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育视角下海南省高校户外运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论文

生态体育视角下海南省高校户外运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 芦燕(三亚学院体育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摘要: 海南省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程比内地高校相对较晚,课程开设情况相对落后,内容也较为单一。如何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加快推进海南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展,对于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态体育的视角,对海南省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内部生态系统和外部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探讨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海南高校户外运动课程更好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体育 海南高校 户外运动课程 资源开发

1、前言

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由生存手段发展为运动方式,带有趣味性、挑战性和探险性质的体育项目群。户外运动课程使学生更多的接触大自然,通过参与实践进而获得对客观事物感知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身体和大脑的协调实践能力。该课程开放性强,具有科学性、娱乐性、健身性、挑战性等特点,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受到高校学生的喜爱。

经过随访以及引产结果,证实了90名孕妇中,存在34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胎儿,其中有4例无脑儿,5例脑膨出,2例露脑畸形,4例全前脑,1例颈部水囊瘤,10例脑积水,8例脑室扩张;对照组孕妇中,其中有27例检查结果一致,检查的确诊率为79.41%;观察组孕妇中,其中有33例检查结果一致,检查确诊率为97.06%;对比两组孕妇的确诊率,观察组孕妇的检查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孕妇,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生态体育课程理论与高校户外运动课程资源

生态理论视角下,高校户外运动课程资源也含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社会资源:将户外运动作为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子系统,其资源要素包括经济、科技、政治、生活、政策、制度等社会环境因素;(2)课程内资源:将课程内部自身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其资源要素包括内容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课程内部环境因素;(3)自然资源:户外运动本身就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体育运动,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展,其资源要素包括气候、地理、海洋、动物、植物等自然环境因素。

户外运动课程资源的内部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生态理论视角来研究户外运动课程资源的优化开发的问题,更注重整个系统的综合平衡和各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用生态环境去规范、控制和优化户外运动课程资源,更好的实现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良性发展。由此可见,从生态理论的视角去研究高校户外运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科学合理的在各大高校中积极开展户外运动课程已显得尤为重要,意义深远。

3、海南高校户外运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3.1、海南省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现状

海南省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相对较晚,目前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三亚学院均根据校园环境的特色设置了定向越野课程,海南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目前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户外拓展训练”课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和三亚学院利用三亚独特的海洋资源设置了独具特色的“帆船”“冲浪”等户外运动课程。目前海南省高校关于户外运动课程开设项目的种类还不够丰富,但是户外运动课程的发展还是有广阔的前景,这与海南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有很大的关系。

3.2、海南省高校户外运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分析

(1)内容资源。

内容资源指组成户外运动课程材料的基本来源。如户外运动理论知识,各种户外运动的技、战术,户外运动教学组织方法、练习方法,体育经验等。内容资源是否合理配置,是否丰富多样,直接影响课程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众所周知,就“冬储”本身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营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它关系着国计民生,关乎来年春耕能否顺利进行。因此,经销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能忽视冬储对于农业生产的现实意义。如果经销商一味地选择规避风险,不与厂家共同分担库存,势必会增加用肥期临近时的物流压力,延误农民耕种的最佳时期。所以,有业内人士建议,经销商应尽快厘清当地的市场行情,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采购,控制风险,择低价进行买入。

表1 海南省高校户外运动课程内容资源调查统计表

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人力资源包括教师、课程决策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工勤人员和社会其他参与者等资源。其中,教师是课程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师资状况直接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开发与利用程度,因此,笔者对海南省6所本科院校户外运动课程师资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海南具有的独特自然资源:四面环海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线沙滩、51.8%的森林覆盖、全球仅存的热带原始雨林地之一、全岛年平均温度在23-25℃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mm以上、有着丰富的河水和海水等自然资源,为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程打造了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对于开设户外水上项目、登山、野外生存、雨林穿越、自行车等课程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场地资源。充分利用海南自然环境,将自然资源融入到海南高校户外运动课程中,而不仅仅将场地局限于学校内,让高校学生在自然环境下实践学习户外专业知识和技能,认识生态环境对于户外运动和人类的重要性,为海南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3)自然资源。

