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盘形态和功能的检测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视盘形态和功能的检测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佚名[1]2004年在《青光眼专题》文中提出S1-01青光眼基本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葛坚中山大学眼科中心青光眼主要表现为病理性眼压升高以及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尽管近来重提青光眼的中枢神经病变与自体免疫变化。数十年来,青光眼的研究始终围绕着五个“基本问题”,即“硬核问题”:1.青光眼的发病机制;2.青光眼的早期诊

樊宁[2]2011年在《频域OCT对青光眼视网膜分层厚度检测的研究》文中认为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术(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OCT技术。相对于时域(time domain, TD) OCT,它极大地提高了扫描速度和轴向分辨率,视网膜的活体断层成像更加清晰、直观。在临床应用中,我们还有很多疑问。频域OCT与时域OCT的测量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厚度,两者有无差异?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POAG)的诊断能力如何?频域OCT对RNFL局部缺损的检测与眼底彩照的结果是否一致?是否比时域OCT更灵敏、准确?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 GCC)层在青光眼人群有何变化?与视功能参数的改变是否一致?青光眼是否累及光感受器细胞?关于这些问题,目前国外学者研究不多,国内基本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频域OCT检测了视网膜的RNFL、GCC和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厚度,分析了青光眼对视网膜不同层次的结构损害特征,希望解答上述问题,提高我们对青光眼的认识能力和诊断水平。第一部分频域OCT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检测目的1.比较频域与时域OCT测量早期、视野前期青光眼和非青光眼人群RNFL厚度的差异和联系,及其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效能。2.评价频域、时域OCT与眼底彩照检测青光眼RNFL局部缺损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1.分别用Cirrus HD-OCT和Stratus OCT测量非青光眼人群62例(62眼)、早期POAG患者47例(47眼)、视野前期POAG患者30例(30眼)的RNFL厚度,比较两种OCT测量的叁组人群4个象限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的差异、相关性和一致性;比较各参数对早期、视野前期青光眼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种OCT根据系统自带的正常人数据库,对青光眼人群检测的阳性率。2.选择经眼底彩照确认有RNFL局部缺损的POAG患者55例(55眼)和非青光眼人群41例(41眼)纳入研究,分析眼底彩照、Cirrus HD-OCT、Stratus OCT分别检测的RNFL局部缺损的位置和宽度,进行叁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研究,评价OCT对RNFL局部缺损的诊断价值。结果1. Cirrus HD-OCT测量的叁组人群4个象限和全周平均RNFL厚度均较Stratus OCT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非青光眼和视野前期、早期青光眼人群,两种OCT测量的全周平均RNFL厚度的差值分别是:(11.6±10.6)μm、(6.9±17.5)μm和(6.0±13.1)μm。2.两种OCT测量的4个象限和全周平均RNFL厚度的相关系数为0.676~0.935(P均为0.000),其中下方、上方象限和全周平均测量值之间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3. Cirrus HD-OCT和Stratus OCT测量的视野前期青光眼全周平均RNFL厚度的AROC为0.951和0.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其他4个象限RNFL厚度值的AROC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OCT对早期青光眼测量的全周平均及各象限RNFL厚度的AROC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两种OCT测量的全周平均、下方及上方RNFL厚度的AROC较大,在视野前期青光眼组均>0.87,在早期青光眼组均>0.95。4.根据系统自带的正常数据库,Cirrus HD-OCT、Stratus OCT检测视野前期青光眼人群的阳性率分别是83.4%、43.3%,而对早期青光眼,两种OCT的阳性率分别是97.9%、95.8%。5.55例(55眼)POAG患者共有RNFL局部缺损75处,分别位于颞上和颞下象限。以RNFL厚度落在系统正常数据库的红色区域为标准,Cirrus HD-OCT和Stratus OCT检测RNFL局部损害的敏感度分别是88.0%和69.3%,特异度分别是92.7%和97.6%。6. Cirrus HD-OCT和Stratus OCT检测RNFL局部缺损的位置均与眼底彩照的检测结果高度正相关(r=0.993、0.992,P均=0.000);两种OCT检测的RNFL局部缺损宽度与眼底彩照检测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Cirrus HD-OCT:P=0.114, Stratus OCT:P==0.074),并且OCT与眼底彩照的检测值之间有一定正相关(Cirrus HD-OCT:r=0.420, P=0.019; Stratus OCT:r=0.432, P=0.002). Cirrus HD-OCT对RNFL局部缺损宽度的检测值大于Stratus OCT (P=0.002)。结论1.对于视野前期、早期青光眼和非青光眼人群,Cirrus HD-OCT检测的各象限和全周平均RNFL厚度值普遍比Stratus OCT显着偏小,但是相关性较好。2.两种OCT测量的全周平均、下方和上方RNFL厚度值均能很好的区分视野前期、早期青光眼和非青光眼人群,Cirrus HD-OCT对视野前期青光眼的诊断能力高于Stratus OCT.3.两种OCT均具有较好的诊断RNFL局部缺损的价值,与眼底彩照检测值一致性较好。第二部分频域OCT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的检测目的1.探讨频域OCT检测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 GCC)厚度在青光眼人群的分布特征。2.