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木工程建筑行业随着社会发展项目也在不断增多。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相对其施工质量管理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而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混凝土材料,必定会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关注。因此,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规范化,加大力度排查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中容易产生的问题,给予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对整个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材料质量;温度控制;规范行为
1.混凝土概述
现代土木工程建筑业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又被叫做砼,它通常是指胶凝材料把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好后,胶结于一体用于建筑行业工程实施时用的一种混合型水泥质材料。如今,混凝土被广泛用于现代建筑行业中,大体积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无疑影响整个土木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再借助一些其他的相关材料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它由素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代建筑行业运用较广泛的建筑材料,其自身很有特点。优点:制作生产混凝土结构的工序较简单,对技术要求相对低,易操作。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丰富,但基本为基础材料,渐趋商品化且价格较低廉,性价比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火性强。与砖瓦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适应自然灾害能力强,抗震和抵制风暴性能好。使用方便,整体浇灌的混凝土整体性好,具有良好的可模性。性能易调节,取材方便,有利于满足各类工程的使用。混凝土环保,可以利用矿渣、煤泥、煤灰等工业废料。
2 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对建筑行业的工程标准规定渐趋严格,过去的手工测绘技术已经被淘汰,它没办法满足工程施工中对建筑质量的要求。在手工检测建筑材料时,常常因为采购人员采购的材料不符合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强度要求或者检测员检查不够严格,导致混凝土结构存在危机,这就难以保证现代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发挥最有利的作用,有可能拉低建筑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建筑产品的质量。因此,加强对科技的探讨和研究,提高施工技术,坚持引进施工过程中所需的高新设备已成为不可忽略的现实状况。
2.2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
由于混凝土是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施工材料,其结构质量会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配比阶段,一定要加强管理,保证配比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监督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安全意识,致使混凝土配比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使得整体建筑质量达不到建筑标准,影响人们的正常居住。另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会延续传统的配比方法,往土料里添加硅粉,以求增大混凝土的自缩值,使其与混凝土比例呈现正相关的特性,而混凝土中的煤灰配料又是缩减自缩值的因素,其与硅粉的特性出现了很大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配比质量。
2.3 温度控制不合理
混凝土对温度十分敏感,施工期间,如果无法合理地控制温度,导致温差过大,会增加混凝土变形、开裂的风险,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不同混凝土对温度的需求也不尽一致,当温度超过混凝土的承受极限后,混凝土的拉力会明显下降,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裂纹。因此,在施工期间务必要结合混凝土的耐热程度,合理控制温度,以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发生,保障工程整体质量。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并不容易,因此需要通过改良技术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土木工程项目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为了如期完成,施工单位会加重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这就导致大部分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抵触的情绪,一些必要的施工技术没有按照施工规范来进行,从而使混凝土浇筑出现很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其浇筑质量。另外在搭建混凝土模板时,由于施工人员的消极态度,使其搭建的高度和宽度不符合建筑标准,常常发生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损伤,从而拖延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3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 合理配置原材料
不同土木工程对混凝土性能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方面也要有所改变。在选择原材料时,务必要将质量放在首位,杜绝劣质材料混入。在配置材料时,应结合工程建筑的实际需求,控制好各原材料的比例,在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压低成本,避免浪费。混凝土原材料对于保障建筑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此方面的控制,并且严格控制检测程序。生产前要对含沙量、水泥量、水灰比例做好多个环节的控制,从严格的意义上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2 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对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全面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就要遵循科学的施工原则,按照国家的建筑施工制度来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主要是控制好水泥的用量,尽量按照科学的配比方法,将混凝土的应用范围控制在标准区域内,因为水泥具有水热化的特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度,一旦热度高于混凝土的承受力,就会破坏水泥表面的参数,使热量固封在混凝土内部,增高其温度应力,出现裂缝的现象发生。温度也需要控制,在浇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并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浇筑,也可以使用降低温度措施的办法,保障温度处于适宜范围内。因此科学控制混凝土的热量对于其结构施工有着很大的益处。此外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时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应尽量避开高温天气或温差较大的天气,如果必须赶在这种环境下施工,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可采用冷冻法将现场混凝土进行冷冻,以备天气暖和时可以正常使用,还可以采用防冻、防寒的施工材料,为满足整体建筑需求提供有效的保障。
3.3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以及养护,规范施工中不合格行为
在施工工程中混凝土要进行严密的规格调配,以确保混凝土结构有足够的强度。适量的加入添加剂和增强材料,有效控制水泥和混凝土的自缩值,纤维抗拉性能较强,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强度。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安排检测人员对大面积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混凝土结构养护的关键,这会使混凝土结构承载的拉力变大,减少问题发生。
4 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经过实践的分析进行不断的经验总结,还需要做好更多的相关探索,以此让混凝土结构施工工作更加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为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施工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对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查,重点关注其中的施工要点以及施工要求,以此来提高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以及稳定性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 中国公路学报,2014,05:1-96.
[2]张运帅. 大跨度型钢混凝土转换梁施工过程受力性能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4.
[3]程坤. 钢筋混凝土箱梁复合受力特性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4.
[4]付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破坏研究[D].长安大学,2014.
论文作者:侯庆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温度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