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杉木无性系选择与生长潜力的研究论文_朱雪莹 李业聪

朱雪莹 李业聪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黄冕林场,545600

摘要:当前杉木无性繁殖研究主要是针对杉木生长数量,并在无性系杉木的树高、直径与遗传、变异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杉木无性系选择与生长潜力进行研究,旨在促进杉木无性系选育的发展,为其造林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杉木;无性系;生长潜力

杉木在当前市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建筑、家具等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繁育的目标也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繁育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1]。为追求其快速、优质生长,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成为一种重要地繁殖手段,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遗传与变异的方法进行研究,使其形状在遗传上进行改良,提升杉木的生长潜力。

1试验区概况

1.1研究对象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为会同县(全国三大杉木中心产区之一)1983、1986、1997年间的4-7年、13-16年、28-31年期间的单株、行状与块状试验田,分别设置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这三种试验田所试验杉木都为无性系选育,重点观测其生长速度、遗传、变异等。

1.2试验区密度

试验区无性系杉木的行间距为3.0m×3.0m,优良的无性系块状试验区杉木的行间距为2.0m×2.0m。

1.3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无性系杉木测定随机选择试验区组进行试验。对于生长年限在1983年的选育8个无性系(83-1试验无性系),并设置两块正常繁育杉木作为对照,第一块试验区域对照为一般的繁育杉木,第二块试验区域对照为优良系。一共包含9个处理项目,立地为8,为了避免影响试验结果,每株杉木设立专门的区域,重复10次;对于1986年限的试验,选择12株无性系杉木对象,同样设置两个对照项,立地为12,将其设置为4个小区,行状分布,重复五次。对于1997年限的选用优良的无性系杉木分块造林,设置两个对照组,重复三次。

2杉木无性系选育生长过程分析

2.1三种树龄无性系生长差异

13-16年间、28-31年间的无性系杉木测定结果如下表。对其胸径、树高进行测定后,发现幼生期(4-7年间)、生长期(13-16年间)、成林期(28-31年间)均有较大差异,数据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杉木在胸径、树高等方面的生长分化。4年、13年、28年杉木的胸径生长量分别为:1.0487、1.7575、1.9648(cm);树高生长量分别为:7.43、16.85、21.57(cm);7年、16年、31年杉木的胸径生长量分别为:1.266、1.765、2.131(cm);树高生长量分别为:8.21、19.97、35.33(cm)。

2.2第一组三种树龄杉木无性系生长差异

在表2中列出31年生、16年生、7年生的8株无性系杉木的3个生长结果与普通培育的生长结果(A1)对照,由图表得出结论:无性系杉木1号、2号的胸径生长量排名在第一、第二位,生长情况优良,因此将其确定为优良无性系杉木。除此之外,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无性系与普通培育的树种从幼生期至生长期都具有波动,在成林期趋于稳定。幼生期1号比2号生长快,进入生长期后,2号生长速度超过了1号。而普通培育情况下,幼生期与生长期的胸径平均高于大多数无性系杉木,到成林期则低于大多数无性系杉木[2]。编号1、2、3、4、5、6、7、8、A1 31年生杉木的胸径分别为:26.8、26.0、24.7、24.6、24.5、24.0、24.0、23.7、22.4(cm);树高分别为:19.5、18.4、17.6、17.2、17.1、17.0、16.2、16.5、15.4(m);16年生杉木的胸径分别为:20.1、19.8、19.8、18.4、18.4、18.0、17.5、17.4、17.0、19.6(cm);树高分别为:14.5、14.5、13.4、13.4、12.2、12.0、11.4、12.8、14.4(m);7年生杉木的胸径分别为:13.4、14.0、13.0、12.5、12.4、11.6、11.4、11.3、13.2(cm);树高分别为:9.4、9.0、9.0、8.4、8.3、8.0、7.4、7.1、8.8(m)。

2.3第二组三种树龄杉木无性系生长差异

表3中列出28年生、13年生、4年生的12株杉木无性系的胸径与树高比较分析结果。据表格显示:与第一组相同的无性系结果有1号与2号,作为参照对比的结果也相同。无性系杉木1号、2号在1986年造树时仍然处于突出位置,在28年生的胸径大小约为30cm、28cm,相比于1983年生的相比更高。与优良普通培育树种(A2)相比,无性系杉木在生长期与成林期的胸径、树高生长量都相对较高,因此说明无性系1号、2号杉木对立地指数为8或者立地指为12的立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3结论

根据试验得出,试验中的8中无性系表现出的生长规律有所不同,部分杉木在幼生期的生长较为缓慢,在生长期加快生长速度,到成林期逐渐稳定;部分无性系杉木在幼生期与生长期速度较快,在成林期生长速度趋于稳定,同时部分生长情况与前一种相比较差。优良无性系杉木1号、2号在28与31年生仍能够保持幼生期的生长优势,在立地指数为8和12的情况下排名一直处于第一二位、实验数据表明优良无性系杉木1号、2号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块状造林试验中,优良无性系杉木1号、2号在13年生时胸径、树高、材积等表现都远远高于普通培育树种,其中1号树种在块状造林中表现出生长速度快、生长量高,作为实际规模培育的参考依据,在培育时可以在发展优良杉木无性系造林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赵林峰, 高建亮, 刘金林,等. 杉木优良无性系最早选择年龄和营林增益[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15(1):384-392.

[2]赵林峰, 高建亮, 李有清. 聚类分析与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9):234-240.

论文作者:朱雪莹 李业聪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  ;  ;  ;  ;  ;  ;  ;  

关于杉木无性系选择与生长潜力的研究论文_朱雪莹 李业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