分析GCC厚度与视功能检测参数在青光眼与非青光眼人群的变化关系,同时结合RNFL厚度进行评价,探讨青光眼对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损害的一致性。方法1.采用频域OCT (RTVue-100)和时域OCT (Stratus OCT)分别检测非青光眼人群41例(41眼)和POAG患者101例(101眼)的黄斑区GCC厚度和视盘全周平均RNFL厚度,比较GCC的5个厚度参数值在早期和视野前期青光眼与非青光眼人群的差异,以及在早期、进展期和晚期青光眼人群的差异;计算并比较GCC厚度与RNFL厚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ROC).2.对非青光眼人群41例(41只眼)和POAG患者95例(95只眼)分别进行RTVue-100OCT检测黄斑区整体平均GCC厚度、Cirrus HD-OCT检测视盘全周平均RNFL厚度、Humphrey视野计检测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 MD)、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明视负波反应(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 PhNR)的振幅。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以上4个参数在青光眼病程中的变化关系。结果1.GCC的5个厚度参数(整体平均厚度GCC-Avg、上方平均厚度GCC-Sup、下方平均厚度GCC-Inf、局部丢失容积GCC-FLV、整体丢失容积GCC-GLV)在视野前期、早期青光眼与非青光眼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在青光眼的视野前期、早期、进展期与晚期,整体平均厚度GCC-Avg、上方平均厚度GCC-Sup和下方平均厚度GCC-Inf的测量值逐渐减少;而局部丢失容积GCC-FLV、整体丢失容积GCC-GLV的测量值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 5个GCC厚度参数诊断青光眼的AROC分别是0.965,0.950,0.949,0.967,0.972。而全周平均RNFL厚度的AROC为0.978,与GCC各参数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黄斑区整体平均GCC厚度与MD值在青光眼病程中呈曲线变化关系,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595;与PhNR振幅呈直线变化关系,回归模型决定系数为0.437。视盘全周平均RNFL厚度与MD、PhNR振幅也分别呈曲线、直线变化关系,决定系数分别是0.606,0.454。结论1.频域OCT测量的黄斑区GCC厚度,随青光眼病情进展而逐渐变薄,具有很好的区分青光眼与非青光眼人群的能力。2.GCC厚度和RNFL厚度均与MD呈曲线变化关系,与PhNR振幅呈直线变化关系,GCC厚度与功能参数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略低于RNFL厚度。第叁部分频域OCT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厚度的检测目的1.用频域OCT辅助手工测量正常人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各层的厚度,评价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2.以该方法测量青光眼和非青光眼人群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厚度,探讨光感受器细胞层在青光眼病程中的变化。方法1.用频域OCT对正常人40例40眼的黄斑区扫描获得视网膜断层图像,同一位操作者采用Sigma图像分析软件盲法测量黄斑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处(中心凹外1.5 mm)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核、内节和外节层的厚度。2.检测方法的重复性检验:随机选择30张正常眼的SDOCT图像,由同一位检测者在3次非连续时间内、盲法测量其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细胞各层的厚度。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组内变异系数(within-subjec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w)和可重复性指数(repeatability coefficient)3.以该方法测量POAG患者(青光眼组)48例48眼和非青光眼人群(对照组)38例38眼的黄斑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处光感受器细胞各层厚度,比较其在青光眼与非青光眼人群的差异,分析光感受器细胞层厚度与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间的关系。结果1.频域OCT测量正常人黄斑中心凹视锥细胞核层、内节层、外节层的平均厚度分别是:(96.1±10.5)μm、(24.2+2.1)μm、(32.1±3.2)μm;旁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以视杆细胞为主)核层、内节层、外节层的平均厚度分别是:(69.2±13.1)μm、(22.0+2.4)μm、(23.9±4.1)gm。2.测量黄斑中心凹视锥细胞核层、内节层、外节层的重复性: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816、0.824,组内变异系数分别为3.11、4.98、4.91,可重复性指数分别为8.475、8.137、8.132。3.早期青光眼组的黄斑中心凹处视锥细胞层、细胞核层厚度分别是(165.9+16.7)μm、(105.7±13.9)μm、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26,0.020),内节和外节层厚度为(60.4±5.6)μ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000)。而中晚期青光眼组的黄斑中心凹处视锥细胞层、细胞核层、内节和外节层厚度分别是(160.0+14.8)μm、(101.8±12.7)μm、(58.5±5.3)μ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51,0.350,1.000)4.青光眼组的黄斑中心凹处视锥细胞核层厚度和视盘旁RNFL厚度之间有二元线性关系:Y=-0.019X2+2.73X+10.34,R2=0.211,P=0.005。5.青光眼组和对照组在中心凹外3 mm处光感受器细胞核层、内节层、外节层的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410,0.445,0.198)。结论1.频域OCT联合手工测量的方法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各层的检测,具有较高的重复性,是研究活体光感受器细胞结构较可靠的方法。2.早期青光眼的黄斑中心凹视锥细胞层及细胞核层显着增厚,并随病程进展呈现出动态、曲线性变化。

