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施工管理系统的实施与成效论文_ 刘铁城, 邬琦砚

变电施工管理系统的实施与成效论文_ 刘铁城, 邬琦砚

摘要:由于变电站建筑、安装工程涉及专业种类多,施工工艺控制难,且交叉作业多,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管控、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控制以及成本控制容易不到位,特别是特高压变电站及换流站施工参与施工队伍多、合作厂家多,管控难度更大,基建信息管理对象庞大繁杂,易产生信息采集时效性差、信息真实性差等现象。

关键词:变电站;施工;智慧管理

引言

智慧工程管理系统旨在通过物联网UHFRFID技术、移动互联技术、云技术等智能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基建过程中人员、设备、材料、机具、动态进度等信息对象的智能化管理。项目通过使用固定或移动智能信息采集终端/设备,实现对各管理对象信息的高效采集与管理。同时通过移动互联、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与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接入与共享。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改善以往人工数据采集效率低、漏洞多的缺点,同时借助智能化技术达到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建设成本,以管理促效益的目标。

1主要用途

本系统是一套基于“变电站基建、安装工程”管理的综合全面管理系统,重点对工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经营、队伍、机具、材料、技术、信息9个方面进行管控,增强管理的有效性与时效性。采用移动互联技术将人员定位基站、大屏幕展现、考勤系统、门禁系统、检查专用APP等子系统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实现对施工及管理人员的有效考核及全方位管理,保证了现场施工、检查信息的真实及时效性。系统高效、准确的分析统计功能可使管理者掌握现场人、机、材等动态信息,便于做出正确决策。

同时该系统开创性设计若干通用标准库,大大减少了新建工程基础数据录入工作,标准库的建立也有效弥补施工人员在管理水平及施工经验的差异及不足,避免了人员流动、人员素质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有效的将施工质量标准、要求传递至检查执行人员,杜绝信息在执行过程中的走样、丢失。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

2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2.1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J2EE的架构进行开发,采用现阶段成熟的基于MVC的SpringMVC架构。WEBSERVER接受客户的访问/交易请求,并建立起安全通道之后,根据不同的业务请求,由专门的Controller进行处理,该Controller会根据不同的请求调用相应Service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并调用交易组件处理相应的业务方面的交易流程,最后根据配置文件定义的结果显示页面,将系统处理结果传输到用户端,从而实现了对用户业务请求的处理。

表现层把结果以页面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在本层中采用Fremarker技术进行实现。同时为更方便界面的修改,我们采用了模板技术,模板是一些嵌有标识符的html页面,由SpringMVC模板解析器进行解析。这样以后页面的修改只需懂HTML即可。

在系统实现上,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面向对象技术、MVC的设计模式和纯JAVA技术,将整个系统从逻辑上分为展现层平台、中间应用服务平台和业务系统平台等几大部分,以提高整体网站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易维护性。

2.2工程量清单为主线,细化模块功能

系统采用工程量清单为主线,将基础库数据与各功能模块进行关联,通过工程量将施工工作量进行量化,与各模块间进行关联及数据交互,赋予系统提醒、比较、控制功能。

2.3成果创新点

2.3.1系统面向施工单位,专业全覆盖

智慧工程管理系统是适用于变电站施工管理的一套智能管理系统,从施工现场管理角度出发,系统设计质量、安全、进度、材料、机具、队伍、经营、技术、信息9大管理模块,涵盖了变电施工现场管理的全部过程。为了操作简便还设计标准库和基础信息模块,同时开发了现场宣传屏幕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更好的展示施工信息及多媒体内容。

2.3.2最优智能库,多库关联,一次提取,多库跟随

按照国家、行业、国网规范标准建立标准库及基础库,提供持续完善标准库机制,组建标准化资源库,完成各专业体系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梳理。基础库中涵盖人员相关信息、组织机构信息以及数据字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库的建立可指导、监督现场各种管理行为,同时减轻新建工程时数据重复录入工作,为后续进度安排、安全检查、质量检查、风险预控等提供基本数据支持。

2.3.3最优智能库,多库关联,一次提取,多库跟随

按照国家、行业、国网规范标准建立标准库及基础库,提供持续完善标准库机制,组建标准化资源库,完成各专业体系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梳理。基础库中涵盖人员相关信息、组织机构信息以及数据字典。库的建立可指导、监督现场各种管理行为,同时减轻新建工程时数据重复录入工作,为后续进度安排、安全检查、质量检查、风险预控等提供基本数据支持。进度的统计,自动生成形象进度。通过施工进度计划对检查工作自动设定时间节点,在固定工序的相应时间将工作信息发送至责任人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实现对责任人工作任务执行及闭环的提醒,增强标准化管控的计划性,避免工作延误或遗漏。

2.3.4现场管控信息化、实时化

开发便携手持端app程序,以移动终端(手机、PAD)为载体,通过移动终端自身设备的性能来实现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提升信息技术对现场管控的支撑力度,实时快速采集工地建设的各种底层信息源,为科学的管理判断提供大数据,提高管控效率以及管控水平。

同时,通过移动终端可将巡检结果在现场进行相关信息录入,并将照片信息与检查记录有效结合,避免了信息及照片的腾挪,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3.5人员实时定位,准确展现施工区域人员数量

通过2.45GHz?RFID有源电子标签在施工机械的应用,系统中可随时查看机械信息并生成实时机具分布图,便于机具管理人员随时查看、方便派遣。系统可提前对公司需检修设备进行提醒,对施工机具进行流程化、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机具检修不及时和闲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机具使用率。

开发户外可移动定位基站,实现人员实时定位,准确展现施工区域工种及人员数量,该设备搬运灵活,无需线缆铺设,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随时进行位置调整。

该设备主要硬件由内置3G/4G定位读写器、充电电池、控制器、太阳能光伏板和可移动推车组成。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的应用,避免了施工现场布线敷设的不便。定位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送给后台软件系统,经软件监控可实时掌握现场人员及机械情况。

3节能减排及经济效益

《智慧工程管理系统》是针对变电站管理现状及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利用移动互联网、云技术、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项目管理平台。应用于1000kV变电站工程及500kV变电站工程,加强了变电施工现场的管控,改善了以往的粗放管理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提高机械使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通过该系统的应用1000kV新建变电站节约人工费60万元,节约机械车辆费19万元,节约管理费15万元。500kV新建变电站节约人工费42万元,节约机械车辆费14万元,节约管理费12万元。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变电站土建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还要做好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与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韦俊平.变电站土建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5):19-20.

[2]赫雪晶.论影响输变电工程质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36):234-235.

[3]羽沛泽.浅谈110kV变电站土建施工质量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8(8):130.

论文作者: 刘铁城, 邬琦砚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变电施工管理系统的实施与成效论文_ 刘铁城, 邬琦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