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的心理物理场相互作用初探(上)——心理场理论及其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启示

人与环境的心理物理场相互作用初探(上)——心理场理论及其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启示

一、人与人及环境间心理-物理场的相互作用初探(上)——心意场论及其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张绣蕊[1](2021)在《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文中提出心理空间概念最早来自日常生活用语,如心胸宽广等,与个体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密切关联,少有研究者将其作为议题进行探讨,但是近代哲学研究孕育着它的诞生,其中想象空间和先验空间等理论提供形而上的本体论渊源,感知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有其浓厚的认识论根基,现象空间也给予其具身意义的启示。结合近现代相关研究尝试探讨以下四个内容:其一,心理空间概念及存在性论证。与精神空间、意识空间和虚拟空间等概念不同,心理空间是第一人称主体性体验,不仅集身体、社会、语言和生态等特性于一体,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内容,更是人与人、人与事、历时和共时、因果等共存的动态关系网络体系,在自我协调下具有语境同一性。其二,心理空间的结构探讨。具身空间是产生心理空间根源,个体具身体验到宽与窄等牵动机体紧张或放松,进而唤醒相应的认知和情绪。多重自我是心理空间的核心,自我因具有形而上、社会、生理和语言语境,经常以主体或客体视角处于多重动态语境对话中。经过几何学、心理发展视角、心理内容视角论证,心理空间具有拓扑结构,借助拓扑空间位移、区域和方向,有序建构各种关系。其三,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模型建构。认知语境是连接心理空间的内在脉络,依据其相关研究将心理空间分为感知空间、情境空间和语义空间三重认知语境维度,结合工作自我共同组成认知语境模型。该模型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工作自我是启动者与协调者,与自定义记忆共同组织和管理三重维度之间关系,使三者既独立运行又相互协调和相互融合。认知语境模型是心理表征更是建构生成,是心理内容更是一种功能结构,即有方向性又有边界,在现实生活中即有扩展现状又有被压缩的局势。其四,心理空间的应用及展望。心理空间在临床心理干预体现最大价值化,它与时代心理疾病产生的渊源相吻合,可以作为评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依据。治疗师也可以建立具体心理治疗方案,与患者重新建构积极心理空间。它可以作为起始域和目标域的中介,使空间隐喻理论能更好诠释概念何以产生意义,还可以补充知觉符号理论不足,引导知觉符号从静态转向空间拓扑动态结构。

陈南[2](2021)在《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

范丽君[3](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文中研究说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到不断壮大,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进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认识阶段,大致可分为管控应对阶段、主动探索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并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虚拟实践性是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交互主体性是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思维的前提基础;隐蔽渗透性是运用潜隐性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教育者封闭的教育思维、“去现实化”的教育内容、孤立的教育载体、单一的话语体系等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低实效性、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提出了“走向读者”这样一个新思路,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是美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变。借鉴接受理论“接受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审美距离”、“偏离效应”等概念,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借鉴接受理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二者在理念、要素、过程、环节等方面的相似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内在动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借鉴接受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载体运用、话语变革在内的创新体系,四个要素分别处于创新体系的核心层、根本层、渠道层和表象层,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接受者在文学价值结构中处于灵魂地位,是文学价值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观点启示教育者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对话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接受主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大学生主体性能力来实现。“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一种审美期待,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指引导向需求、沟通交流需求、表达自我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力求满足其“创新期待”。按照生活化、人文性、时代感的优化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三观”教育作为基础性内容,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政治引领,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对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感为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应当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目的性与渗透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教育性和参与性共存的原则,有效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微”平台,开发推广“严肃游戏”,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等“移动”课堂。“召唤结构”是由作家建构、由读者对未定点及空白进行确定和填充的结构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用话语体系建构起“召唤结构”。教育者要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根据网络语言“泛话语权”、“小叙事”、“可视化”的特点,按照提高话语体系的“引导力”、“渗透性”、“柔性化”的原则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话语资源,精心组织话语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杨田静[4](2019)在《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塑造与升华。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的主导性要素,要发挥其情绪力量以实现音乐教育的“情感”目标。而小学阶段,是学校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性阶段,基于此,本研究以情绪劳动为视角,探究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构成与现状,进而促进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情绪劳动为视角,首次将情绪劳动引入到我国音乐教育的研究中。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本质的分析,厘清了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探究了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及影响要素,为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践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小学音乐教学和教师情绪劳动相关文献和理论,梳理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框架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是质性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对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外显性情绪表达现状和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第三部分是量化研究: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及相关变量进行调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综合分析及策略研究:通过对质性、量化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与探讨,找到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为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提供可行性建议。