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建档案文化建设探析论文

新时期城建档案文化建设探析论文

新时期城建档案文化建设探析

吴新婷

济南市城建档案馆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加强城建档案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指出应从了解公众需求、牢牢坚持档案的文化属性、加强档案征集工作、挖掘档案历史故事、创新表现形式等方面加强城建档案文化建设。

关键词: 城建档案馆 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城建档案记录着一座城市发展变化和历史沿革,也烙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与记忆。城建档案馆作为专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城建档案文化是档案文化和城市建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更新整治保护,文化产业繁荣兴盛,需要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支撑,城市建设发展的历程需要城建档案的记录。

一、了解公众需求,强化用户服务意识

首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主动深入建设项目第一线进行城建档案业务指导、不断丰富整合城建档案资源、改进优化文化服务手段、创新拓展文化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社会民生的能力,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次做到调查研究常态化,主动服务基层。通过座谈、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向建设单位等服务对象提供业务指导和法律法规宣传,从城建档案文化的视角宣传城市保护与传承,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更好地推进城建档案文化的建设。只有了解服务对象在档案文化建设方面的需求和建议,才能在精准服务上持续发力,努力推动城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再次提高为民服务的方式。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馆基础设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要对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增量档案电子化,提升档案信息化应用,发挥文化特色,为城建档案利用打下基础。

二、加强档案征集工作,弘扬传统特色文化

目前大多城建档案馆存在历史文化资料的不足及门类不全的现状。城建档案涵盖房建及市政工程档案,涵盖路、桥、隧、房屋建筑和重要地标,留存着重要的“城市记忆”。我们应努力挖掘城市记忆,发现每一个老街区、古建筑、旧民居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加大档案征集力度,把反映城市发展的人文历史、城市变迁、社会发展和具有艺术价值城市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城市建设和历史轨迹等方面的不同门类、不同载体的城建档案资料征集进馆,形成综合的、完善的档案资源体系,为发挥城建档案文化作用奠定基础。今后要面向大众征集各类城建档案,强化城建档案意识,力争将更多有价值的珍贵档案资料征集进馆,为传承与传播地域文化,建设文化名城做出应有的贡献。此外还应加强与民间档案文献史料收藏爱好者的联系,建立搜集机制。

三、牢牢坚持档案的文化属性,做城市文化的传承者

城建档案工作者要增强对城建档案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新时期城建档案工作中要抓住机遇、转变思路、积极进取,全面展现新时代城建档案人的风采。一是干事创业敢担当。雷厉风行、快干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城建档案文化工作落实,在推进城建档案文化事业发展重要任务中当先锋、做表率。注重联系工作实际,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夯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提升工作潜能和修养。二是拓宽城建档案知识获取途径。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加强锻炼,在工作中注意学习先进地市在城建档案立法、电子档案在线接收、档案联合验收和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四、深入挖掘档案的历史故事,做城市文化的传播者

一是利用馆藏信息,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挖掘城市文化中内蕴的各种生态文化、城镇保护等,让城建档案所蕴藏的传统文化走向百姓、走向社会,让中华文化焕发时代风采。转变千篇一律的城建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状态,充分展示每座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城建档案馆应加强城建声像档案管理,安排专人深入施工现场,对重点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和进度让城建档案记录城市建设变化和发展轨迹,留住城市的记忆。积极开展城市标志性建筑拍摄;参与、搜集建设领域重大活动、大型会议的声像拍摄工作,航拍城市风光,为保留城市建设历史变迁提供大量素材和成果。三是录制电视台新闻栏目,将相关视频新闻进行整理剪辑形成更多有利用价值的声像档案;组织力量制作城市建设专题片,制作城市风貌专题片以及老小区改造专题片等。

五、创新档案的表现形式,做城市文化的构建者

首先要营造服务环境的文化氛围。“城建档案馆要承担文化建设责任,要发挥文化功能,馆房建设不仅要满足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而且内外环境布局还应有文化氛围,体现城市建设文化特色。”[1]在馆舍建筑上使人们时刻感受文化格调和文化气息。其次加快建立城建档案文化资源利用平台。整合提炼符合新时代文化要求的内容,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产品,增加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档案类文化产品供给,开展档案文化进社区等。城建档案馆可以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和个性化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为一体的互动学习利用服务,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通过多彩多样的城建档案文化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城市档案文化内涵,使人们都能够切身感受和接受城建档案文化。再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举办城建档案专题展览。在城建档案馆设立城市发展历程展馆等,向利用者展示城市建设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征文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档案、走进档案,感受档案文化的魅力,为延续城市历史文化提供城建档案服务平台。通过以上多种途径,扩大城建档案的文化影响,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并参与城建档案馆的活动,感受城建档案文化魅力。

郜教授提出,乘的本质是缩放。读者可反复读“乘的本质是缩放”这一段,对乘法会有新的认识。张景中院士的文章也提出,现代数学中,并不一定从加法出发引入乘法,“几个几”的说法,不是数学语言,而是直观描述,从集合概念出发,建立乘法的概念。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可描述建立乘法概念也是很好的,作为教师当然不应该只满足于这些,所以郜教授给我们提供的解读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解读教材与教学设计应是有帮助的。郜教授的解读说明教师掌握本体性知识的重要性,提醒教师看教材要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能力。

今后我们应跳出“档案馆”思维,加大做好为文化建设的各项服务工作,以传世、继承这一基本功能来开展城建档案文化建设。总之,城建档案文化建设是档案事业一项带有宏观管理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它关系到档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提出文化自信的战略目标背景下,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我们既要使原有的理论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还要及时关注解决目前城建档案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档案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新时代要求我们要有新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城建档案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水法确立了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太湖流域管理局把建立流域与区域联合执法机制作为贯彻水法的重要举措,通过主动与地方开展联合巡查、专项联合执法检查活动以及重大水事违法案件联合查处与监督等工作,总结好的经验与做法,于2005年印发《太湖流域“一湖两河”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制度》,该制度包含了联合巡查、定期磋商、案件处理、案件督办、培训与交流等流域与区域合作机制,并在《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立法中得到进一步拓展与细化。

参考文献:

[1]孙国庆, 王绚论.城建档案馆的文化建设责任[J].城建档案,2012(10)

DOI: 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915179

作者简介: 吴新婷,1986年7月,工作单位:济南市城建档案馆 馆员

标签:;  ;  ;  ;  

新时期城建档案文化建设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