吴玲玲[3]2002年在《视盘形态和功能的检测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文中研究指明青光眼是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它是一种与眼压升高有关的疾病,会引起视神经细胞逐渐死亡萎缩,最终导致失明。迄今为止,视神经细胞的死亡是不可逆的,所以青光眼一旦致盲,便无可挽回。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及早期发现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及视野缺损。 目前的现状是:1)现代激光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视神经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海得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ildelberg Retinal Tomography,HRT)是比较可靠有效的青光眼视神经检查法,但是它的准确性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2)由于普通的静态视野计不能选择性地检查视神经节细胞的功能,所以在视神经节细胞死亡未超过20-40%的青光眼早期,不能发现视野异常。新型的倍频视野计(Frequency-Doubling Perimetry,FDP)按照设计原理能够选择性地检查视神经节细胞的功能,我们推测它能比普通视野计更早发现青光眼,但实际是否具有这一重要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3)青光眼的诊治中常见的问题是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elaucoma,NTG)患者的眼压测量值从未超 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过 ZIm m H g,但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及视野缺损,对丁眼压不高的原冈,有人认为冈为患者的角膜较薄导致压平眼压读数降低之故,其实是角膜较薄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N*G与POAG,到底是否是同一种疾病,是其诊治的垦要问题:相反,“高眼压症”(ocular hypertension,OH)患者,眼压虽高,但视盘利视野却止常,在O H患者中,POAG的发生率远高丁上常人,一百是高度警惕的对象,但确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会发生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及视野缺损,这足否与其角膜偏厚有关,值得研究。 本课题基丁以上种种现象,提出以下问题:l)眼底图象分析装置 H RT能否反映视神经病变,检查出来的视盘变化是否与青光眼视野损吉的部位相一致?利用 HRT对NTG和 POAG进行比较,能否发现在病变的甲中期视盘形态有所不同?二)FDP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多少?它是否能检出Hu。phery 视野分析仪术能检出的早期青光眼视野异常?3)NTG 患者眼压不高但出现视神经病变,是否与角膜过薄有关?而高眼压症患者眼压虽然高丁止常,但不出现视神经病变,是否与角膜过厚有关?对了青光服的诊断,角膜厚度到底处丁一个怎样的地位? 为了问谷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以十内容的研究I) 应川N*T 检测于期开角个吉光眼的视盘改变;2)倍频砚野计对开角型青光眼上常半侧视野的检测;3)角膜厚度对青光眼诊断的影响。一.应川HRT检测早期开角型青光眼的视盘改变 目的:探讨HRT检测早期青光眼性视盘改变是否与视野损害的部位相一致,了解NTG与POAG早期视盘形态是否异同。 方法:对64 例(64 只眼)仅有半侧视野异常的早期开角型青光眼 (POAG27 /q眼、NTG37只眼)患者进行 HRT检测,将 Humphery视野与 HRT 3 浙江人学医学院博士学位论义的检测 g六果以 0~180 为界,分成上卜两部分进行对应分祈。 结果:与止常丫侧视野对应的1/2视盘比较,显示异常个侧视野对应的1/2视盘HRT参数中,杯盘面积比、视杯形态测量值显着增人,而盘沿面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横断面积值显轩减少 (t二-2.625飞.086,P=0.003-0.92》;NTG眼和 POAG眼对应与异常丫侧视野的HRT视盘参数差异无显着性(t=-0.182”1.sll,P=0.14”0.97))。 结论:HRT 参数能较准确反映与视野损害相一致的视盘变化,其中尤以杯盘面积比、盘沿面积、视杯形态测量、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横断而积测量值较为准确。甲期NTG和 POAG眼的HRT视盘表现相似,可能兄备某些相似的视神经损害发生机制。二.倍频视野计对开角型青光眼止常丫侧视野的检测 目的:了解FDP检测早期青光眼视野异常的能力。 方法:对 Humphery视野计(HFA)检测结果仅为个侧视野异常的 49例 (49只服)厂角刑韦光眼,进行 FDP(C-20 N值程序检测)及 HRT检测。根据检测纬果,将患者分成FDP止常组及异常组;再将两组的HRT检测参数进汀比玫分析。 结果:青光眼FDP的平均光敏感度与Humphery视野检测纶果的平均偏芹行显义相大性(r=0.583,P<0.of)。Humphpry检测的异常丫侧视野,FDP检测显示止常的仅 l’12.0%(1/49)。HUlphCly检测的止常 ?卜侧视野,FDP检测显示异常的 j] 40.8%(20/49),正常人止常丫侧视野 FDP检测显示异常仅12%(11/90),(XZ检验,P<0.05?。 与其相对应视乳头的HRT检测参数相比,青光眼FDP异常组的视杯面积和杯/盘面积比值较青光眼FDP止常组的检测值大(t—2.360 和2.439,P<0.0 5)