结合对质性研究近19万字的文本分析和对904份调查问卷的量化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基于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厘清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形成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预研究确定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调查的维度。结论二: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水平显着高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常模,正、负性情绪体验同时存在,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水平和个人成就感较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在情绪劳动过程中主要采用深层扮演的策略且情绪劳动知觉水平较好。小学音乐教师在外显性情绪表达中的言语表达、表情表达和体态表达方面呈现出了显着“情绪先行”的学科特征。结论三: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讨论,得出了小学音乐情绪劳动受到了来自教师自身、情绪表达规则和学校层面的交互影响。教师对音乐教学中情绪要素的理解、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和情绪状态都会对其情绪劳动产生影响。来自不同维度的情绪表达规则制约并影响着教师情绪劳动的认知和实践。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资源支持、文化环境、评价机制等都从外部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造成了影响。结论四:提炼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为其情绪劳动提供可行性建议。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与个体发展,对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提升教师情绪涵养、明确情绪表达规则、改善情绪劳动环境共同助力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

谭舒[5](2017)在《焦虑的“道-德”现象学形态》文中研究指明焦虑的“道-德”现象学形态研究最初缘起于对“道德焦虑”的研究,在选定现象学作为贯穿始终的研究方法并重新梳理了“道德”的内涵及意义后,得出“道-德”现象学作为基本研究基底的整全架构及其内部结构,将生命的展开置于“一域三界”之中进行审视,由此将焦虑视为生命在“一域三界”及其内在发展诸环节中的若干特殊体验形态,清晰地看出焦虑一方面被视为需要超越的负面体验,另一方面则在推动具有自否定性的生命之自身发展中有着积极意义。“一域三界”的划分及其阐释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具有核质作用,“一域三界”指的是“道-德”现象学视域下的生命展开环节,具体而言:“一域”是“道-德”生命流衍的整全领域,它的划定建基于对“道”与“德”的区分与厘定(即先天意识与后天意识之分,以及相应的生命发展之先天理路与后天理路之分)。一般而言,先天意识是主体生成之前的、以自然契入并体证的方式所开显的生命本真存在之域,被切身体验为松、静、软、悦的存在状态,而后天意识是从先天意识之中跌落出来、在自然且无限的存在之中划定界限、起意并认同为“我”的存在者状态,表现为有限人格的生成。先天意识与后天意识共同构成在整全意义上理解人自身的两重维度,其内在基底同一,只是根据意向的不同表现而有先天与后天的体证路径之别。“三界”是“德”之生命(即后天意识)从“道”中跌落而自身演进的三个后天环节,分别是象征界、自为界和现实界。象征界是奠基于主体效果总量“我”之基础上的发展环节,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主体始终从对其对象的认同出发而认同自身,以镜像关系作为中介而认识并塑造自身。自为界是主体经过象征界的扬弃而力图找到自身在世存在根基的一个阶段,建基于作为主体人格的我之上,充分调用各人格层面(意志、感知、感受、意向)的功能及其一致性表达己身的契机以建立在世存在感。现实界是主体经过自为界扬弃而身体力行地开始与现实他者、环境互动并以价值为导向进行社会性创造活动的阶段,是主体人格实现自身需求与兑现社会价值成果的较高级发展阶段。“三界”分别代表着主体生命展开中的联结度、情绪度、真实度。基于对“一域三界”的理论奠基与探讨,本文进入相应的机制研究与形态研究,在继续深化“一域三界”之细分结构的基础上,将焦虑纳入其中并视之为推动“一域三界”之自身演绎的必要环节。在“道-德”域之整全架构中,先天意识与后天意识的区分是两重基本生命境界的分水岭,基于此,“道-德”域的基本发展原则为自然(和合于“道”的状态而不加人伪),动力表现为以先天意识统摄后天意识,以及后天意识随顺反映先天意识,相应地,“道”与“德”的内部割裂表现为存在焦虑,它的产生原因在于意向固化与后天意识选择失真,表现为与先天存在力量割裂的主体于世间存在中所不可避免地体验到的无根感、无力感等。当后天意识开始无依地流落世间,它便容易开启象征界的帷幕,在一种向往与想象的意义上为己身之存在张开一个期求完美力量的舞台,并成为配合自身演技的演员。象征界建基于既非根植于先天生命“道”之中、又非完全落脚于在世存在中的、只作为主体效果总量而被认同的“我”之上,作为从“道”中跌落而出的第一个后天境界,象征界有着迅速回归“道”与迷失无着的双重涵义,后者指向迷失焦虑的诸种表现,如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等。当迷失焦虑不胜生命力外耗之苦而寻求自我之同一性根基之建立时,便有了建立作为主体人格我的内部动力,进入自为界。自为界中的主体人格我开始有了对自身存在于世的明晰存在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个整全的人格结构及其功能。自为界中的我拥有有限自由之权限,但所面临的困难表现为在有限觉察力条件下、人格各层面可能不在意识范围之中、或各人格层面运用有限自由能力而压抑或扭曲自身、或各人格层面之间产生冲突等,由此而导致自身状态失控且存在自欺可能的虚伪焦虑。对治虚伪焦虑的方式在于主体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带动自身进入实践领域,建立相对客观、可控的外部生命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锚定自身身份(以此作为对接现实界的入口),在不断的行动过程中兑现社会价值,由此而契入现实界。现实界中所可能遭受的焦虑形态为实现焦虑,表现为拖延、病态优越感、好高骛远等。如果继续探讨下去,则对治实现焦虑的出路在于对伦理界的建构,然而这并非本文专攻,因此只做为研究展望而提出。焦虑作为推动“一域三界”自身发展的必要及特殊环节,从横向铺展的角度而言,它们在“道-德”现象学视域下表现出一条明晰的发展路径,表现为在前一阶段焦虑向后一阶段焦虑演进的过程中,虽伴随有主体体验的痛苦,但亦同时不断推动并开启新的存在者状态,并最终使生命在一种整全的视域下、有可能产生涌现效应意义上的、新的生命境界之打开并创造重新逼近“道”的生命状态。这些焦虑形态按照推进顺序而言,分别为:“道”向“德”的陨落焦虑、“德”的有限自由焦虑、“德”的自我建构失败焦虑、“我”对世界的原初恐惧、投射关系中的焦虑、投射认同中的失落焦虑、永不满足的焦虑、自我扭曲的焦虑、自我逃避的焦虑、现实入口模糊或滑动的焦虑、知行割裂的焦虑、社会性创造过程中的焦虑。在对全篇的展望中,从应用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象征界与自为界之基本结构、具有组合创新意义上的“道-德”现象学视域下的焦虑自测模板。作为一个建构性、开放性研究,本文在“道-德”现象学基础上对焦虑的形态把握有多种可能的视角,这一点既是不定性的,亦是深刻的,力图在理论架构、机制及形态分析、应用诸领域为整全人之生命状态、使焦虑兑现其应有的价值而不止停留在负向体验的桎梏之中。

胡莹[6](2017)在《生态心理学视阈下的民族村寨景区组织冲突研究 ——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族村寨景区作为旅游环境对于村寨社会环境介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其内外关系的变化是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变化的集中体现。景区范围内各类型冲突的频发必然影响民族村寨的和谐与民族地区综合发展的可持续。民族村寨景区的发展是基于原生社会生态环境,所以其组织的变化体现出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对应统一性。需要从整体的社会环境关系出发,去研究其组织的冲突问题。通过对社会生态环境与组织关系变化的关联研究,把握冲突与环境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进而实现组织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整体协调与可持续。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理论研究方面(1)明确复合组织与社会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关系组织是社会系统的构成基础。在社会环境关系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组织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联系与整体性更加突出,这促进了组织属性和内涵的发展变化。复合组织是组织与其存在或关联的社会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协调适应的产物,其内涵、发展与社会环境有内在联系,并体现整体统一性。以组织的结构、关系与文化三个主要层面表现。(2)提出组织冲突与社会生态系统关系变化相统一的假设冲突的本质是关系主体相互作用的关系状态反应,主体范围内的冲突以及应对可以促进其发展方向。组织主体的复合关系也蕴含复合冲突。从组织与社会生态系统关系的整体性,可推导出组织冲突与社会生态系统关系的应对关系。这是基于生态心理学元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与有机联系性,对于组织与社会生态环境关系内在关系的思考。(3)构建复合组织冲突分析框架并对冲突体系进行分析以生态心理学的思想基础、理论及分析方法对复合组织关系主体进行分析。