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中的困惑:当前女大学生发展障碍的实证研究_大学论文

觉醒中的迷茫:当前女大学生发展障碍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大学生论文,障碍论文,迷茫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98(2009)03-0039-06

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使女性的入学机会大大增加。教育部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我国在校女大学生比例已经达到47.3%。[1](p12-13)由此看来,女性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并没有因此而实现,我国女性发展的状况并不乐观,突出表现在:高层次教育及就业中女性比例过低,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依然存在。1999年全国女博士生只占招生总数的24.6%。马万华教授认为,女性进入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比例过低,严重影响了女性在高收入阶层和高社会地位职业中的广泛参与。[2]由此观之,女性在社会上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有研究将女性发展的障碍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女性自身心理和行为的内部障碍,可以通过自身的觉醒解决;另一类是来自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外部障碍,需要靠外部干预来解决。[3]Jacobs J.A.认为,大学学习期间的经历是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关键,而女性发展不充分是在大学阶段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障碍。[4]女性研究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受到重视,国内关于女性发展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观念、事业和家庭双重角色冲突等方面。如,马万华教授认为,传统的性别意识阻碍女性向教育的高层次发展,以男性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和自信心的建立。易理国和冯梅在对女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研究中发现,女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自卑感和自我评价低的现象。[5]虽然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的重要群体,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对大学学习经历在女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却没有进行过多的论证,对女性在这一特殊阶段的发展障碍的研究还显不足。

女大学生是女性中“一个很美的群体”,12年寒窗苦读,使她们成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进入大学校门,迈出了成功人生的第一步。但正是在4年的大学学习阶段,女性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部分在中学阶段曾经很优秀的女生发展逐渐落后。本文试图通过调查研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目前我国女大学生发展受到哪些障碍。

(2)这些障碍是如何形成的,会产生什么后果。

(3)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2007年9月至11月间针对我国65所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高校在校女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在校学习生活的满意状况,自己以及周围同学的心理、情感、经济状况,女性社会观以及学校开展女性教育的状况和她们的希望建议。调查问卷采取两种不同的形式发放,以保证参与对象的多样性。一是将调查问卷编辑成网络形式,利用Data100在线调查统计系统展开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84份;二是对于使用网络不方便的5所学校,组织了课堂问卷发放,获得有效问卷50份。

调查对象主要是18—22岁(75%)的女大学生,以文科学生为主,其中文学、语言、新闻、教育等专业占70%以上,而理工科专业只占到30%。从家庭背景上,40%来自地级以上城市,20%来自县城,还有40%来自农业家庭。由于地区差异对大学生的生活选择以及价值判断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在学校选取的过程中保证参与学校既有“985”、“211”学校,也有地方大学和新建本科院校以及专科学校;既有处于发达地区的高校,也有处于落后地区的高校。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调查数据表明:女大学生中有37.1%对目前的学习状况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32.5%对大学生活不满意。而这些对目前状况不太满意的大学生,其烦恼主要来自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对未来就业的担忧、情感问题以及自身的生理问题。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女大学生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来自自身的消极心理、情感和生理问题、经济压力以及社会性别歧视。

1、消极心理因素

女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嫉妒心强,缺乏合作精神;以依赖思想为主的传统女性观。

如表1所示,将近60%的调查对象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21.9%的女生明确表示同学优秀时自己会产生嫉妒心理,26.7%的女生表示自己曾经因表现出色而遭到同学嫉妒。由此看来,心胸狭窄、嫉妒心强,是女大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现象。

另外,“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思想在当代女大学生中还有所反映。对女生上大学后没有必要太努力的观点,有7.9%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赞同;关于女性应该以家庭为主的观点,有22.1%的人表示赞同;还有22.7%的同学认为女性上大学并不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只是为了提高婚姻的砝码。这种来自女大学生自身的消极心理,降低了她们的职业期望,也使她们主动放弃了发展的机会。