申晓丽[4]2010年在《HRT、OCT、Humphrey视野与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反应在青光眼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y, HRT-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Humphrey自动视野计及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 PhNR)检测正常对照组、可疑开角型青光眼(Suspected Open-angle Glaucoma, SOAG)组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组视神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关系,探讨其相关性和对POAG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POAG组62例62只眼、SOAG组30例30只眼和正常对照组42例42只眼,所有入选者均行上述四种检测。选择HRT-Ⅱ检测的6个参数:盘沿面积、盘沿容积、杯盘面积比、线性杯盘比、视杯形态测量、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OCT检测的5个参数:全周平均和四个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RNFLT)。Humphrey视野检测的2个参数:平均变异(Mean Deviation, MD)和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 PSD)。PhNR中的2个参数:白-白和蓝-红两种刺激下PhNR的振幅。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1、叁组间视神经结构和功能检测参数的比较: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视杯形态测量、白-白PhNR振幅、蓝-红PhNR振幅在叁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余检测参数在正常对照组与SOAG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POAG组视神经结构和功能检测参数的相关性:视神经结构和功能检测参数部分存在显着直线相关性,以MD与蓝-红PhNR振幅的相关性最密切,相关系数为0.657;MD与OCT下方和平均RNFL厚度的相关性较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和0.632。3、视神经结构和功能检测参数的诊断价值:OCT平均RNFLT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74,对POAG的诊断价值最高;白-白PhNR振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对POAG的诊断价值仅次于OCT平均RNFLT。在设定特异性≥80%和≥95%的情况下,OCT平均RNFLT和白-白PhNR振幅的敏感性分别为95%、90%、93.3%、76.7%。余检测参数对POAG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青光眼的视神经结构与功能检测参数之间存在显着的直线相关性,但相关性较低。其中,MD与蓝-红明视负波振幅的相关性最好。OCT平均RNFLT对POAG的诊断价值最高,白-白PhNR振幅次之。上述四种检测仪器从不同角度评估了视神经结构与功能损害的特征,反映了青光眼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青光眼的临床诊治。