从复合组织的内涵、结构关系、功能特点到组织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统一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构建组织冲突分析框架。以此分析框架对复合组织的冲突进行研究,在明确组织冲突本质的基础上,拓展组织冲突的内涵,并分析组织冲突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进而研究冲突的立体化体系。2、实证研究部分(1)西江景区组织冲突变化与社会生态环境变化的一致性以复合组织冲突分析框架为基础,以旅游发展前后西江苗寨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变化为依据,对景区内组织的具体冲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旅游开发以前西江苗寨的核心冲突是“日常生活、田地房产”为主的社会性冲突,与其农业生态社会关系对应;旅游发展以后,西江景区冲突发展成为以“村民与景区管理层、田地房产”冲突为核心的“经济性+社会性”复合冲突体系,并以经济性冲突为主体。这与景区的复合性及其“旅游经济+农业”的复合化社会生态环境相对应。(2)西江景区组织冲突体系的构建以西江景区“经济+社会”的复合社会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对各层次组织主体间的冲突分析,明确组织冲突的物质结构和关系;从主体关系发展的时间出发,通过组织主体互动作用的过程,即管理层对村民的具体管理过程冲突进行研究分析。以时空相结合的系统性整体视角,研究西江景区组织冲突的复合属性、分类、关系和特点,构建了西江景区的组织冲突体系与作用机制模型。(3)组织冲突管理的生态化发展构建通过对西江景区组织冲突体系分析研究,依据组织冲突与社会生态关系统一性的理念,提出冲突管理的生态化发展构建。运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把握组织群体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复杂关系与交互构建作用。以整体性思维为基础,针对具体的组织层次冲突制定多维目标体系,并通过营造良好的组织内外关系,构建良性、开放的组织发展环境关系。使其在与环境互动作用过程中,通过对冲突的有效管理、控制,促进其转化、预防,进而实现组织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适应与整体构建。3、主要创新点(1)以组织与环境的统一性关系为认识基础,通过对组织冲突本质与组织系统的内在联系与统一性分析,推导并研究组织冲突与组织环境关系的对应统一性。(2)引入生态心理学的整体性思想和理论,对冲突内涵做出拓展探究。以复合组织冲突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关联性与相互作用研究为基础,构建复合组织冲突分析框架。(3)以复合组织冲突框架对民族村寨景区组织冲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尝试整体社会环境中的组织冲突问题研究,并提出组织冲突的生态化管理理念。研究对于组织心理研究的生态化发展,以及组织冲突机制、发展规律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实际环境中的组织及其冲突的系统性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把握环境变化中的组织发展方向与特点,下一步应加强复合组织的环境适应过程和适应差异研究,以及冲突转化过程研究。

邓嵘[7](2017)在《健康设计思维方法及理论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健康设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其实质是对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健康设计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中,设计创造进化的重要思想。设计活动本就服务于特定人群的目标价值实现,健康可以说是所有人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最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英国建筑师、工业设计师Alan Tye先生首次提出健康工业设计概念。Alan Tye以其敏锐的目光意识到,在设计实践中,我们制造了大量的产品过于被商业和资本利益所绑架,完全忽略了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人的天然属性是向往自然而然的,劳逸结合的自我平衡状态,是自由和不被束缚。我们希望的“好产品”是不会束缚人的自然行为,在使用过程中是人的肢体能力的自然延伸,不仅仅是满足功能的需求,而是帮助人的肌体健康发展。这是一种积极的设计态度。健康设计所涵盖的范畴十分宽泛,它贯穿于我们生命的全过程之中。健康消费是下一个阶段人们消费观的主要发展方向,健康设计更关注不同个体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整体的健康环境营造,具有持续、长久的产业发展动力与需求。21世纪健康革命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将在今后的10年内创造巨大的商机。在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的今天,人们对个人和社会整体价值体系开始重新认识。力图通过设计创造新的价值为生活服务,以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为目标不断改造和优化我们的生活世界。健康设计的目标包括:创造自然、愉悦、积极的健康生活体验;有效的健康行为促进以及完善的个人健康管理。健康设计的理解并非仅仅单纯是一个设计范畴或领域,它更是一种设计准则、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包括健康的个体行为以及健康的人人关系,同时还有为更好地塑造健康的人而不断营造的健康环境世界的建构。本文围绕健康问题展开研究,厘清了影响健康问题的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并分析其中的运行和转变的规律。所谓问题是指设计各要素交织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关系或矛盾。好的设计一定是问题的良好协调统一体。健康设计的思维方式包括整体的思维、系统的思维、平衡的思维以及互补的思维。这些思维方法在健康设计的过程中同时存在。设计是人为事物的创造,设计的过程和目的是满足行为发生的要求及目标。健康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为健康进行设计需要协调行为发生过程中人始终都能处于一种健康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健康稳态模型是健康设计理论研究的核心,健康稳态模型有别于传统稳态的理解,其更加强调健康是个体行为、人际关系和环境因素整体系统协同作用的动态平衡。一种新的动态平衡思想的引入,促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一种更复杂的概念框架来思考机体本身与多重系统的协作运动。健康稳态模型所要描述的正是关系人体机能的内在平衡与适应的能力,以及影响这种能力变化的因素和趋势状态。在健康稳态与健康失衡之间存在着适应负载的区间,这个弹性区间因人、因时、因地、因事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健康设计正是要把控好引起健康变化的各种要素,在动态平衡的理论指导下适度进行有效的健康调节。因此健康行为的发生与设计系统之间是存在不断的促进与调整的动态平衡的关系过程。然而更全面的健康设计应该是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健康意识,有效促进和管理人的健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设计。

杨菁[8](2016)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及其运用探析》文中认为高校一直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以及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与后继有人。然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进入转型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内外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实现方法创新,走出一条新的路径。共情法作为心理咨询领域的一门重要技术,为人们搭建起一座情感互通的桥梁,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共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目前,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共情法运用的现状并不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图沿着“共情——共识——共鸣”的线索,以苏州某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的方法,明晰共情法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状况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最终实现个人情与民族情、国家情的有机统一。

侯立新[9](2015)在《风水:中国人的环境心理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梳理和回顾了风水源脉和研究历程,提炼出风水发展史中凸显出来的“原则”和“策略”;归纳出风水概念的核心品质——“环境与人的关系学说”;进一步明确了风水对中国人的心理意义远胜于环境本身的意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学说为基础,尝试创建了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风水文化体系”、“风水学科体系”以及“风水心理学体系”;在方法论上,以心理学的广博视野,将自然科学所推崇的“因果性说明”与人文社会科学所倡导的“意义性理解”融为一体,创造性地提出了风水研究的“二元交叉分析模式”,有效打破了长期横亘在风水学说中科学与迷信之间的藩篱。以此方法为指导,笔者对三种典型风水现象,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统计研究和二元交叉分析研究,揭示了风水“过白”的生理心理依据,用统计数据驳斥了关于“海上观音”庇护三亚风水的不实传言,并对“遗体受荫”这一古老观念,从实证和现象学分析的角度对其遗传学、社会心理学依据以及心灵抚慰和心理治疗作用分别予以分析和证实。本文从多视角、多维度对风水心理学予以了探讨,基本展示了风水心理学的完整面貌。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取向,它在风水学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突破,这对于我国的风水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特别是它以风水心理为中心,强调风水文化对中华民族具有的极其重要的精神作用,对于构建本土环境心理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与指导意义。