由上表可以看出,海南省户外运动课程目标成系统化,课程内容设置相对较丰富,涵盖了海上、陆地、山地等多种自然场地的户外项目,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课程全年都在开展,没有季节限制。课程组织实施方法多样,能够从多种角度发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9.1.2小菜蛾 又名菜蛾、小青虫,一年发生5~6代,以蛹在田间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具有很强的趋光性。以幼虫取食危害。

表2 海南省高校户外运动课程师资情况调查统计表

场地器材资源包括学校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和学校周围的环境等。海南自然场地资源丰富,多数高校校园内就有湖泊、公园、山坡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几乎所有的高校周边都有海洋、山地、雨林、公园等自然场地,为海南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场地资源。

(2)人力资源。

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时,狭窄的血管内血流通过时,特别是斑块位于颈动脉分叉或颈动脉球部时,此时由于供应颅内的血液会骤减,但由于颅内血管的代偿,此处集聚的血液会迅速流向颅内,导致其血流速度加快。由于血管粥样硬化,相应管壁张力增大,其收缩期峰值流速会相应加快[6]。

(5)社会资源。

从上表可以看出,海南省高校户外运动课程教师的各项基本情况:以中年教师为主力,年龄多分布在40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喜欢新鲜运动项目,在工作中有干劲儿;教师学历较高,76.9%为硕士学历,均为讲师以上职称,可见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较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约85%为男性;教师参与户外运动年限1-5年的占90%以上,说明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年限较短,这也和海南省开展户外运动课程较晚等因素有关。由此可见,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积累教学经验、全面掌握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是海南高校户外运动课程人力资源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表3 海南省本科院校校园自然地理环境情况表

(4)场地器材资源。

社会资源是指课外和学校以外的资源,包括课外社团、竞赛、校园文化、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户外运动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等。海南因其有着独特的地理和自然优势,每年组织和承办大量户外运动各类赛事,如:世界风筝冲浪巡回赛、环海南岛国际帆船赛、环岛自行车赛、国际定向越野锦标赛、国际马拉松赛、户外雨林挑战赛等一系列大型赛事,为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展发展培育了良好的社会土壤。学生通过参与和观看各类大型户外赛事,进一步感受到户外运动的魅力,提高参与户外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6)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生态中敏感区具有环境污染较严重、生态系统恢复缓慢、能承受一定的人类干扰的特点,可采取平地式生态网络构建模式,为耕作农业型农村。该类农村一般具备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其耕地面积比重较大。生态中敏感区的土地规划以组合为主,如可构建“养殖—沼气—种植”、“农—林—牧”等模式,在空间和数量上合理布局用地。在规划过程中以保护土地生态为目的,适合地域以平原及丘陵—平原过渡地带为主。

海南最早的原住居民就是本地的少数民族:黎族,海南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民俗、宗教、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的海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射箭、打木节、摔跤、跳竹竿、打花棍等,这些项目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将这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纳入海南高校户外运动课程资源里,让高校学生不仅学习到健身技艺,还让海南高校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为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

4、结语

海南拥有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海南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自然资源,多数高校校园内本身就拥有充足的户外运动场地资源,周边更是临近海洋、山地、公园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展户外运动课程提供了多样化的场地资源。海南每年举办的各种大型户外运动赛事更是为高校户外运动课程培育了良好的发展土壤。海南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生态化建设是在打造生态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体育课程的生态功能,把户外运动课程目标生态化、户外运动课程实施生态化、户外运动课程内容生态化和户外运动课程人力、场地资源生态化,使人、体育与自然和谐统一,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身体和精神双重锻炼。同时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态体育课程环境,使海南高校体育课程保持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样.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

[2]叶常青.“绿色大学”视野下的高校户外运动“绿色教育”课程改革审视[J].浙江体育科学,2011(3).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02-LXY

基金项目: 三亚学院教育教学专项研究课题(USY18JY025)。

作者简介: 芦燕(1983-),女,汉族,河北唐山,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

标签:;  ;  ;  ;  ;  

生态体育视角下海南省高校户外运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