2、情感及生理因素

如表2所示,情感(50.6%)及生理(36.2%)因素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女生情感过于脆弱,情绪受情感影响比较大。86.4%的同学认为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到情感的冲击。44.5%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为喜欢一个男生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生理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例假的影响和性行为及其后果上。58.2%的调查对象表示例假这个生理周期对自己正常的生活、学习有明显影响。相对而言,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对女大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是致命性的。关于婚前性行为的状况,虽然她们一般不会承认自己有这种行为,但86.1%的同学认为自己周围同学有这种行为。婚前性行为不但浪费精力,而且有可能导致怀孕,女大学生怀孕,不管是选择流产还是结婚生子,都会成为对她们的致命打击。因此,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婚前性行为会对她们的身心健康、未来的事业发展和家庭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是女大学生发展中最大的威胁和障碍。

3、社会性别歧视

社会性别歧视指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认为女性不如男性,是男尊女卑思想的遗痕。调查结果表明,现代社会依然存在性别歧视,65.9%的人认为现代社会上依然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对女性的偏见不仅来自男性,也来自女性自身,84.2%的人认为男性比女性更能干,67.8%的人指出在就业市场上存在性别歧视,78%的人认为女性在社会兼职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性骚扰。

4、经济困难

调查结果表明,贫困成为当前部分女大学生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对在校女大学生月开支的调查,6.4%的同学月开支在200元以下,不够我国任何一个地方的最低生活标准,这些同学在经济上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她们经常会为自己下一个月的生活费担忧,而且要花去大量的精力权衡各项开支,经济困难成为她们发展中的主要障碍。45.6%的同学月开支在200—400元之间,这些同学虽然可以达到最低生活标准,没有衣食之忧,但是她们却没有能力考虑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在学习上进行更多投入的机会。37.6%的同学认为自己周围有许多经济困难的同学,她们的月开支在400元以下。而对经济困难的态度,6.1%的同学认为自己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非常懊恼,有56.5%的同学准备积极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经济困难途径的多重选择上,有的同学选择勤工俭学,有的选择申请助学贷款。虽然勤工俭学是许多女生的第一选择,但25.6%的同学认为女生在社会上兼职的机会比男生少,她们没有更多的渠道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有些同学认为,对待经济困难如果没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一些女大学生去社会上从事色情服务就是贫困所致。经济困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仅会影响到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还有可能使这些同学误入歧途,严重影响到她们一生的发展。在经济困难问题上处理不当有可能造成哪些后果的多重选择中,44.6%的同学认为会导致同学误入歧途,71.6%的同学认为会影响到心理健康,51.5%的同学认为会影响到学业发展,32.5%的同学认为会影响到身体发展。因此,39.2%的同学认为,经济困难问题已经限制了她们的发展。

5、女性教育开展状况及发展建议

关于女性发展中的关键阶段,56.4%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阶段作为人生发展的分水岭,是女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关于学校是否开展了女性教育,31.5%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能够定期开展女性教育,16.8%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偶尔有过关于女性教育的讲座,51.7%的同学反映学校从来没有进行女性教育或者自己不清楚。说明学校在鼓励女性成才、帮助她们克服发展障碍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学校工作在克服女性发展障碍方面的建议的多项选择数据中,76.6%的人建议学校组织关于女性发展方面的讲座;62.7%的人希望学校定期开展女性教育,鼓励女性发展成才;48.8%的人建议学校邀请社会上成功女性来学校对女生进行励志教育,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还有58.4%的同学建议成立女生事务中心,专门解决女生发展中的问题,使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受到关注。在对克服女性发展障碍主要方式的选择中,55.7%的同学认为应该依靠女性自身的觉醒,11.7%的人认为主要依靠学校教育,11.1%的人认为主要依靠家庭教育,10.5%的人认为应该由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9.9%的人认为应该改变重男轻女的社会观念。

三、分析和讨论

1、目前女大学生发展障碍明显

目前社会高层女性参与不足是因为女性发展面临许多障碍。研究表明,一些优秀的女生在大学阶段出现了滑坡现象,是因为在大学阶段女性发展面临的障碍逐渐增多,限制了女性的发展。社会上依然存在的性别歧视使许多女大学生受到传统女性观的影响,产生了依赖男性的思想。

2、性别歧视突出表现在就业市场

性别歧视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1998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重男轻女”的现象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大量的毕业生给了雇主更多的选择,考虑到女性经期、产期、哺乳期的影响,许多单位宁可雇用一个普通的男生,也不肯用一个能干的女生,所谓“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而且,社会上对成功女性依然存有偏见。