宗益祥[10](2014)在《作为游戏的传播—威廉·斯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威廉斯蒂芬森是出生于英国的美籍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兼传播学家。他青年时代的主要研究兴趣在物理学领域,但正是由于量子物理学的深刻影响使得他逐步将研究兴趣从物理学领域转向了研究人类主观心理世界的心理学领域,这是其学术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转向;斯蒂芬森于1935年在《自然》杂志上宣布发现了一种可将人类主观性进行操作性测量的Q方法的诞生,而一场围绕心理研究方法的论争却因为二战的爆发而被迫搁浅;战后,斯蒂芬森以英军驻印度准将的身份光荣退役并在英国学界有过短暂地复归,但复归不久他便渡海赴美,加盟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也就是在芝加哥他出版了令其威名远播的《行为研究:Q技术及其方法论》;7年后,斯蒂芬森却选择弃学从商,加盟了一家广告公司并担任广告研究总监,尽管他在广告界硕果累累,但不久他又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特聘教授身份在学界复出,而这次复出便成为其学术生涯的第二次重大转向:从心理学界转向传播学界。1958年,斯蒂芬森初入传播学界就对主流学界死盯着宏大的媒介效果研究不放表示质疑,他对于学界忽略娱乐与大众媒介的关系也困惑不解。鉴于此,随后斯蒂芬森针对这一缺陷相继在《新闻阅读的鲁登尼克理论》一文及《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在斯蒂芬森看来,与其将媒介视作功利性的工具,倒不如将它视作是自我取悦的玩具。他在《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中指出:“大众传播之最妙者,当是允许阅者沉浸于主观性游戏之中者。”一方面,游戏理论的灵感来源于荷兰学者赫伊津哈的《游戏的人》,赫伊津哈推崇“游戏人”,借“游戏人”反对近代以来“理性人”与“工具人”对于人类游戏精神的压抑。斯蒂芬森从赫氏的作品中汲取了一种立足于文化人类学及人本心理学的人本主义研究视角,他借“游戏”彰显大众在面对媒介时的主动性、个体性、自由性,以及在使用媒介过程之中获得的传播快乐;另一方面,Q方法作为心理学界的一场令人措手不及的革命,该方法本身既可以作为一种方法也可以视作一种理论,Q方法是一种科学地研究人类主观心理体验的革命性方法,它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统一,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它是对于传统“因素分析”方法的重要发展,它的特点就是尤其强调人类的主观性与个体性在科学研究之中的价值。从本质上而言,斯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是一种反对主流科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科学人本主义范式”。如果我们再结合目前登陆中国传播学界不久的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来看,我们也可以将斯蒂芬森的游戏论称之为“传播游戏观”,更进一步而言,既然仪式即文化,而游戏又孕育文化,所以我们甚至可以将詹姆斯·凯瑞与威廉·斯蒂芬森的传播思想合二为一,统称为传播学研究的“新人本主义范式”,而在研究方法上则将阐释方法与Q方法充分结合起来。如果说斯蒂芬森的“游戏理论”在半个世纪之前提出有点儿“不合时宜”的话,那么在网络时代滚滚来袭的今天,个性化、点对点、互动式的新媒介方式的涌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播学的理论及现实语境。今天,我们重新发掘斯蒂芬森及其游戏理论无疑可以对传播学研究正在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重要理论及方法启示。

二、人与人及环境间心理-物理场的相互作用初探(上)——心意场论及其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与人及环境间心理-物理场的相互作用初探(上)——心意场论及其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研究的缘由、思路及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动态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
    五、研究的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心理空间的历史发展脉络
    1.1 空间实在论是传统空间哲学研究的开端
    1.2 心理空间的本体论渊源:从主观想象空间走向外在空间观
    1.3 心理空间的认识论渊源:从外部社会空间走向个体内在空间
    1.4 心理空间的现象学渊源:现象身体和现象空间
    1.5 心理空间历史发展脉络中的问题域
第二章 心理空间存在性论证
    2.1 心理空间的概念解析
    2.2 心理空间的神经生理证据
    2.3 心理空间的起源:具身空间
    2.4 心理空间的核心:多重自我
    2.5 心理空间的结构:拓扑空间
第三章 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模型建构
    3.1 三重认知语境维度成立的论证
    3.2 认知语境模型的工作机制
    3.3 工作自我:认知机制的启动者和协调者
    3.4 感知空间:多重语境同一性匹配机制
    3.5 情境空间:各元素间的协调机制
    3.6 语义空间:关系网络的建构机制
    3.7 心理空间认知语境模型的特征思考
第四章 心理空间理念的应用与展望
    4.1 心理空间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4.2 心理空间在空间隐喻中的作用
    4.3 心理空间对知觉符号理论的修正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综述简析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一) 理论基础
        (二) 知识借鉴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成果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一) 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石
        (二) 交互主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前提基础
        (三) 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归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及归因分析
    一、教育思维封闭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教育者对网络“新变化”认识不足
        (二) 教育者对受众维度的考量不够
    二、教育内容疏离现实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一) 教育者缺少对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研读
        (二) 教育内容对现实生活缺少解读和反思
        (三) 教育内容创新不足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网络载体孤立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度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少吸引力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形成合力
        (三) 教育者网络载体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四、话语体系单一消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一) 平等话语观念缺位
        (二) 话语资源单一匮乏
        (三) 话语方式恰适性不足
        (四) 话语影响力逐渐式微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接受理论的创立及运用
    二、接受理论重要观点解析
        (一) “接受者中心”
        (二) “隐含的读者”
        (三) “审美经验”
        (四) “期待视野”
        (五) “召唤结构”
        (六) “读者参与”
    三、接受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一) 现实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二) 内在动力:二者在要素、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
    四、基于接受理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想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素
第四章 视角转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接受者中心”彰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 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内涵
        (二) 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特点
