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桥梁施工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要点论文_周争菊

钢结构桥梁施工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要点论文_周争菊

周争菊

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

摘要:为提高钢结构桥梁的质量控制水平和耐久性要求,提出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理控制要点

关键词:钢结构;桥梁;质量控制;要点

为推进公路建设转型升级,提升公路桥梁品质,充分发挥钢结构桥梁性能优势,交通运输部研究决定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包括钢箱梁、钢桁梁、钢混组合梁等桥梁,下同)建设,钢结构桥梁具有跨越能力大,构件工厂化制造速度快、易于修复和更换等特点。建成“十年路面百年桥”的品质工程的要求,钢结构桥梁施工时应加强对关健部位、关健工序控制,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提高钢结构桥梁的耐久性。

1.加强钢梁的制作、运输和存放管理

1.1钢梁(梁段)的加工尺寸、预拼装精度、防护涂装应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在厂内进行试拼装,并经派驻厂家的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签字认可,填发梁段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

1.2钢梁(梁段)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变形、受潮、碰撞损伤和损坏漆面,到达工地下件后,应进行检查,由运输及装卸造成的防护涂装损坏必须修复,对变形的构件进行修复,若不可修复应弃用。

1.3现场应设置钢梁(梁段)构件堆放场地,临时堆放或存放应按要求进行(方木)支垫,离地面不少于20cm,且进行防潮覆盖。

1.4对于钢结构桥梁,要加强梁段施工现场的预拼和验收工作,制定验收标准,并做好记录。

1.5钢梁(梁段)构件生产厂家应按照一定的配送频率随梁发送抗滑移系数试板,抗滑移系数试板与钢梁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造、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并在相同条件下运输、抽查、存放,并对试板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每批试板的抗滑移系数最小值不得小于0.45。如不符合要求,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直至重新处理构件。重新处理后,应再次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确认抗滑移系数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

1.6栓接板面应平整、无焊接飞溅物、无油污,孔边及孔内、板边应无毛刺和飞边及油漆流挂,不得在栓接板面上作任何标记。构件拼装前,应除去毛刺、飞边、焊接飞溅物,并用细铜丝刷、干净棉丝除去栓接板面和栓孔内的脏物。对沾有油污处,应用丙酮或油漆稀释剂擦净。栓接板面必须干燥,不应在雨中作业,当栓接板面潮湿时可用压风机送风吹干。对翘曲板面应予整平,整平时不得损坏表面涂层,整平后栓接板的平整度应达到出厂时的标准。

1.7栓接板面在露天环境中暴露时间超过六个月时,应检查栓接板面有无影响或降低抗滑移系数的情况,有疑问时应进行试验。对已经变质不符合要求的栓接板面应根据设计要求重新处理。重新处理后,应再次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确认抗滑移系数符合要求后方许安装。

2.加强高强螺栓连接检测及施工质量控制

2.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尽可能保持其原有表面处理状况。为不使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发生变化,保管期内不得任意开箱,防止高强度螺栓生锈和沾染污物。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保管、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潮,并应轻装轻卸,防止螺纹损伤。

2.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保证期为6个月,超过6个月应重新检验,若不符合要求应返厂处理。

2.3安装高强螺栓时,严禁强行穿入螺栓,不能自由穿入时应按相关规范的要求用铰刀修整,严禁气割扩孔。

2.4检查高强螺栓连接钢板与钢梁(梁段)构件的密贴情况,并填写记录表。

2.5高强螺栓测力电动板手作业前后应进行标定,填写使用记录(如标定电压、标定结论、领用及使用时间等),其扭矩误差不得超过扭矩值的±5%。

2.6高强螺栓连接副施拧前,应在施工现场按出厂批号分批测定其扭矩系数,填写结论性意见,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扭矩系数的测定数据作为施拧的主要参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7采用扭矩法施拧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时应按照初拧、复拧、终拧的顺序进行,并用不同颜色做好标记,初拧、复拧和终拧应在24h内完成。在试验数据充分的情况下,可分为初拧和终拧。高强螺栓施拧按一定顺序,每个拼接节点高强度螺栓应按从中部往四周扩散的顺序均匀、对称施拧。

2.7.1初拧扭矩应由实验确定,一般为终拧扭矩的50%。初拧完成后,用0.3Kg的小锤敲击螺母对边的一侧,用手指紧按住螺母对边的另一侧进行检查,以防漏拧。记录捶击检验情况。采用扭矩法施拧,初拧应有原始记录(如捶击检验情况、施作时间、日照情况、温度湿度力值、示意图等)。

2.7.2终拧完成后,应先观察全部终拧后的高强度螺栓,检查螺栓与螺母的相对位置是否有变化,以检查终拧是否漏拧。对主桁节点(板梁主梁)及纵、横梁连接处,检查每栓群螺栓总数的5%且不少于2套其余节点检查数量不少于1套。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松扣、回扣法检查,在有足够的准确的试验数据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紧扣法检查。每个螺栓群或节点检查的螺栓,其不合格数量不得超过抽查总数的20%,超过则应继续抽查直至累计总数80%的合格率为止,然后对欠拧的补拧,超拧的更换重拧紧。按扭矩法施拧的高强度螺栓的终拧扭矩检查应在终拧后1h~24h之内完成。

2.8高强螺栓施工时,接头处冲钉和临时螺栓的数目要满足规范要求,禁止将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用作临时螺栓。高强螺栓施工时,先安装剩余螺栓孔,再替换工具螺栓,最后按批次替换冲钉。

2.9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经全部终拧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腻缝和涂装。栓接板束边缘的板缝应及时清洗后用油漆或腻子封闭。

3.加强钢梁(梁段)构件现场焊接质量控制

3.1焊接环境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0%;焊接环境的温度,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不应低于50C,普通碳素结构钢不应低于00C。

3.2施焊前应清除焊接区域的铁锈、氧化皮、污垢、水分等有害物清除干净,使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焊接后应及时清除熔渣及飞溅物。

3.3焊接完毕且待焊缝冷却至室温后,应对所有焊缝进行外观检查,焊缝不应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未填满弧坑、漏焊等外观缺陷。

3.4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无损检测,无损检测应在焊接24小时后进行,不合格时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不能超过2次。

4.加强施工量测和监控工作

4.1施工测量(包括基础沉降、标高、轴线、塔偏、索力和应力等测试)时应详细记录测量工况、日期、时间、天气、气温等基本信息。

4.2测量时间应选在温度较稳定的时间段进行,避免日照的影响。

4.3施工单位应按照实际情况并根据监控单位要求进行平衡对称堆载,不得随意堆载。

4.4加强合龙阶段施工方案编制、评审工作及施工控制,保证合龙工作顺利进行

4.4.1项目业主应组织对施工单位的合龙段施工方案进行评审,施工单位根据评审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合龙段施工方案后方可进行合龙段的施工。

4.4.2合龙段施工前,应加强两岸主梁的联测和通测工作,准备好压重(若需要的话),收集、整理和分析当地的气象资料,做好连续观测工作,从而确保合龙工作顺利进行。

5.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加强钢结构桥梁参建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

5.1设计单位加强钢结构桥梁施工的设计服务,对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并对监控量测的重点部位的数据进行跟踪,根据钢结构桥梁施工实际情况,及时优化和调整钢结构桥梁设计。

5.2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工序责任分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指导施工,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

5.3监理单位应加强对钢结构桥梁施工的现场监理,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施工。

论文作者:周争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钢结构桥梁施工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要点论文_周争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