王铮[5]2006年在《视神经纤维层分析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文中指出青光眼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它主要的病理特征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和视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进行性丢失,进而导致视功能的损害。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青光眼的关键。 目前,临床诊断青光眼的金标准是视野检查。然而,有研究证明在临床检测到视野缺损以前,约有50%的视神经纤维已经丧失。因此,RNFL检查成为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一种客观、可靠的手段。 GDx-VCC(Scanning laser polarimetry,SLP,NFA)是新一代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测仪。它应用激光作为光源,利用RNFL的偏振特性来定量检测视盘周围RNFL厚度,并带有个体化角膜补偿器,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证据。 第一部分 GDx-VCC可重复性研究 目的:评价GDx-VCC影像和获取的RNFL参数在检查者间和检查者内的可重复性。 方法:1)由叁位检查者对50例(93只眼)青光眼患者的GDx图像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盲法评价,再由作者在不同时间对上述患者的GDx图像进行评价,用Kappa值评价检查者间和检查者内的一致性。2)选择27例青光眼患者和20例正常人由叁位检查者在同一时间应用GDx-VCC获取RNFL参数,再由作者为其中23例受检者在不同时间进行检查,应用方差分析来评价其可重复性。 结果:GDx-VCC影像在检查者间及检查者内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8、0.81。应用GDx-VCC获取的RNFL参数在检查者间及检查者内经过方差分析均无显着性差异。 结论:GDx检测RNLF厚度分析在检查者间和检查者内均有良好一致性,可

许育新, 朱美玲[6]2006年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青光眼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视盘形态学改变是青光眼早期征象,可出现在视野缺损之前。正常人视盘参数有变异且有种族差异。青光眼视盘改变主要表现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盘沿面积的缩小和视杯形态的改变等。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检查具有高分辨率,能客观、无创伤地获得视盘叁维图像,并可定量分析和随访青光眼视盘改变。现介绍其原理及在青光眼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

夏翠然[7]2002年在《青光眼视盘影像检查和视神经损伤的基因调控及银杏提取液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的致盲眼病,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报道青光眼盲人占盲人总数的13.5%。治疗青光眼的关键是早期诊断,目前,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标准是眼压、视野和视神经分析。虽然眼压是青光眼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敏感性较差,若单凭眼压,青光眼的检出还不足半数。而视野检查被认为是诊断青光眼的金标准,但青光眼早期视盘变化先于视野损害4-5 年,只有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30%后,视野计才可以检查出来视野缺损。Sheilds 认为,视盘及其周围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是临床上探查青光眼及其进展情况的唯一客观指征。所以,青光眼视盘影像检查是青光眼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第一节HRT 可重复性研究目的: 测量HRT 获取视盘参数的可重复性,了解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测量误差。方法: 观察者内可重复性:选择25 例正常人,每人每次间隔10分钟,扫描3 次,由作者检测。观察者间可重复性:①16 例正常人和14 例青光眼病人,由叁人在同一时间内检测。②另选30 例30只眼的视盘图像由叁人定义视盘轮廓线。一致性由ICC 和变异系数及方差分析来评价。结果: ①观察者内视盘参数的变异系数:检测了12 项视盘参数的变异系数,其中视杯面积、盘沿面积和容积、视杯形态、RNFL

