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指导小学五年级学生修改习作的有效对策论文_朱庆森

初探指导小学五年级学生修改习作的有效对策论文_朱庆森

福建省光泽县止马中心小学 朱庆森 35410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习作已经成为了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而习作修改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学生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知识和经验,才能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据此,本文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修改习作为例浅谈相关的有效教学策略,希望能对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学生;修改习作;有效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个性和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个性是他们共有的标签,若教师再采用传统的“硬性”指导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对习作修改产生厌恶感,甚至是干脆放弃作文学习。

因此,为迎合学生的学习个性和习惯,教师必须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新的习作修改指导办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修改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修改作文的技巧。如下是笔者详细的分析论证。

一、修改习作需要做更多的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能夯实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作文纠错能力并培养其正确的写作态度。就目前的小学作文的教学状况分析,教师对于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培养工作还尚有不足之处,需要做更多的思考以找准教学问题。

(一)学生对教师依赖程度高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作文思维还不成熟,在很多的方面还不够完全独立,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正是因为教师对于学生指导较为频繁,使得学生在学习心理上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并且很多的学生一旦失去教师的指导,就完全陷入不会修改的状态,甚至是改得一塌糊涂。

(二)修改思维方式不合理

小学生学习的思维很简单,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多进行阅读,积累好词好句,直接进行引用,虽然说这样的方式也尤其合理性,但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让学生的习作修改思维受到限制,对于摘抄的好词好句基本上就是到处乱用。如:看图写话的写作,题目要求写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但是学生却套用了书写家乡美的一些句子,在修改时,学生也会受到写作时思维的限制,往往采用一些类似的句子,完全体现不出保护环境的倡议及其意见。

(三)教师教学观念的误差

对于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虽然说让学生根据“模板”修改有利于学生快速提升习作修改能力,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方式,但是,很多的教师却把“模板”式修改成为主流方式,太过于专注于学生在作文形式、语句上的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样的教学思维使得学生养成了走“摘抄”捷径的习惯,既不利于学生掌握写作经验和发挥自由思想,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持续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修改习作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兴趣

1、写作素材的趣味性

对小学生来说,写作素材一旦有趣有料,那他们自然就喜欢写作,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从习作修改的角度考虑,如果教师能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修改素材,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写作需求和兴趣,自然就能让学生更容易的找到习作修改的兴趣点。所以注重写作素材的趣味性是目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最主要方式。

2、写作素材的思维引导性

写作素材不仅要有趣,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引导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习作修改思路更加顺畅。因此,教师可以习作主题和学生的习作问题选择一些课外阅读素材,例如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情节性、思维逻辑性较强的写作材料,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紧紧跟着文字逐步深入,并对比分析自己的写作问题,这样学生的习作修改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3、渗透赏识教育,鼓励学生自主修改

赏识教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式,对其树立写作信心,培养良好的习作修改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中多以客观、公正而又积极的语言鼓励他们。即使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其习作修改水平并不高,但教师依然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教师一旦发现有学生出现了兴趣低下的情况,也要适时鼓励和引导,并通过交流互动再次启迪他们的习作修改思路,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互相评论,互相修改

值得说明的是,此处的互相评论指的是学生之间互评互改,教师则作为最终的评价者进行总结性评价。也就是说,学生互评互改的过程是过程性评价,而教师根据过程性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教师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划成A/B/C三个组,每个组中都保证有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从而发挥学优生的学习带头作用,引导中等生、学困生积极学习。

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互改,此过程中教师不可过多干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评改。而一旦小组中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且无法统一之时教师再参与其中。

第三步,教师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习状态、合作学习情况、作文评改情况等,并根据每个组的评价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点评,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学生要积极表扬,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积极鼓励,并委婉指出他们的错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时期,小学五年级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教学观念的转变,也需要教学方式的创新。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秉持“人本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核心,创新多样化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自觉查改作文的习惯,只有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学生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写作知识。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希望各位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继续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指导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萌萌.小学生习作互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外语文, 2016(2):107-107.

[2]张付东.小学生作文被动心理成因及对策初探[J].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8):28-28.

[3]戴顺芳.小学生习作修改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

[4]阮丕俊.指导小学生自改与互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 2017(1):48-48.

[5]梁艳媚.小学生习作指导有效性策略初探[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6(3):177-178.

论文作者:朱庆森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初探指导小学五年级学生修改习作的有效对策论文_朱庆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