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研究论文_王欣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菏泽 274700

摘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即土地综合分类,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是全覆盖的基础分类形式。而掌握真实的土地利用现状,则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发挥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土地利用现状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整理复垦;开发潜力

前言

目前来说,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深度分析此课题明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制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强化土地管理,同时为保护耕地提供依据。除此之外,积极创新和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区域持续化发展。

1、土地资源管理分析

从开展的土地资源管理实际来说,整理复垦土地以及后续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为主要内容。借助各类现代化技术,比如工程测绘技术等,组织开展测绘工作,掌握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根据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率,以免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情况和浪费问题的发生,实现耕地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保护目标。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实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某城市为例,全市共计45299.3hm2荒草地,按照40%垦殖率计算,可进行开发的耕地为18119.7hm2,剩余荒草地大部分可以进行牧草地或者造林开发。此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如表1所示,从整体情况来说剩余的可利用土地不多。老城区建设用地共计13976.7hm2,其中园林绿地以及道路广场等短期属于暂无潜力区域,具有改造潜力的建设用地共计3426.7hm2,占比为24.5%。新区建设用地具有建筑容积率低和建筑密度低等特点,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不过建设任务难度大。

表 1 建设用地规划

2.2 土地利用现状

从该城市的实际情况来说,土地利用方面的特点如下:①土地利用率以及垦殖率比较高。②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有着很大差异,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复杂而且多样。地形地貌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而且东西南北的跨度很大,区域自然气候较为复杂,影响着城市人口以及产业分布,进而形成了相应的类型格局,即大体上为低山丘陵宜林宜牧区。③该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城镇和交通等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比重很大。从城市人口分布情况来说,人口集中度较高,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经济水平较高,城市交通网络通达度较高。在土地利用方面,非农业用地占比很高,例如城乡居民点等,同时以城市为重点向外呈递减的趋势。

2.3 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现状

从该城市土地整理和复垦以及开发实际来说,主要形式如下:①综合整理。在相应的区域范围内,对山水林路田村等实施综合治理,进行统一规划以及实施。②专项整理。坚持重点突破的基本原则,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比如山田等。具体做法如下:①三位一体模式。以某区域为例,对农田保护区和城镇建设以及土地整理规划,实施三位一体模式。其中,土地整理的开展和乡村规划建设以及农田保护密切结合,实施统筹安排。经过多年整理,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获得了不错耳朵经济效益,有效改善了劳动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②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较为分散,占地面积很多。除此之外,村庄内部的布局凌乱;整体环境卫生条件很差需要改造。计划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交通不便而且极易受到水灾影响的低洼村等,采取拆插以及并靠等方法,开展中心村以及基层村的建设。

2.4 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

从此城市土地整理复垦角度来说,其开发潜力具体如下:

①村镇规划、迁村并点以及内部挖潜。采取此模式,主要是通过村庄规划,来解决空心村问题,通过村庄搬迁以及合并等方式,增加就地面积。10年建设工作没有占据一分耕地,同时整理释放30亩可利用土地。对于自然条件比较差而且耕地数量比较少的区域,采取迁村并点的方式,实现土地的增加。②加强农田建设,全面推行小流域治理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采取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此模式主要应用于山地丘陵区域,通过整理利用石坎地和上坎地以及空隙地,基于调查结果来说,全市可利用的田坎面积大约1837.14hm2,坚持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基本原则,对宜农地区进行集中连片和集约经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率。除此之外,强化农田综合治理,最大程度上释放耕地资源。通过整理乡镇企业用地,减少占用耕地,实现对耕地总量的高水平把控。

3、土地利用及整理复垦开发策略的总结

3.1 实行保护和利用相互结合

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现状来说,若想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必须要做好统一规划,实施土地保护和土地利用相互结合的模式,实现土地资源的统筹安排。在具体实践中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对矿产资源项目或者其他项目的管理,积极探索生态恢复补偿金方法等,加大对土地资源过渡开发区域的治理力度。若想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资源保护。结合当前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查资源不合理利用问题,制定完善的土地资源利用方案。

3.2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若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必须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在具体实践中结合土地的类型,比如草地等,按照草地和草地利用率以及家畜种类等,合理制定载畜量以及放牧的时间,结合气候条件的特点和畜种的变化规律等,制定具体的方案,最大程度上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利用率。结合草地发展实际情况,适度开发草地,选育种植优良牧草,构建新的生态体系,全面提高土地生产力,最大程度上维持生态平衡。积极贯彻落实现行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的控制力度,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最大程度上保障相关产业的发展。

3.3 积极发展林业为主的生态工程,加大土地沙化问题的治理

从区域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林地资源分布比较广而且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在农业种植区域要积极营造农业防护林;对于牧区积极建设防风固沙林;对于城镇和矿区等建设绿化带和防护林带等,不断增加林地面积,构建高质量的防护林体系,最大程度上发挥森林资源的功能作用。除此之外,坚持乔木和灌草相互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的植被结构,强化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枯枝落叶资源,进行沙地土壤的培育,控制土地荒漠化的持续发生以及扩展。

3.4 优化产业结构

从土地利用及整理复垦开发实际来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具体实践中积极发展林业以及畜牧业,同时适当发展种植业。结合自然条件以及土地资源分类的具体情况,优化调整布局产业结构,对于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土地,实施还林还草措施,增加林草面积。除此之外,积极发展畜产品以及林产品深加工产业,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比如水资源优势等,发展水生动植物养殖业以及深加工工业,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构建综合经济体系。结合具体情况,积极探索适宜的发展道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及整理复垦开发实践,必须要明确当前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开发策略,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实行保护和利用相互结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林业为主的生态工程,加大土地沙化问题的治理;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张小青,刘树明.土地整理与复垦的基础理论探究[J].山西农经,2018(21):27+29.

[2]夏方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背景、系统内涵与趋势展望[J].浙江国土资源,2018(10):23-25.

[3]罗意.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远程监管系统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7):152-153.

[4]雷旭.简析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中的工程测绘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8(21):56-57.

论文作者:王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  ;  ;  ;  ;  ;  ;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研究论文_王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