何国磊[8]2014年在《频域OCT与mfERG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青光眼(glaucoma)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是青光眼常见的类型,其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发现青光眼时视功能已经出现明显损害。尽管临床上依靠视野检查做为诊断POAG的“金标准”,但在视野出现异常之前已经存在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比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厚度和视盘形态的改变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功能的改变。单纯依靠视野检查已不能满足当前早期诊断POAG的需要,联合一项甚至多项检查来辅助早期POAG的诊断是临床上的迫切需求,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目的在于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SD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测早期POAG组和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对POAG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09月至2014年0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早期POAG患者15人(20眼)作为实验组以及同期健康志愿者10人(2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性研究。所有受检者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如视力、眼压、眼前节检查、房角检查、眼底检查)及专项检查(视野、频域OCT、mfERG),均无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能耐受所有检查项目、无荧光素钠过敏史、符合入组标准并经本人同意者。所有检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早期POAG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数据,选取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检测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比各个参数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个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1.一般资料:早期POAG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年龄、屈光度(换算等效球镜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频域OCT检查:早期POAG组较正常对照组的全周平均及四个象限的RNFL厚度均变薄,全周平均、上方及下方象限的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侧及颞侧象限的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FL厚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全周平均(0.907)>上方象限(0.885)>下方象限(0.880),诊断价值依次为全周平均>上方象限>下方象限RNFL厚度。3.mfERG:早期POAG组P1波1~6环及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四个象限的振幅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黄斑中心区(1环)振幅密度下降幅度最大,第二环次之,越往周边,振幅密度下降幅度越小,而四个象限的P1波振幅密度差异未见明显规律性。P1波振幅密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表明在诊断早期POAG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黄斑中心区(1环)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51),诊断价值最高。两组间1~6环及四个象限的P1波的潜伏期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1.频域OCT及mfERG可以从不同角度评估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损害的特征,两者对POAG都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指导POAG的早期临床诊断。2.频域OCT测量早期POAG组患者全周平均、上方及下方象限RNFL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通过这3个参数可以发现早期POAG的视网膜结构损害,为POAG早期诊断提供依据。3.早期POAG患者mfERG的P1波1~6环振幅密度均下降,尤以黄斑中心区(1环)下降比其他五环明显,推测早期POA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损害较周边部严重。4.在诊断早期POAG方面,频域OCT检测参数中诊断价值从高到低排列为全周平均>上方象限>下方象限RNFL厚度,mfERG检测参数中黄斑中心区(1环)P1波振幅密度诊断价值最高。

齐丽丽[9]2012年在《原发性青光眼合并近视患者的RNFL厚度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原发性青光眼(primary glaucoma, PG)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眼病,其病理损害的基础是神经节细胞的损害及视神经纤维的丢失,即表现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RNFLT)的改变。目前已证实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量比视野检测更能早期诊断原发性青光眼,但由于一些伴发疾病的干扰,往往使得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受到较大影响,延误了青光眼的早期发现。近视(myopia)特别是高度近视作为原发性青光眼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是早期诊断的重要干扰因素。原发性青光眼及近视均可表现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变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近视患者的眼底检查结果有其自身特点,但由于目前近视性屈光不正对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结果的影响还尚不清楚,致使根据此项检查结果来鉴别青光眼的假阳性率增高而大大降低了诊断的特异性,这也给青光眼早期的准确诊断增加了难度。本研究应用高清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high-defini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HD-OCT)定量测量原发性青光眼合并近视患者的视盘周围RNFL厚度,并探讨原发性青光眼与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盘周围RNFL厚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原发性青光眼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收集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G组),以视野检查结果中平均缺损(mean defect MD)的程度,分为早中期青光眼组(G_1组)和晚期青光眼组(G2组);收集同一时期不同屈光度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自愿受检者,设为对照组(M组)。再将G_1组、G_2组和M组按照屈光程度分为正视组(M0)、轻度近视组(M_1)、中度近视组(M_2)、高度近视(M_3)。所有入组人员均接受眼科常规检查及HD-OCT检测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同时检查视野。应用SPSS17.0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原发性青光眼(G组)患者共计95例(161眼),其中G_1组60例(113眼),G_2组35例(48眼)。收集同一时期不同屈光度的自愿受检者为对照组(M组)共计79例(138眼)。2.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视野MD程度加重,晚期较早中期患者RNFL厚度明显变薄;近视患者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RNFL厚度逐渐变薄;3.M组中M_1、M_2、M_3较M0者RNFL厚度薄,并于2:00-7:00位、鼻侧位、下方位及平均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中M_1、M_2、M_3患者较M0患者RNFL厚度薄,并于2:00位、5:00-10:00位、下方位、颞侧位及平均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中M1、M2、M3患者较M0患者RNFL厚度薄,并于1:00位、6:00位、9:00位、12:00位、上方位及下方位的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对照组平均RNFL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屈光度呈负相关;原发性青光眼组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值呈正相关。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照组平均RNFL厚度(Y)与年龄(X_1),屈光度(X_2)的关联性,得到回归方程Y=117.983-0.349X_1-1.774X_2;分析原发性青光眼组平均RNFL厚度(Y)与年龄(X_1)、屈光度(X_2)及视野MD (X3_)的关联性,得到回归方程Y=104.379-0.146X_1-1.761X_2+1.228X_3。结论:1.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及视野平均缺损的加重,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逐渐变薄,早中期改变主要表现在下方及颞侧范围,晚期则表现为普遍变薄。2.近视眼患者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逐渐变薄,主要表现在鼻侧及下方范围。3.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状态及视野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当轻、中度近视患者出现颞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时,应注意潜在早期青光眼的可能。