        (三) “接受者中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逻辑必然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
        (二) 确立“受众至上”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
        (三) 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
        (四)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逻辑起点
    三、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一) 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二) 实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
        (三) 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能力
第五章 内容优化:契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依据
        (一) 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的内涵及启示
        (二) 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内在遵循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设计
        (一) 网络“三观”教育:突出主导性内容
        (二) 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根本性内容
        (三) 网络政治教育:优化主体性内容
        (四) 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拓展性内容
第六章 载体运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互动”
    一、“互动参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着力点
        (一) 接受理论中读者参与的重要意义
        (二)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的特点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内部考量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征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样态
        (一) 见“微”知着——“微”平台的有效利用
        (二) 身临其“境”——严肃游戏的开发使用
        (三) “移动”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
第七章 话语变革: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唤结构”
    一、“召唤结构”为话语产品创设意义“空白”
        (一) 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
        (二)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
        (三) 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内在依据
        (一) 网络语言特点
        (二) 话语变革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理路
        (一) 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二) 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三) 精心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五)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结语
附录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时代背景——国家对教师情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二)学理背景——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较为匮乏
        (三)现实背景——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情绪需求
    二、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本研究对混合研究方法的界定
        (二)本研究的混合研究设计方案
    四、研究创新与价值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价值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小学音乐教学本体的相关研究
        二、小学音乐教学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
        一、情绪劳动的概念及结构
        二、情绪劳动的测量
        三、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教学中的教师情绪劳动研究
        一、我国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二、国外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小结
        一、研究方法:缺少质性、量化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二、研究对象:缺少对不同学科教师情绪劳动特点的研究
        三、研究变量:缺少从不同侧面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整体研究
        四、策略研究:缺少策略及及情绪表达规则的探讨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三、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第三节 研究准备
        一、抽样方法
        二、样本选取
        三、预研究过程
第三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论域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的论域
        一、研究对象及场域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教师情绪劳动的学科属性寻根
        二、心理学基础:教师情绪劳动的心理学定位解析
        三、社会学基础:教师情绪形成的社会学探究
第四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外显性情绪表达研究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中情绪表达的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的实施过程
        二、课堂观察的信效度检验
        三、课堂观察的结果分析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人际交往中情绪表达的访谈
        一、访谈的实施过程
        二、访谈的信效度说明
        三、访谈的结果分析
    第三节 调查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小学音乐教师关于情绪劳动的理解
        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外显性情绪表达特征
        三、对音乐教学要素的理解差异带来的表达方式差异
        四、情绪表达方式差异带来的课堂情绪氛围及教学效果差异
        五、音乐教学工作中高强度的情绪需求带来的情绪消耗
第五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研究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
        二、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的访谈
        一、访谈的实施过程
        二、访谈的结果分析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的特征突出
        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个性差异显着
        三、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预测变量与结果变量
        四、尚未明确的小学音乐教师情绪表达规则
        五、受到不同困境影响的情绪劳动实践
第六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自身因素
        二、情绪表达规则的条件因素
        三、学校层面的资源因素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
        一、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契合
        二、与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契合
        三、与音乐教育时代育人使命的契合
    第三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建议
        一、发挥内力——提升小学音乐教师情绪涵养
        二、提供依据——明确小学音乐教师情绪表达规则
        三、借助外力——改善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环境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之结论
    二、研究之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课堂观察记录表(样表)