3、大学阶段是女性发展的关键阶段

本研究证实了大学阶段在女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阶段对她们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时期正是她们从青少年向成人、从依赖到自主的转化时期,她们刚刚离开家庭,需要独立做出选择和判断,但是还不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如果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时就需要学校教育来帮助她们进行正确的选择,合理的女性指导有可能使女大学生走出迷茫。

4、高等学校女性教育不充分

研究还表明一些女生对学校学习生活不满意,正面临许多障碍。她们指出,学校针对性别差异进行的教育机会不足,开设的女性课程或女性教育非常少,强烈地希望为女性发展提供特殊的支持。在女性发展依然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下,建立学校指导帮助体系支持女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5、女性发展的最大障碍其实来自女性自身

女性的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依赖思想、缺乏自信、心胸狭窄、感情脆弱等,这些女性自身的缺陷使女性发展处于一个更为不利的地位。“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消极思想使许多女生的上进心明显减弱,心胸狭窄使一些女生经常为别人的成功而烦恼,过于丰富的情感和脆弱的承受能力使一些女生很难有一个平静的学习状态,不理智的性行为会使她们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会对她们一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6、经济困难会引发许多并发症

经济困难是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制度后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我国有60%的农村人口,到目前为止,有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年收入还不足3000元,年均10000元的高等教育费用远远超出了许多农村家庭的“承载能力”,因此,高校就出现了新的“贫困群体”。处在贫困边缘的一些女生不能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出入酒吧歌厅,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而违背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初衷;还有一部分女大学生由于家庭贫穷长期处于自卑状态;甚至有的女大学生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学习资助而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但又缺乏一个正确的态度也许会使一个女性走向成功的理想幻灭在大学阶段。

四、启示及建议

女大学生发展的障碍可以分为内部障碍和外部障碍,一些障碍是可以避免的,或者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渠道克服的。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促进女性发展:

1、促进女性自身的觉醒

内部障碍来自女性自身,来自女性的消极心理。“解铃还需系铃人”,女性的充分发展还是要靠女性自己。

首先,树立自信心,坚信女性和男性同样优秀,女性暂时处于不利地位是传统社会性别观的遗留问题。在女性目前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下,要和男性获得同样的成功,必须付出双倍的努力,让事实使社会逐渐接纳女性。

其次,尽量克服女性自身的缺点,培养豁达的心胸。有的女生由于嫉妒心理,不但丧失了向别人学习的机会,而且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实际上,人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应该将别人的成功看成一个可以学习的优质资源。

第三,谨慎对待感情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恋爱并不奇怪,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们有被爱和表达爱的权利,因此,我国2007年法律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但是事实上,在大学阶段将过多的精力用在恋爱上却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尤其是女生,大学期间不理智的性行为不但影响了学业发展,而且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婚姻幸福。

第四,积极面对贫困。目前,大学生贫困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正在积极建立完备的资助体系。事实表明,有的女生通过勤工俭学不但克服了贫困问题,而且照顾了自己贫穷的家庭。因此,女大学生应该积极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而不要灰心丧气,更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偏离了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

2、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外部干预

第一,开展女性教育。女性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却处于不利地位,建立大学女性发展中心,关注女生成长,专门处理女生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调查当前困扰女大学生发展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题辅导,开设规范的女性课程,邀请社会上成功女性做报告,都应该成为高等学校关注女性成长的主要实践方式。高校要通过合适的女性教育,激励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指导女生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问题,掌握预防性骚扰的技巧,树立对待贫困的正确态度,并通过咨询建议、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女大学生走出低谷。

第二,建立适合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地位已经明显提高,但性别歧视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要实现两性平等,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女性有一个发展的平台,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为女性发展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需要建立指导制度,帮助女大学生消除发展障碍,达到事业发展的顶峰,为其他女性树立榜样。只有消除性别歧视,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帮助女性实现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理想。

收稿日期:2009-03-11

标签:;  ;  ;  

觉醒中的困惑:当前女大学生发展障碍的实证研究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