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产后尿潴留48例论文_黄东一

黄东一

长沙市中医医院 湖南省 4101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产后尿潴留治疗中应用电针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尿潴留患者96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按摩联合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电针治疗,各48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42%、97.92%,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出现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采用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促进排尿,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电针治疗;按摩

产后尿潴留作为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主要是指产妇产后6h-8h难以自行排尿,给产妇带来较大的痛苦,并影响子宫收缩,增加泌尿系统感染危险性。而常规对尿潴留的治疗以药物控制和按摩缓解为主,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进步的空间[1]。而采用电针取穴治疗,可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小便排出,加快产后恢复。本次研究对在产后尿潴留治疗中应用电针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了探讨,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9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于本院产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均经诱导排尿无效。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2岁至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6±2.69)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8例,自然分娩28例,剖宫产20例,病程产后6h至7d,平均病程(2.96±0.72)d;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2岁至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12±2.71)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7例,自然分娩27例,剖宫产21例,病程产后6h至7d,平均病程(2.92±0.77)d;两组产妇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先进行小腹按摩挤压、热敷等常规治疗,再给予新斯的明(生产厂家: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770)肌肉注射,每天1次,每次1mg。

1.2.2 观察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电针(康岭牌G91型电针仪)针刺治疗。选取关元、中极、水道、归来、天枢、阴陵泉、三阴交、合谷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针刺手法,以酸胀感为度。对于自然分娩产妇,选择水道、归来穴位,得气后留针,连接电针治疗仪;对于剖宫产产妇,选择阴陵泉、三阴交穴位,得气后留针,连接电针治疗仪。选择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30min。每日一次,治疗3天。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为经治疗后排尿通畅,经B超检查膀胱无残余尿液,且未复发;有效为治疗后排尿明显改善,且症状减轻,但B超检查可观察到膀胱残余少尿尿液;无效为治疗后排尿及症状均无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数据采用(%)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数据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表1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42%、97.92%,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根据临床研究可知,引发产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较多,如产程时间过长,会导致膀胱长时间受到压迫,继而出现水肿,减退感觉和张力;在产后会出现疼痛症状,并伴随强烈的心理因素影响而憋尿,继而促使膀胱过度充盈,难以恢复收缩力;若使用解痉镇静药物过量,也会对膀胱肌张力和收缩力产生影响,继而导致无法正常排尿[2]。在传统西药治疗中,虽然能够促进逼尿肌和括约肌改善,增强排尿能力,但整体效果不佳。在中医学中认为,产妇腹部经脉循行,在分娩后腹部经络可能收缩,并影响气血运行,尤其是气血耗损较严重,而排尿是由肾中阳气的蒸腾实现,而气血耗损严重,导致肾气化功能减弱,严重影响排尿。为了促进产妇尽快康复,对其的治疗需注重健脾益气、温肾化气、行气活血等[3]。近年来电针治疗方式在产后尿潴留治疗中得到推广,通过选择关元、合谷等穴位,可起到补阳气、开宣肺气等作用,选择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可起到补益脾肾、利尿等作用,且留针电刺激,进一步行气活血,实现改善患者排尿功能的作用。依据现代医学研究可知,大脑皮质中枢、盆神经、阴部神经、括约肌、逼尿肌等为机体排尿反射的重要参与对象,在分娩过程中均可能损伤上述相关支配膀胱的神经系统,单纯采用药物和按摩等方式治疗,虽然可缓解疼痛症状,但在改善损伤神经方面效果不佳[4]。而通过选择关元、中极、水道、归来等穴位,针刺电刺激治疗,能够促进盆神经兴奋、收缩逼尿肌,抑制阴部神经,继而促进排尿。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42%、97.92%,差异显著,P<0.05,表明在产后尿潴留治疗中选择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并促进尽早排尿通畅,利于促进产妇产后恢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产后尿潴留产妇在常规按摩、药物控制等治疗基础上增加电针治疗,选择关元、中极、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改善产后排尿能力,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曾丹.尿三针结合电针治疗难愈性产后尿潴留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1):71-72.

[2]孙阳.电针联合感应电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7):543-544.

[3]刘晓晖,吴玲玲,易玮.穴位注射联合电针用于分娩镇痛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11):1155-1158.

[4]李花.产后尿潴留的病因及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6):586-588.

论文作者:黄东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9

标签:;  ;  ;  ;  ;  ;  ;  ;  

电针治疗产后尿潴留48例论文_黄东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