    附录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访谈提纲(第一阶段)
    附录三: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访谈提纲(第二阶段)
    附录四: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调查问卷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焦虑的“道-德”现象学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焦虑”研究综述
        二、“道德困境”研究综述
        三、“道德焦虑”研究综述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启发
    第三部分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难点、重点与创新点
    第四部分 研究总纲
第一章 现象学近现代肇始及其内在发展理路梳理
    一、现象学近现代肇始——从康德的实践理性及道德宗教说起
    二、现象学的形式形态与质料形态之争——以胡塞尔与舍勒为例
    三、现象学的情感流变形态与范畴分析形态之较——以爱德华·哈特曼与尼古拉·哈特曼为例
    四、现象学的横向显现形态与直灌体验形态之辩——以黑格尔与萨特为例
    五、现象学的道德心理流变与伦理心态转向之别——以萨提亚与海灵格为例
第二章 “道-德”现象学旨归
    一、现象学中的“道德”意涵阐发及一种中国哲学式的诠释构想
        (一) 道德意识的特点
        (二) 先天意识与后天意识的区分
    二、“道”
        (一) “道”的内涵
        (二) “道”的特点与结构
    三、“德”
        (一) “德”的内涵
        (二) “德”的特点与结构
    四、“道-德”现象学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态度与方法论
    五、焦虑作为“道-德”现象学的衍进形态
第三章 “道”向“德”下贯的源初焦虑——存在焦虑
    一、“道-德”域的运作机制
        (一) “道-德”域的基本结构
        (二) “道-德”域基本结构的原则——自然
        (三) “道-德”域基本结构间的发展动力
    二、存在焦虑的表现
        (一) 被外界环境影响
        (二) 易怒而焦躁
        (三) 为未能达成的沟通懊恼
        (四) 为未完成的事情沮丧
        (五) 为成长中的错谬无奈
    三、存在焦虑的特点
        (一) 无根性
        (二) 主客对立性
        (三) 无力感
    四、存在焦虑的形成原因
        (一) 意向固化
        (二) 后天意识选择失真
    五、“道-德”域中存在焦虑的演化路径
        (一) “道”向“德”的陨落焦虑
        (二) “德”的有限自由焦虑
        (三) “德”的自我建构失败焦虑
第四章 主体进入象征界的焦虑——迷失焦虑
    一、象征界的运作机制
        (一) 象征界的基本结构
        (二) 象征界基本结构的原则
        (三) 象征界各结构间的发展动力——合:与先天意识渐次合一
    二、迷失焦虑的表现
        (一) 讨好
        (二) 指责
        (三) 超理智
        (四) 打岔
    三、迷失焦虑的特点
        (一) 迷失焦虑的发生具有延时性和弥散性
        (二) 迷失焦虑具有强迫性
        (三) 迷失焦虑中存在着自我证明的成分
        (四) 迷失焦虑的人格中自负与自卑共存
    四、迷失焦虑的形成原因
        (一) 迷失焦虑的分层研究
        (二) 迷失焦虑的动力研究
    五、象征界中迷失焦虑的演化路径
        (一) “我”对世界的原初恐惧
        (二) 投射关系中的焦虑
        (三) 投射认同中的失落焦虑
第五章 主体进入自为界的焦虑——虚伪焦虑
    一、自为界的运行机制
        (一) 自为界的基本结构
        (二) 自为界基本结构的原则
        (三) 自为界各结构间的发展动力——和:寻求内部一致性表达
    二、虚伪焦虑的表现
        (一) 回归自我感的悲怆
        (二) 悲剧感的丧失
        (三) 喜剧感的扭曲
        (四) 不良身体反应
    三、虚伪焦虑的特点
        (一) 否定
        (二) 荒谬与厌倦
        (三) 焦躁与愤怒
    四、虚伪焦虑的形成原因
        (一) 虚伪焦虑的分层研究
        (二) 虚伪焦虑的动力研究
    五、自为界中虚伪焦虑的演化路径
        (一) 永不满足的焦虑
        (二) 自我扭曲的焦虑
        (三) 自我逃避的焦虑
第六章 主体进入现实界的焦虑——实现焦虑
    一、现实界的运行机制
        (一) 现实界的基本结构
        (二) 现实界基本结构的原则
        (三) 现实界各结构间的发展动力——现实即实现
    二、实现焦虑的表现
        (―) 拖延
        (二) 病态优越感
        (三) 好高骛远
    三、实现焦虑的特点
        (一) 缺乏自律性
        (二) 缺乏战略性思维能力和理性决策能力
        (三) 缺乏社会感
        (四) 过度消耗意志力储量
    四、实现焦虑的形成原因
        (一) 实现焦虑的分层研究
        (二) 实现焦虑的动力研究
    五、现实界中实现焦虑的演化路径
        (一) 现实入口模糊或滑动的焦虑
        (二) 知行割裂的焦虑
        (三) 社会性创造过程中的焦虑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感怀与致谢

(6)生态心理学视阈下的民族村寨景区组织冲突研究 ——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民族村寨景区冲突事件的普遍性与影响
        1.1.2 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对于我国和谐统一发展的重要性
        1.1.3 组织研究的生态化发展是组织管理提升的关键
    1.2 研究进展与评述
        1.2.1 民族村寨景区冲突研究综述
        1.2.2 组织冲突研究综述
        1.2.3 生态心理学研究综述
        1.2.4 综述总结
    1.3 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基础与典型性
        1.4.1 研究基础
        1.4.2 典型性分析
    1.5 研究方案
        1.5.1 基本研究思路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研究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民族村寨景区冲突
        2.1.1 民族村寨景区的定义
        2.1.2 民族村寨景区的内涵
        2.1.3 民族村寨景区组织冲突性质
    2.2 组织冲突
        2.2.1 冲突的内涵
        2.2.2 从社会学到管理学的组织冲突
        2.2.3 组织冲突理论的发展
        2.2.4 组织冲突的内涵拓展
    2.3 生态心理学及应用分析
        2.3.1 生态心理学的概念
        2.3.2 生态心理学的发展
        2.3.3 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2.3.4 生态心理学元理论解析
        2.3.5 生态心理学理论适用性分析
3 复合组织分析框架构建及冲突体系分析
    3.1 复合组织的界定与内涵分析
        3.1.1 复合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3.1.2 复合组织的结构分析
        3.1.3 复合组织的内涵解析
    3.2 复合组织的内部系统分析
        3.2.1 组织心理环境
        3.2.2 复合组织的内在结构——文化体系结构
        3.2.3 复合组织文化体系的内涵
    3.3 复合组织的冲突解析
        3.3.1 组织冲突的本质是矛盾的运动
        3.3.2 组织冲突物质体系的构成
        3.3.3 组织的冲突体系与作用机制
    3.4 复合组织系统的功能与实现途径
        3.4.1 复合组织的功能机制
        3.4.2 功能实现的条件
        3.4.3 组织冲突转化是实现功能的途径
4 西江景区社会环境与组织复合化研究
    4.1 西江景区概况及旅游发展
        4.1.1 西江苗寨概况
        4.1.2 西江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4.1.3 旅游环境介入后的基本变化
    4.2 西江景区原生环境的组织属性及构成分析
        4.2.1 西江苗寨原生社会生态环境
        4.2.2 苗族传统组织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解析
        4.2.3 西江苗寨原生组织形态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4.3 西江景区及管理层组织形成演化的过程
        4.3.1 西江景区管理层组织结构变化过程
        4.3.2 西江景区管理层组织系统分析
    4.4 西江景区组织构成及复合社会系统分析
        4.4.1 西江景区组织构成与层次关系分析
        4.4.2 西江景区的复合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5 西江景区组织功能失调与冲突系统研究
    5.1 西江景区组织功能失调的表现:冲突系统分析
        5.1.1 西江景区原生社会系统中的组织冲突分析
        5.1.2 西江景区环境变化与组织冲突体系构成
        5.1.3 西江景区组织冲突体系解析
    5.2 西江景区组织冲突的系统原因
        5.2.1 组织关系结构性原因
        5.2.2 组织层次原因
        5.2.3 组织的文化差异原因
    5.3 西江景区冲突的心理原因分析
        5.3.1 西江景区组织心理环境
        5.3.2 西江景区组织冲突心理原因分析
6 西江景区组织管理过程冲突及机制研究
    6.1 管理过程实施的复合化组织环境
        6.1.1 组织系统环境的复合化
        6.1.2 组织系统内部的复合化
    6.2 管理过程冲突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
        6.2.1 西江景区组织主体性质及规范差异
