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论文_朱信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论文_朱信强

朱信强

(无锡市新区旺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28)

【摘要】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将门诊符合条件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阿昔洛韦口服治疗带状疱疹30例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30例作为治疗组。两组均辅以复合vitb口服,外用炉甘石洗剂。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治疗组(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3.7%)。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083-02

带状疱疹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在1.4‰~4.8‰,往往伴有较剧烈的疼痛,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笔者近年来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60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均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1]。男30例,女30例,年龄13~80岁。平均(42.5±4.8),病程1d~3周,平均(5.0±2.6)。其中发于头面部11例,胸背部17例,腰腹部24例,单侧肢体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4~78岁;对照组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3~81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阿昔洛韦口服,每次0.8g,5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喜炎平注射液240mg,加入 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点滴,1d1次。两组均辅以复合vitb口服,外用炉甘石洗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方法及指标

分别观察以下项目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止疱:无新疱出现,原发水疱开始干涸;止痛:疼痛消失或较前明显减轻;结痂:疱疹全部干涸结痂;后遗神经痛:皮损全部消退1个月后仍有疼痛。痊愈为疼痛消失,皮损消退>90%;好转为疼痛减轻,皮损消退>50%;无效为疼痛减轻不明显或皮损消失<50%。有效率=痊愈+显效计。

1.4 疗效评判方法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疼痛完全缓解,无并发症发生;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疼痛中度缓解,无并发症发生;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改善,疼痛轻度缓解,可有并发症发生;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疼痛无缓解,常有并发症发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变化

两组治疗10d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详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皮疹平均消退时间为6d,较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为12d缩短近1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轻度恶心2例,充分说明用药比较安全。

3.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患处皮肤群集性水疱,并伴有神经痛为本病的主要特征。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导致本病,本病有自限性,所以迅速改善局部症状、减轻疼痛、减少后遗症是解决该病的关键。阿昔洛韦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苷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酯,然后抑制病毒复制[2]。复合vitb有营养神经和促进脱髓鞘神经细胞的修复,维持有鞘神经纤维的正常功能作用。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中药消炎、抗病毒,不产生耐药性。与同类药物比,活性强,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临床应用广泛。所以几种药物合用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性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3-255.

[2] 陈谦明.具有抗疱疹病毒作用以及抗真菌作用的药物现状与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2):21-26.

表1 治疗10d后改变情况(x-±s,n=30)

组别 疱疹消退时间(d)结痂时间(d) 止疼时间(d) 痊愈时间(d)

治疗组 2.521±0.543 3.213±1.123 5.443±1.065 13.350±2.141

对照组 4.423±0.634 5.561±1.054 8.932±1.414 19.021±2.048

P值P<0.05 P<0.05 P<0.05 P<0.01

表2 两组带状疱疹治疗10d后疗效对照[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30 12(40) 10(33.3) 5(16.7) 3(10.0) 27(90.0)

对照组 30 7(23.3) 8(26.7) 5(16.7) 10(33.3) 20(66.7)

论文作者:朱信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4

标签:;  ;  ;  ;  ;  ;  ;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论文_朱信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