的工程交付使用后不久便成危房。

二、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施工方面的原因

首先,工程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过低,施工人员流动快,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上岗前施工员不进行技术交底。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人土木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很快。也有不少土木施工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为了省钱雇佣一些即无施工经验又不懂图纸和规范的人员来管理现场,而一味的追求进度,作出一些粗制滥造的工程。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各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没有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的措施。

再次,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二)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

(三)设计方面的原因

1、有些设计单位为了揽到工程一味的附和开发商,在设计上缺斤少两,该设防水的不设防水,该放钢筋的不放钢筋等等,或者用一些不懂技术和设计规范的人员设计出一些不合格的工程,如在屋面防水的设计中,带女儿墙的屋面,发现有局部泛水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

2、在楼地面的做法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找平层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在设有进深梁楼盖上,进深梁的上方不加设辅筋,多数均在此处发生大孔隙裂纹,

(四)工程造价过低

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建设单位标底造价压的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材料质量无保证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五)现场监理工程师监督不到位

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超越资质、借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有的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许多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质量控制措施

(一)制订治理质量问题方案

从日常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土木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起来还具有一定难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需要有针对性地釆取措施进行治理,分期分批重点有目地来控制治理质量通病,当有些质量通病涉及多个方面因素时,还要通过协调或组织力量攻关,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

(二)消除设计欠周出现的质量问题

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如果属于设计欠周造成的,应改进设计方案。施工图完成之后,应向各方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听取各方意见,修改设计中欠周之处。并经常去现场参加实践,积累设计经验,,设计人员应在满足设计规范的情况下,来考虑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即使建造工程的造价难以降低,也尽量减少质量问题,建成之后减少维修费用。

(三)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

据统计,我国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所有质量问题的80%左右,因此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因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四)对治理难度大的质量问题,要组织科研力量研究攻关;对不配套,不成熟的施工技术,应制止推广。

(五)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

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做到:择优选购,不釆购生产厂家不清、质量不明的土木材料、制品或设备,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一些性能尚未完全过关的新材料,要慎重使用。对于地方生产的土木材料,制品及设备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实施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的流人社会。

四、项目管理的几点创新思考

1、要把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管理层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

首先,要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项目经理应从受过正规培训、具有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的人员中选拔。要制定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险,遏制不良现象。其次,要坚持精干高效,结构合理、”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做到对项目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弹性化,对项日部管理层人员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

2、要把项目评估、合同签订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堵塞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来认识。自觉地搞好评估和测算。二要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有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三要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上缴风险保证会、委派主办会计。四要认真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帮助项目经理及时纠正经营管理偏差,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3、要把深化责任成本管理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1)建立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 体系应包括责任、策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五方面内容。

(2)堵住“四个漏涧”,实行“六项制度” 即:堵住工程分包、材料采供、设备购管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分割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招标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审批制、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主办会汁委派制和项日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制,杜绝项目资金沉淀和挪用。

(3)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一是要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二是要树立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和挖潜增效的观念;三是要树立责任、成本、效益意识,营造企业整体重视.项目部全员参与,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刘星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与控制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2期

[2]熊利华.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科技与生活,2010年4期.

论文作者:覃山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浅谈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与创新论文_覃山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