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椎旁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吉冰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人带状疱疹神经痛(PHN)患者采用连续椎旁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PHN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连续椎旁组(30例)和连续硬膜外组(30例),其中,连续椎旁组实施连续椎旁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连续硬膜外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连续椎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连续硬膜外组(P<0.05)。结论:对老年人PHN患者采用连续椎旁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连续椎旁阻滞;臭氧注射;老年人;带状疱疹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220-02

预防PHN是临床治疗的重点,早期应充分抗病毒及完善镇痛[1]。研究表明,连续椎旁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PHN的疗效显著,因此本文探讨了其在老年PHN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PHN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连续椎旁组(30例)和连续硬膜外组(30例)。连续椎旁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67.8±7.5)岁,病程1个月,胸背部疼痛15例,腰腹部疼痛12例,下肢疼痛3例;连续硬膜外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68.2±7.9)岁,病程1个月,胸背部疼痛14例,腰腹部疼痛11例,下肢疼痛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连续椎旁组:本组患者实施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将硬膜外导管留置于于皮损区域相同的椎旁间隙,并及时固定导管,予以导管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5ml,观察10~15min如患者无出现腰麻症状可再注射50ug/ml的新制臭氧15ml;如患者无不适反应可接入自控输注镇痛泵,镇痛泵配方组成如下:100ml符合镇痛液配比1ml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200mg的盐酸罗哌卡因、维生素B12 0.5mg输注药液量在2ml/h左右,镇痛泵输注结束后进行拔管,换间隙后重新进行穿刺置管,再次注射50ug/ml的新制臭氧15ml,如上述一致,接入自控输注镇痛泵进行镇痛治疗;治疗3次即可,带管时间共计6d;连续硬膜外组:本组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镇痛,与连续椎旁组一致选取与皮损区域相同的棘突间隙行硬膜外阻滞,方法、使用药物、输注镇痛泵配方与连续椎旁组一致[2]。

1.3 测定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h,1、3、5d的平均NRS评分。以及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出院1个月后仍诉疼痛。NRS评分在4分以上。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用于分析知觉痛觉,根据受测者在电流刺激下多表现的反应将疼痛度转换为数字每次测量3次患者的电流知觉临界值及与原有疼痛相对应的电流量取平均值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使疼痛度定量转换为疼痛程度(PD)。PD=(疼痛对应电流-电流知觉临界值/电流知觉临界值×100%。此外,观察记录患者的后遗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为标准证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详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1例有轻度头晕症状,无其他异常情况;对照组患者3例轻度头晕。1例下地时双腿发软,1例头晕、呕吐,2例血压下降,经静脉补液和静注血管活性药物后明显缓解。两组并发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评估疼痛比较

详见表2。

表2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术后疼痛评估情况

2.4 两组患者后遗症(疼痛)发生情况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后遗症(疼痛)1例,后遗症(疼痛)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患者发生后遗症(疼痛)3例,后遗症(疼痛)发生率为13.33%(4/30)。两组患者后遗症(疼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PHN是因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引发的神经病理性疾病,中老年PHN患者居多。由于PHN有发病慢、顽固性疼痛等特点,目前尚无有效根治的方法。临床实践研究表明,神经阻滞疗法在PHN治疗中疗效确切,可阻断PHN患者疼痛的恶性循环。通过早期神经阻滞可减轻患者周围神经的应激反应和剧烈疼痛,帮助患者建立成功治愈的信心;减轻脊神经后根。脊髓后角内病毒增生的局部炎性过程;降低中枢神经对疼痛信号的敏感性及由此产生的神经介质释放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改善修复损伤神经纤维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臭氧在临床疼痛治疗中具有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等作用[3]。本文研究表明,术前,两组患者的NRS评分情况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采用连续椎旁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段的NR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术后疼痛评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连续椎旁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永强,姚鹏.椎旁阻滞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4):272-276.

[2]赖如京,曹志方,卢恩文.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64-65.

[3]郭强,高晓猛,吴婧,党彩艳.连续椎旁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J]实用老年医学, 2017(7):620-622.

论文作者:吉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连续椎旁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吉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