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研究论文_邱洪锋

关于提高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研究论文_邱洪锋

中共招远市委党校 265400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新的历史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做了更为具体的阐释和要求,《准则》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所在的党组织做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充分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到西柏坡调研。他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这样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 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矛盾叠加期。我们既面对着西方敌对势力的战略挤压,又面临着国内社会矛盾积累变化。

一方面,要学习、弘扬革命先驱者对党的坚定信念,增强政治定力。陶铸同志的夫人曾志在她长达72年的革命生涯中,蒙受了8次党纪处分(其中3次留党察看、5次撤销职务)和前后40年的政审。但她仍然坚定地说:“我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党组织信任与否,我都要做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再大的困难和委屈都别想让我低头屈服。”正是这种信念支持着她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永远跟党走,至死不动摇。

另一方面,面对戴着各种面具的敌对势力的真实嘴脸,要保持头脑清醒,敢于亮剑,严厉打击一切鼓吹、推动“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行为,严惩一切言行猖狂、做敌对势力代理人的单位和个人。2014年3月l8日,习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时,一再告诫党员领导干部,面对一切腐蚀、诱惑、拉拢、冲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防微杜渐。

(二)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观念,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

把“时代性”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是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来的,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对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

不同的时代,党内政治生活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革命战争年代,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在加强阶级性、革命性、纪律性。全国执政后,特别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党内政治生活在强调革命性、纪律性的同时,应更加侧重建设性、团结性、发展性等。在这方面,我们党有许多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1957年整风运动后期,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逐步改变了党对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主要矛盾的判断,以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受此影响,党内政治生活中,仍然延用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运动式的做法,搞大批判、上纲上线,甚至把阶级斗争引向党内。这种做法,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发展是不符的。

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的推动下,我们党恢复了过去的优良传统,特别是作出“不搞运动”的决策,不断推进党内生活的制度化,用经常的、规范化的党内政治生活来解决意见分歧、加强党性锻炼。30多年来,我们党出台了一系列党内法规,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能够体现时代性,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规律深入到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的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新社会阶层广泛出现,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仍然沿用过去党内政治生活的传统内容和形式,则很难吸引人。如果党内政治生活不充分,党性就不能得到很好锻炼,党内问题就不能得到及时净化,党的建设各种问题就会随之而来。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

邓小平同志晚年时,女儿邓榕曾经问他:长征是怎么过来的?平素沉默寡言的邓小平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着走!”几近山穷水尽时,一路枪林弹雨中,坚定不移跟党走,步调一致不迟疑,革命队伍就这样迎来柳暗花明,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跟着走”的历史自觉,来源于将党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党从来都是一个有着铁的纪律的政党。党的纪律,不仅包括写在纸上公布的法制纪律和政治纪律,还有党的优良传统凝聚而成的政治规矩。

2015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这样的严格要求,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有100多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落马,充分说明在党纪法规、政治纪律规矩面前,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无论是谁,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不能逃脱惩处。

毋庸讳言,在党的组织原则里,从来都不反对党员为坚持真理而保留自己的意见。但这不是一些人为了个人私利和所谓“自由”抗拒组织决定的理由。曾有群众感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共产党员,服从组织绝无二心,对待工作不讲条件,就像脑门上贴着标签,一眼能认出。现在就有些困难了。此言令人深思。区分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最基本的分界线在哪里?检验一名干部合不合格的试金石是什么?讲不讲党性,懂不懂规矩,守不守纪律,是最直接具体的表现。

(四)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对犯错误的同志的一贯的和正确的方针。这个方针是1942年2月延安整风开始时,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提出来的。1944年4月,他在《学习与时局》的报告中对这一方针又作了进一步阐述。毛泽东提出“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党的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纠正了过去党内斗争中“残酷无情,无情打击”的错误方针。只有认真执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才能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巩固和发展党的团结和统一。

各级党的组织应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真正锻炼党员干部。要聚焦“病症”实实在在查摆问题,有具体表现和典型案例,自我剖析有特点、像自己。贯彻整风精神,批评和自我批评抓关键、点要害、有辣味。剖析问题要深入,联系思想实际、成长经历,对照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找根源、谈教训、辨得失,做到与人与事与思想见面;整改措施具体可行、有针对性,进一步明确个人的努力方向,体现从我做起、真转真改的态度。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只要我们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切实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一定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论文作者:邱洪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关于提高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研究论文_邱洪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