陆炯, 孟逸芳, 邢茜, 陶建军, 顾正[10]2014年在《OCT检测视盘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采用RTVue OCT测量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以及视盘的各项参数并进行分析,探讨频域OCT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人40例(4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早中期患者30例(30眼)、POAG晚期患者38例(38眼),OCT测量所有研究对象视盘各参数、视盘各象限的RNFL厚度、平均RNFL厚度。对各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值进行相关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OCT检测结果表明,正常组和POAG早中期组、POAG晚期组上方、颞侧、下方、鼻侧象限RNFL厚度和平均RNFL厚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各组RNFL厚度从厚到薄依次为视盘下方、上方、颞侧、鼻侧象限。在视盘形态参数中,正常组、POAG早中期组和POAG晚期组患者视杯面积、盘沿面积、盘沿容积、视杯容积、视盘容积、杯盘面积比、水平杯盘比以及垂直杯盘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视盘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7)。对POAG患者的检测表明,视盘上方、颞侧、下方象限RNFL厚度以及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MD值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r=-0.455、-0.211、-0.493、-0.425,均为P<0.05),而鼻侧象限RNFL厚度与视野MD值无相关性(r=-0.106,P>0.05);视盘参数中,视杯面积和杯盘面积比与视野MD值呈正相关(r=0.057、0.394,均为P<0.05),而盘沿面积、盘沿容积和视盘容积与视野MD值呈负相关(r=-0.275、-0.306、-0.418,均为P<0.05)。结论 RNFL厚度和视盘各参数是早期青光眼的敏感指标,RTVue OCT检测RNFL厚度和视盘参数有助于青光眼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 青光眼专题[C]. 佚名. 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04

[2]. 频域OCT对青光眼视网膜分层厚度检测的研究[D]. 樊宁. 暨南大学. 2011

[3]. 视盘形态和功能的检测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D]. 吴玲玲. 浙江大学. 2002

[4]. HRT、OCT、Humphrey视野与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反应在青光眼的应用[D]. 申晓丽. 暨南大学. 2010

[5]. 视神经纤维层分析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作用[D]. 王铮. 山东大学. 2006

[6]. 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许育新, 朱美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06

[7]. 青光眼视盘影像检查和视神经损伤的基因调控及银杏提取液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D]. 夏翠然. 首都医科大学. 2002

[8]. 频域OCT与mfERG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研究[D]. 何国磊. 大连医科大学. 2014

[9]. 原发性青光眼合并近视患者的RNFL厚度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研究[D]. 齐丽丽. 大连医科大学. 2012

[10]. OCT检测视盘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陆炯, 孟逸芳, 邢茜, 陶建军, 顾正. 眼科新进展. 2014

标签:;  ;  ;  ;  ;  

视盘形态和功能的检测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