        6.2.2 西江景区管理层领导力作用与矛盾关系分析
        6.2.3 西江景区组织沟通的障碍分析
    6.3 西江景区的组织冲突机制
        6.3.1 西江景区组织冲突模型构建
        6.3.2 冲突系统作用机制分析
        6.3.3 冲突转化是西江景区组织功能实现的途径
7 民族村寨景区组织冲突管理的生态化发展
    7.1 组织冲突与组织发展的辩证关系
        7.1.1 组织冲突管理的“两分法”与“综合法”
        7.1.2 生态化的组织冲突功能:从分化到整合的组织文化构建
    7.2 组织冲突管理生态化的理论思考
        7.2.1 组织理论对于组织冲突管理的作用
        7.2.2 组织系统发展与应变理论
    7.3 组织冲突管理体系的构建
        7.3.1 景区组织系统整体性
        7.3.2 复合组织系统中制定组织的多目标体系
        7.3.3 组织内各层次主体的个性策略
        7.3.4 组织(内外)良性开放性环境的构建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理论研究结论
        8.1.2 实证研究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2.1 提出了组织和组织冲突与环境的统一性理念
        8.2.2 构建复合组织冲突分析框架
        8.2.3 提出组织冲突生态化管理理念
    8.3 研究展望
        8.3.1 复合组织的量化研究
        8.3.2 组织冲突的转化过程研究
        8.3.3 生态心理学理论发展下的组织冲突问题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西江苗寨景区冲突调查问卷
致谢

(7)健康设计思维方法及理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4 研究论文的结构
    5 研究的创新点
    6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第一章 东西方文化健康观探源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健康思想
        1.1.1 周易阴阳平衡,协调发展
        1.1.2 老庄天人合一,自然境界
        1.1.3 儒家忠恕之道,和谐共生
    1.2 中医学理论中的核心思想解析
        1.2.1 阴阳五行说的制约、平衡与转化
        1.2.2 藏象与经络学中表里相通的关系
        1.2.3 健康养生理论及其文化的发展
    1.3 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健康观探析
        1.3.1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健康观
        1.3.2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健康观
        1.3.3 积极心理学中的健康意识
        1.3.4 美国心理学运动
    1.4 东西方文化健康观比较
        1.4.1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1.4.2 海德格尔生命观与庄子思想比较
        1.4.3 罗杰斯心理健康观与老子思想比较
        1.4.4 西方人本主义健康人格与儒家理想人格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健康设计的概念、目标及研究范畴
    2.1 健康的哲学概念
        2.1.1 健康的定义
        2.1.2 未病学与亚健康
        2.1.3 健康观发展的趋势
        2.1.4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2.2 健康设计的目标
        2.2.1 自然、愉悦、积极的健康生活体验
        2.2.2 有效的健康行为促进
        2.2.3 完善的个人健康管理
    2.3 健康设计的内涵
        2.3.1 创造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活方式
        2.3.2 营造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社会条件
        2.3.3 创建健康生态的环境世界
        2.3.4 健康设计概念界定
    2.4 健康设计的研究范畴
        2.4.1 主动健康与被动健康
        2.4.2 个人健康维护与管理
        2.4.3 完善社会健康服务体系
        2.4.4 健康医疗与康复
        2.4.5 健康文化及产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
    3.1 动态平衡理论的健康设计思维启迪
        3.1.1 人体骨骼运动的动态平衡
        3.1.2 自然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
        3.1.3 系统论中的动态平衡
        3.1.4 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动态平衡
        3.1.5 中医学理论中的动态平衡
    3.2 健康设计的思维方式
        3.2.1 健康设计的整体思维
        3.2.2 健康设计的系统思维
        3.2.3 健康设计的动静思维
        3.2.4 健康设计的平衡思维
        3.2.5 健康设计的互补思维
    3.3 身心一体的设计思维方法
        3.3.1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3.3.1.1 人体骨肌系统生物力学的健康设计
        3.3.1.2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对康复医疗发展的作用
        3.3.2 人的感知系统及心理变化反应
        3.3.3 健康设计的身心统一
    3.4 健康设计的研究路径
        3.4.1 行为引导驱动的健康活动创造
        3.4.2 健康设计中的系统思考
        3.4.3 健康设计中人、物、环境的关系
    3.5 以健康为中心的人因工程学发展
        3.5.1 人体静态因素到动态因素的变化
        3.5.2 人体机能的适应负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健康设计理论模型建构
    4.1 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
        4.1.1 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
        4.1.2 系统各要素的变化与联系
        4.1.3 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联系和创新
    4.2 健康要素的动态变化
        4.2.1 不同人群的健康特质及差异
        4.2.2 不同年龄阶段人体机能的典型变化
        4.2.3 健康的动态变化是复杂系统要素的作用结果
    4.3 健康系统设计中健康稳态模型的建构
        4.3.1 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
        4.3.2 个体行为与适应负荷
        4.3.3 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4.3.4 健康的社会环境
        4.3.5 健康稳态模型图解
    4.4 个体行为改变的健康模式
        4.4.1 机能调节促进行为改变
        4.4.2 情绪调节促进行为改变
    4.5 健康设计的动态平衡调节模式
        4.5.1 健康行为及系统间的动态平衡联系
        4.5.2 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影响要素及变化规律
        4.5.3 健康系统的动态平衡调节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健康设计原则及其应用
    5.1 健康设计的原则
        5.1.1 生命活动创造进化原则
        5.1.2 适应机能结构性原则
        5.1.3 动态调节与平衡原则
        5.1.4 舒适与愉悦原则
        5.1.5 适度与可持续原则
    5.2 健康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
        5.2.1 洞见用户人群健康行为需求
        5.2.2 洞察健康生活方式形态
        5.2.3 创建健康体验的理想旅程
        5.2.4 探索健康系统设计概念
        5.2.5 评估健康系统体验效能
    5.3 个体行为改善与调节的健康设计
        5.3.1 工作、学习状态的健康设计
        5.3.2 休闲运动中的健康设计
        5.3.3 康复运动中的健康设计
    5.4 人际关系改善与协调的健康设计
        5.4.1 家庭中的健康互助设计
        5.4.2 社会健康辅导与互助系统设计
    5.5 环境改善的健康设计
        5.5.1 室内环境下的健康设计
        5.5.2 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健康设计
        5.5.3 社会环境改善与支持的健康系统设计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及其运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及其运用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相关概念界定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及其运用研究的理论依据与思想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及其运用研究的现实价值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运用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运用的现状调查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运用存在的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运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差异社会矛盾叠加,素质教育缺乏落实
