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碳核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_代全林

化工行业碳核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_代全林

广州俊博环境保护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阐述了化工行业碳核查的重要性,对化工行业碳核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做出化工行业碳核查过程中解决办法的分析,希望对我国化工行业碳核查过程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化工行业;碳核查过程;存在问题

一、化工行业碳核查的重要性

高质量的碳核查既是核查机构的目标,也是国际间减排合作、国内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量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4吨。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重要手段。碳交易机制最大的难点是核定实际碳排放量MRV(监测、报告、核查)技术管理体系是其核定实际碳排放量的技术支撑。其中,监测是报告的基础,报告是监测的最终目的,而核查则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报告信息可靠的方法和手段。由于我国碳交易试点起步晚,所以相关的碳核查理论、实践经验较为缺乏,碳核查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为更好的推动企业碳核查工作,以核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实例,结合文献调研,总结我国碳核查的现状和发展瓶颈,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化工行业碳核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核算核查指南不完善、核查指南不具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参考指南》对核查的准备工作、问题分析与处理、质量控制等环节作出的指导不够清晰、具体如:在核查时发现监测设备未实施校准,核查机构应在得出最终核查结论之前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且排放量的核算不应导致配额的过量发放。这种抽象的规定导致在实际核查中核查人员未能有统一、合适的应对措施。

2、核算方法有缺陷。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等文件均采用排放因子法,但在不同技术水平、生产状况、能源使用情况下,排放因子会有较大变化,影响碳核查结果的准确性。实际核查中,企业排放因子仅依据燃料的类型选取,不考虑技术水平、生产状况等。

3、默认值误差大。采用国家文件中的默认排放因子与实际排放因子有较大差异。实际核查中发现,企业没有实测均采用默认排放因子。据欧盟环保署研究,褐煤的排放因子间差别最高可达27%,部分以煤炭类型划分的默认排放因子计算出的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的偏差超过10%核查文本格式不统一。我国目前还未开发格式统一的温室气体核算模板。地方开发的模板因各地区对核算的要求不同,导致核查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差,不利于碳核查的标准化。如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明确要求计算不确定性,而广东省、重庆市只要求定性分析不确定性。

4、核查使用的基础数据不准确。①原始数据采集不规范。我国数据采集仪表存在种类繁多、品质良莠不齐、通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未能普及数据自动采集录入系统,数据记录、统计、计算过程严重依赖人工,存在计算错误、篡改数据等风险。在实际核查中我们发现热值等测量值都是手工记录且部分企业为减少排放总量,而篡改年燃料消耗量,使其小于月燃料消耗量的总和。②测量数据对应不一。核算中要求低位发热量的测量与燃料的称量针对同一批次燃料实际核查仅能查阅企业的纸质测量记录,无法判定企业是否测量,测量结果是否对应。

5、核查能力的缺失。碳排放管理机构对核查机构的组织规模、能力、业绩等都有要求,如要求核查人员运用适当的核查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评审,并作出专业判断的能力。但在实际核查中,核查机构对企业的测量数据仅仅进行交叉核对,并没有现场抽查并使用便携式测量仪器测量如热值、舍碳量等数据,从而无法评估原始数据的质量。

三、化工行业碳核查过程中解决办法

核算核查指南是核查的依据。企业数据收集管理是核查的基础。核查机构自身建设是核查的重要保证,信息公开制度是监督整个核查流程的制度保障当前。应结合我国碳核查的实际情况,从这四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的碳核查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完善核算核查指南碳排放管理机构。应加强核算方法学和核查流程研究,提高指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发展不同核算方法将计算法和在线监测法结合使用是欧盟在核查方法上特色。我国应研究物料平衡法、在线监测法和排放因子法并开展不同核算方法间的交叉校验:完善核查指南总结前期碳核查的经验,收集核查机构的意见,整合各方资源。研究制定包括各方责任、机构准入、核查组织、核查方法、核查实施流程、问题分析与处理、核查监管、核查惩罚机制等内容的核查指南:统一核查文本格式,开发统一格式的标准计算工具供企业、核查机构使用,以规范数据信息,实现结构的统一性,保证碳核查作的公平和权威。

2、加强数据收集统计工作。为提高测量的精确度,管理机构应发布碳排放监测设备规范法规,企业应积极响应更新测量仪表。为提高数据流动过程的透明度.需要开发应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在线管理平台.集中管理企业、核查机构的报告和相关文件借鉴美国自行核查+电子系统复算的核查模式。我国的碳排放数据在线管理平台至少应包含以下模块:①关键数据实时联网监测。如燃煤消耗量采用皮带秤计量时,可将皮带秤联网,计量数据通过管理平台的在线监测系统实时传输到相关部门;②在线核查企业在线填写数据资料,将纸质化记录(如发票、库存盘点记录等支撑文件)拍照上传管理平台,结合图片识别功能,识别关键数据并自动录入。核查人员可在管理平台上进行在线核查:③取样过程视频监测对称量取样过程进行视频监测,保证低位发热量的测量与质量称量过程是针对同一批次燃料。

3、加强碳核查机构能力建设。拥有成熟的碳核查机构是高质量碳核查的前提核查机构的建设包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硬件设备的完善建议:①对核查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核算、监测、核查的方法以及人际交流技巧,明确核查人员的资质要求。建立核查人员考试制度,对合格的人员进行注册备案管理;②尽快研发、购置各类便携式测量设番,便于核查机构评估企业节能低碳情况;③推进核查机构低碳管理、节能低碳改造能力建设,拓宽核查机构的服务范围。

4、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是保证数据质量的重要方式。日本在碳排放领域首创合计、公布和披露制度,主管部门按企业行业、行政区域分别统计、披露排放信息,使公众能及时了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监督以日本的披露制度为基础,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应设计成全流程的公开,既有结果的公开,也包含过程的公开。在这个制度下,碳核查数据的来源、计算、存储和管理过程都应当是清晰、透明的,并拥有完备的过程记录和历史凭证;对相关的程序、程序性文件等有细致的描述,如监测计划、核查流程、核查机构选择。监管机构应主动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乐于接受公众的监督,积极回应民众的质询。

四、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公正准确的碳核查结果是保证碳交易真实有效的最后一道关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需要开展核查标准指南的研究,设计集技术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于一体的核查指南。加强数据收集、统计、管理工作,开展核算方法间交叉校验.加快碳核查机构的人才培养和硬件设备建设,尽早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为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刘宇.关于我国碳排放核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N].中国科学报,2017-11-20(007).

[2]谭超,卢伟业,卢志民,姚顺春,李越胜.我国碳核查现状与对策研究[J].低碳世界,2017(23):23-24.

[3]孙岳.我国碳核查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4]贾睿,张宁,陈颖,康磊.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工作的几点思考[J].节能与环保,2017(04):54-57.

[5]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大新闻[J].石油化工建设,2014,36(01):18.

论文作者:代全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化工行业碳核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_代全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