    (二)学校教育理念陈旧,教师缺乏时间精力
    (三)家庭思想认识不足,家长缺少共情参与
    (四)学生共情意识欠缺,同辈群体交流较少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运用的路径探析
    (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二)更新学校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共情技能
    (三)提高家长思想重视,创建和谐家庭环境
    (四)培养学生共情意识,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风水:中国人的环境心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风水研究综述
    1.1 古代风水研究综述(五四运动前)
    1.2 近现代风水研究综述
    1.3 风水心理研究综述
2 问题的提出
    2.1 风水究竟研究什么
    2.2 风水学如何与现代科学接轨
    2.3 风水学如何弥合科学与迷信的分歧
3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 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3.2.1 实验研究
        3.2.2 历史研究
        3.2.3 扎根理论研究
        3.2.4 现象学研究
    3.3 技术路线
4 核心概念的界定
    4.1 何谓“风水”
    4.2 何谓“气”
    4.3 环境
        4.3.1 自然环境
        4.3.2 社会环境
        4.3.3 人文环境
    4.4 科学解释模式
        4.4.1 因果性说明
        4.4.2 意义性理解
        4.4.3 二元交叉分析模式
5 现代风水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5.1 风水学的研究对象
    5.2 风水的性质及其特点
    5.3 现代风水理论体系的提出
    5.4 传统体系存在的问题
    5.5 改造风水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5.6 风水文化体系学说
        5.6.1 风水物质文化
        5.6.2 风水行为文化
        5.6.3 风水精神文化
        5.6.4 “风水文化圈”概念的提出
    5.7 风水精神文化体系
        5.7.1 风水文化心理
        5.7.2 风水思想体系
        5.7.3 风水文化心理和思想体系之间的关系
        5.7.4 风水学精神文化体系格局
6 风水心理学:本土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建构
    6.1 风水心理学的价值
        6.1.1 理论价值
        6.1.2 实践价值
    6.2 风水心理学的界定
    6.3 风水心理学的特点
        6.3.1 注重整体研究
        6.3.2 注重应用研究
        6.3.3 折中主义的方法论
7 风水心理研究
    7.1 风水“过白”的心理实验研究
        7.1.1 实验目的
        7.1.2 实验被试
        7.1.3 实验工具
        7.1.4 实验设计
        7.1.5 实验程序
        7.1.6 结果与分析
        7.1.7 小结
    7.2 “海上观音”庇护心理的统计研究
        7.2.1 研究目的
        7.2.2 研究设计
        7.2.3 研究程序
        7.2.4 结果与分析
        7.2.5 小结
    7.3 “遗体受荫”的“二元交叉分析”研究
        7.3.1 研究目的
        7.3.2 研究设计
        7.3.3 研究程序、结果及讨论
        7.3.4 小结
8 研究的结论、创新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与贡献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作为游戏的传播—威廉·斯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缘起
        (一) 研究的时代背景
        (二) 研究的理论背景
        1.“信息人”的棒喝
        2.“仪式人”的登陆
        3.“游戏人”的邂逅
    二、 研究方法、目标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框架
    三、 研究难点、创新及不足
        (一) 研究难点
        (二) 研究创新
        (三) 研究不足
    四、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一、 人物生平与学术生涯概览
    (一) 早年生涯:物理学跨入心理学的第一次转向
    (二) 心理研究:对“自我意识”概念的高度重视
    (三) 二战爆发:投笔从戎与渡海赴美
    (四) 中年插曲:弃学从商与再返学界
    (五) 晚年生涯:二次退休与笔根不辍
二、 “游戏”:传播游戏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 中西历史文化中的“游戏”概念
    (二) “游戏的人”:约翰·赫伊津哈的游戏研究
三、 作为游戏的传播: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
    (一) 研究背景:初入传播学界的“困惑”
        1. 对主流研究者忽略“娱乐”问题的质疑态度
        2. 对传播批判主义者批判“娱乐”问题的批判态度
    (二) 研究原则:一种主观主义的立场
        1. 划开传播信息理论的“黑箱”:伸张主观主义
        2. 批判施拉姆的大众媒介观:一种“主观游戏”的立场
    (三) 研究原理:几组重要的研究假设
        1. “社会控制”与“选择性会聚”
        2.“游戏”与“工作”
        3. “工作性传播”与“游戏性传播”
        4. “传播乐趣”与“传播痛苦”
        (1)基本含义
        (2)对施拉姆的“乐趣”理论的批判
        5. “自己”与“自我”
        6. “大众”与“公众”
        7. 原始传播
        8. 总结及其它
四、 Q 方法论:大众传播研究的科学基石
    (一) Q 方法论之历史与现状
    (二) Q 方法论之理论渊源
        1.量子物理学:“互补性”原理的深刻影响
        2.格式塔心理学:“整体性”原理的重大影响
    (三) Q 方法论与 R 方法论之特性比较:对立与统一
    (四) Q 方法论之实用举隅:以“斯多夫的研究”为例证
        1. “斯多夫的研究”:对“假设-演绎”的 R 方法案例之批判
        2. Q 方法之“操作主观性”流程:对“斯多夫的研究”之颠覆
        (1)搜集 Q 母体(Q-population)
        (2)建立 Q 样本(Q-sample)
        (3)选取 P 样本(P-sample)
        (4)进行 Q 分类(Q-sort)
        (5)进行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
        (6)进行因素解释(Interpretation of Factor)
    (五) Q 方法论与传播研究:一个方法论的进步
五、 传播学的想象力:游戏理论视域下的传播学范式革命
    (一) 来自“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传学范式批判
    (二) 来自“传播学的想象力”的传学范式重构
        1. 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之再思考
        2. 重返芝加哥学派:一种“返本开新”式的传学追寻
        3. 作为文化的传播: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再思考
        4. 回归自由的人性:传播游戏理论视域下的科学人本主义范式
        (1)“以人为主体”:心理学研究的科学人本主义范式再思考
        (2)“游戏即人性”:传播学研究的科学人本主义范式再发掘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1《新闻阅读鲁登尼克理论》参考译文
附录 2 威廉·斯蒂芬森讲授游戏论珍贵照片
附录 3 斯蒂文·布朗为斯蒂芬森所写的回顾
附录 4 《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主目录
附录 5 威廉·斯蒂芬森的部分着作目录一览

四、人与人及环境间心理-物理场的相互作用初探(上)——心意场论及其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D]. 张绣蕊. 山西大学, 2021
  • [2]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D]. 陈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 范丽君. 山东大学, 2020(09)
  • [4]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D]. 杨田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焦虑的“道-德”现象学形态[D]. 谭舒. 东南大学, 2017(12)
  • [6]生态心理学视阈下的民族村寨景区组织冲突研究 ——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D]. 胡莹. 云南大学, 2017(12)
  • [7]健康设计思维方法及理论建构[D]. 邓嵘.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法及其运用探析[D]. 杨菁. 苏州大学, 2016(01)
  • [9]风水:中国人的环境心理学[D]. 侯立新.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1)
  • [10]作为游戏的传播—威廉·斯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研究[D]. 宗益祥.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人与环境的心理物理场相互作用初探(上)——心理场理论及其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